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跪在眼前的十幾名可憐孤女。
李原也是一聲歎息。
她們各個身材瘦弱,形如枯槁。
身上隻裹著單薄的麻衣,在清晨的寒風中瑟瑟發抖。
這一次孤女們集體來李原家跪門。
也是實在沒有辦法了。
挨餓的滋味誰也扛不住。
翠娘四個女人,在李原酒坊做工吃糧的事情。
在東鄉村這麼個小地方很快就傳的家家戶戶都知道了。
一開始其他孤女並未在意。
她們這種孤女去工坊做工,因為體弱無力,用不了多久就會被主家趕出來。
做工不給口糧工錢,甚至受欺辱,都是常事。
但那些與幾女相熟的姐妹,很快就發現了不對勁。
翠娘幾人,平日裡餓的走路都打晃。
但自從去了李原的酒坊做工。
她們似乎像變了一個人一樣。
氣色肉眼可見的變好。
沒用多久,這些孤女就都知道了。
在李原的酒坊不但能頓頓粟米飯吃到飽,每日還給10文的工錢。
這哪是酒坊,這明明就是善堂。
這簡直是做夢都夢不到的好事。
人性就是不患寡而患不均。
我都要餓死了,你卻天天能吃飽還有工錢拿。
這誰受得了。
村中餘下的這些孤女一商量。
如果沒糧,用不了多久大家都得餓死。
與其等著被餓死,不如去給那位李郎君跪門。
求他也收自己去酒坊做工。
給自己求得一條活路。
李原現在也有些頭大。
自己確實是想擴大酒坊,再多招募些女子做工。
但這村中十幾名孤女要是都過來。
顯然現在也是無處安排。
不過他又不忍心拒絕這些可憐的女子。
她們也隻是在努力求活而已。
心中正有些為難。
身後的楚婉君走了過來,在李原耳邊低聲說道。
“夫君,此事交給我就好。”
李原恍然,和女人打交道,當然是女人最合適。
“好,婉君,那就交給你了。”
“好生對待這些可憐人。”
看著眼前麵色紅潤的楚婉君。
這些女人心中都有些羨慕。
楚家姐妹大半月前也和她們一樣。
家中無糧,忍饑挨餓。
但人家姐妹運氣好。
來了一位李郎君,入戶做了家主。
姐妹倆不但有了男人,而且還是一位有大本事的男人。
自此之後,姐妹倆的日子就和其他孤女有了天壤之彆。
人家的相公,分上田,挖錢甕,開酒坊。
家中越發富足。
看那楚家姐妹倆身上的新衣,真是讓這些女人越發的眼紅。
那些孤女們羨慕的眼神。
楚婉君都看在眼裡。
心中暗暗的也有一絲得意。
不過她心性善良。
終歸看不得這些孤女在寒風中受苦。
“姐妹們起來吧。”
“你們在我家門口跪著。”
“不知道的,還以為我家相公對你們做了什麼?”
“這要是傳出去了什麼閒話可不好。”
“我家相公最好臉麵。”
“誰汙了他的名聲,要想做工,他可是不收的。”
眾女聽了趕忙起身。
真要是惹李原不高興,沒了酒坊的活計,那可就虧大了。
楚婉君又轉頭對屋內喊道。
“小竹,小夏,熬一鍋熱粥。”
“給做客的姐妹們暖暖身子。”
楚婉君這麼一說,門前的女人卻有些不好意思了。
她們哪裡是做客,而是有些半脅迫意味的跪門。
人家主人不但不責罵,還要給她們熱粥喝。
她們也開始思量,自己是不是做的有些唐突了。
有些臉皮薄的,羞的想走。
卻舍不得裡麵熬著的熱粥。
畢竟現在很多孤女就靠野菜果腹。
很久都沒見到過糧食了。
沒多久,屋裡灶上的熱粥熬好。
小夏捧出來一摞粗陶碗。
楚婉君讓這些孤女過來吃粟米粥。
捧著熱粥。
不少女人竟然嗚嗚的哭了。
噴香的熱粥吃在嘴裡。
各個吃的十分香甜。
這時楚婉君說道。
“我家相公也是想擴大酒坊多用些人的。”
“隻是尚需些時日。”
“姐妹們且等幾日。”
“這些日子如果熬不下去了。”
“就到酒坊找我。”
“一碗熱粥我還是供的起的。”
楚婉君話說的非常周全。
又送了一碗熱粥暖身子。
這些孤女各個是千恩萬謝。
喝了熱粥,又得了李原酒坊優先雇傭的承諾。
孤女們便各自散去。
看著那些消瘦的背影,李原感覺自己心頭沉重。
他回頭對楚婉君說道。
“世道艱難,我李原能幫一個是一個吧。”
“一會我要去趟縣城在找找生財之法。”
楚婉君也是歎了一口氣說道。
“聽說最近匪患不絕,路途不安。”
“相公出門可要萬萬小心。”
吃過了早飯。
李原喚來四名手下。
他們四人各個都是喜氣洋洋。
原因無他,自從跟了這位李原伍長。
吃飽穿暖自不必說,隻要跟著出門必有錢拿。
往日裡回家婆娘各個都是冷眼色。
自從跟了伍長。
天天都能帶回去糧米和銅錢。
有時還能帶回些醬菜肉食。
能吃飽飯,自己家的婆娘娃子這些天都喜笑顏開。
和媳婦晚上辦事都聽話了不少。
家裡的女人更是囑咐,可要抱緊李原這條大腿。
莫要讓李郎君不高興。
李原盤了一下自己手中的銀錢。
留下酒坊運作需要的銀錢,還能動用五十貫左右。
這次他便都帶上了。
福叔趕著車,四人跟隨,李原第一站先去的是西河堡。
楚婉君的話提醒了他。
如今的青原縣可不太平、可以說是匪患四起。
原因也很簡單,大梁朝廷打了敗仗,據說要送大量歲幣安撫北蠻。
這歲幣自然也是出在百姓身上。
官府層層盤剝,底層百姓活不下去,很多地方揭竿而起。
這青原縣附近聽說有名有號的山頭就不下十幾個。
那種半民半匪的團夥更是多如牛毛。
如今的李原也算是小有些身家。
如果被有心人盯上,也不是什麼奇怪的事。
所以他要早做準備。
第一件事自然就是強化自身和幾名手下的武備。
平民持武備,在大梁朝可算是大忌。
但兵戶群體卻是個例外。
因為一旦打仗,朝廷就需要強製征發兵戶出征。
兵戶的武器更是需要自備,所以自然就有了攜帶武器的權利。
而且是無論刀矛盔甲還是強弓硬弩,隻要是你有錢,自己能置備的起都可使用攜帶。
李原決定用這個漏洞好好的將自己和手下武裝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