鎮守官林萬山點了點頭。
“免禮,來人,給李原賜座。”
“謝大人。”
李原坐定後,林萬山肅然問道。
“李原,在授職之前,我有事要問你。”
李原馬上答道。
“鎮守大人請問。”
林萬山略一思索,便繼續說道。
“李原,你到我西河堡,左司衛大人對你可有什麼囑咐?”
林萬山這麼問就是想探探底,左司衛把你貿然拔擢為都尉到底是想乾什麼。
林萬山總覺著李原不可能無緣無故被提拔為都尉。
想必左司衛大人是對西河堡有什麼安排。
李原先是沉吟了一下。
他腦中閃過了一個主意。
李原心中明白,張魁讓他當都尉自然是沒有什麼安排的。
這位鎮守大人顯然是有些誤會了。
不過李原並不打算實說,而是決定好好的利用一下鎮守官的誤會,為自己爭取一些機會和權利。
“啟稟鎮守大人,左司衛大人確是對我有所安排。”
“哦?李原你說來聽聽。”
林萬山眼睛一亮,心中說道,我就說嘛,李原拔擢成都尉絕不是簡單的委派。
左司衛大人必然是有所安排。
李原繼續說道。
“左司衛大人派我到西河堡,是想讓我做三件事。”
居然是三件,林萬山與屋中的幾位都尉都是麵麵相覷。
倒是都想聽聽是哪三件事。
李原略一思索就說道。
“這第一件事,左司衛是想讓我聚財。”
“聚財?這是何意?”
林萬山有些不懂了。
李原忙解釋道。
“是這樣,左司衛大人見鄉中兵戶生活困苦,家無餘財。”
“按我大梁兵製,兵戶出征時要自備糧秣武備。”
“這些兵戶手中沒錢,也就無力置辦像樣的武備。”
“督軍府征調時,這些兵戶必然武器殘破甲胄不全。”
“如果因為這個,打了敗仗,督軍府自然要擔責。”
“所以左司衛便想委任我,在鄉間多辦些工坊。”
“讓這些兵戶在工坊做工能有些餘錢,也好讓他們有餘力置辦兵器甲胄。”
“這便是聚財。”
聽了李原的解釋。
林萬山和堂中的都尉都是頻頻點頭。
李原說的確實不錯。
大梁的兵戶出征要自己籌備口糧和武器。
現在各個村寨中的兵戶,很多都是剛招募來的。
一個個窮的叮當響。
不要說置辦武備,他們現在養活自己和家眷都很難。
李原的第一件事不但說的通。
而且他們甚至是雙手讚成。
林萬山撚須溫聲說道。
“左司衛大人真是深謀遠慮啊。”
“這件事對於軍堡來說,的確是要務。”
“為兵戶聚財這事,你就放手去做,我老林全力支持。”
其他都尉也都是頻頻點頭。
李原忙拱手謝過鎮守大人,繼續說道。
“左司衛大人安排的這第二件事,就是練兵。”
“練兵?”
大堂中的諸位都尉都是相互對視了一眼。
他們心中說道,我們這軍堡哪一日不練兵。
這練兵有什麼稀奇的。
鎮守官林萬山也是麵露疑惑。
李原忙解釋道。
“左司衛大人的意思是,在這西河堡練一支精兵,人數不用多,但要能堪戰。”
“不能如去年在赤水河一般,兵戶大多一觸即潰。”
林萬山撚著胡須,細細思索。
這左司衛大人到底是什麼意思。
兵戶不堪戰,這是人人皆知的事情。
在大梁朝,兵戶的作用很多時候就是給精銳營兵充當輔兵和炮灰。
忽然,林萬山眼神一動,左司衛大人要練一支精兵莫非是因為那件事?
去年在赤水河的那場大戰中,張魁和林萬山都是去了的。
當時全軍大敗,定州軍被北蠻連破數陣。
張魁和林萬山跟著督帥曆儘艱辛才從亂軍中跑了出來。
其中讓他們印象深刻的一件事,是同為兵戶成軍的廣雲縣軍中有一支精銳兵馬。
人數並不多,也不過百餘人,但這隊精銳士兵,武器精良,人人有甲。
依靠這支兵馬開路,廣雲縣跑出去的士卒可比青原縣多得多。
林萬山覺得,張魁應該是想模仿廣雲縣也練一支精銳。
這樣的話再與北蠻作戰,心裡也能多幾分底氣。
林萬山覺得此事可行,便撚著胡子思索再三說道。
“這樣吧,李原。”
“你出身東鄉村伍長。”
“我便把東鄉村,一百人的兵額交給你。”
“在允許你擴招五十人的兵額。”
“共計給你一百五十人的兵額。”
“隻是軍堡目前府庫空虛,軍備不足。”
“我隻能在撥給你刀矛各三十件,皮甲十領。”
“其餘的就要靠你自己想辦法了。”
所謂兵額就是給你允許招募兵戶的額度權限。
但能不能拉來人,就要看你自己的本事了。
至於軍堡撥給的兵甲,李原也沒太多期待。
估計也是些從戰場上撿回來的破爛。
但李原也知道,這已經是林萬山在他職權範圍內,儘最大可能在幫助自己了。
忙起身拱手說道。
“謝過鎮守大人。”
“人丁兵甲我自會想辦法。”
“不勞大人費心。”
聽說李原會自己想辦法。
林萬山總算是鬆了一口氣。
軍堡軍備物資匱乏,他也沒有過多的餘力。
林萬山繼續問道。
“那麼左司衛大人要做的第三件事是什麼?”
李原想了一下答道。
“左司衛大人聽聞最近青原縣境內,盜匪四起,禍亂百姓。”
“督軍府有心剿匪,但兵戶調動繁瑣,多有不便。”
“便想讓我練支精銳,在縣內用於剿匪。”
林萬山點點頭。
最近青原縣鬨盜匪的事情他當然知道。
督軍府也曾下令讓他們這些軍堡清剿周邊匪患。
但剿匪這件事卻麻煩的很。
軍堡派的人少了,缺少訓練的兵戶未必打的過那些積年老匪。
而派的人多了,這些土匪望風而逃,直接就鑽了老林子。
等軍堡兵馬趕到了,連個匪毛都看不到。
軍堡組織的幾次清剿,都是消耗人力物力無數。
卻沒什麼像樣的戰果。
等軍堡的兵馬退了,匪徒卻又鑽出山來,繼續禍害百姓。
這樣的事情已經發生過很多次。
折騰的次數多了。
兵戶們因為要自帶武器口糧剿匪。
不但危險還無法掙錢養家。
自然是滿腹牢騷,最終也都懈怠了,不願出力。
最後這剿匪的事情也就不了了之。
可以說剿匪這事在軍堡中是個費力不討好的差事。
誰都不願意去接。
今日李原說願意主動去剿匪。
堂中的各位都尉看向他,多少都有些敬佩和憐憫。
他們心中想到,也不知道左司衛大人怎麼忽悠這個傻瓜的。
居然讓他願意主動去剿匪。
估計用不了多久,這個可憐的家夥就知道剿匪的苦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