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領取武備(1 / 1)

推荐阅读:

給了薛百長五貫錢。

李原拿到了酒坊的地契和商貼。

自此之後,東鄉村的這個酒坊就歸李原所有了。

酒坊距離李原家並不算遠,走路也不過幾分鐘。

家中的三個女人都被動員了起來,將酒坊的裡裡外外打掃乾淨。

所有器具都用清水仔細清洗。

到中午時分,石頭叔和豹子叔帶著幾個山民挑著扁擔結伴而來。

他們給李原運來了,五擔的石炭和五擔的山果。

李原爽快的給兩位叔伯支付了二百錢。

山民們見真的有錢拿,各個高興。

石頭叔拍著胸口對李原說道。

“賢侄啊,隻要你還需要,讓小夏去傳個話,多少我都給你送來。”

送走了幾位叔伯和山民。

李原便開始用這些山果進行釀酒實驗。

其實過程並不複雜。

就是將這些山果清洗乾淨,去皮,切片搗碎。

因為在大梁朝,李原並未找到冰糖或白糖。

所以隻能加入提前熬製好的麥芽糖試試。

在把果漿灌入洗刷乾淨的陶罐密封發酵。

這個過程則需要數天之久。

李原並不敢保證能一次成功,所以分批灌裝。

每一批使用的山果和麥芽糖的比例都略有不同。

就這樣忙活了一整天。

山民送來的五六百斤山果最終灌了一百餘壇。

至於能釀出什麼樣的酒。

最終也隻能交給時間了。

安頓好酒坊,李原在家中又休息了一日。

這天就到了要與薛百長去軍堡領取武備的日子了。

雖然朝廷對兵戶的要求,是自備武器出征。

但督軍府與軍堡的各位上官心中也很清楚。

新入籍的這些兵戶現在是家無餘財,自己吃飯都成問題,是不可能買的起武器的。

所以,軍堡都會給兵戶先發下一些必要的武備。

免得真上了戰場兵戶們都是雙手空空。

早上辰時,東鄉村25名新入籍的兵戶,就在村口的打穀場集合了。

薛百長見人都到齊了,便帶著大家趕往西河堡。

東鄉村距離西河堡並不遠。

一路無話。

不到半個時辰,就走到了西河堡。

李原這些兵戶上一次去西河堡,隻是在堡中的鎮守衙門寫了個名字。

便被送到了東鄉村。

並未進入堡內仔細逛逛。

這次來領取武備,時間就充裕的多。

李原決定好好看看這座軍堡。

薛百長帶兵戶們先去了鎮守衙門。

西河堡的鎮守官叫林萬山。

是個身材高大的漢子。

此人也是軍中難得秉性正直的武官。

這次來領取武備的兵戶可不止是東鄉村。

西河堡下轄的各村寨的新兵戶都來了,校場上足有上百人之多。

林萬山先是慰籍了眾兵戶一番。

然後就讓軍堡都尉,帶著各村兵戶去軍堡的兵房領取武備。

這兵房就是軍堡中管理武器的部門。

李原和一眾兵戶在兵房門前排好了隊。

然後依次入內,在文冊上寫名字,領取武備。

不多時便輪到了李原。

分發的武備到手,李原仔細看了看,不由得直搖頭。

在李原看來,發給這些兵戶的武器真的是非常簡陋。

每人發了一支有些鏽跡的鐵矛頭,要自己回去找合適的木杆裝上。

此外每人還有一把陳舊的鐵刀。

李原拔出來看了看,刀身同樣有些鏽跡,刀鞘破損,刀刃也有不少豁口。

這把刀明顯是被人用過的舊刀。

據堡內的人傳聞,這些武器都是從戰場撿回來的。

能發給兵戶的武器會有什麼好東西。

發完武器,就是給兵戶們發防具。

鎧甲什麼的,是絕對沒有的。

即便是軍堡內,也就是都尉級彆的人物,能有一副短身劄甲護身。

至於像李原這種底層兵戶。

每人給了一頂帶紅纓的氈帽,和一件厚麻布縫製的號衣。

好在這些氈帽麻衣質量還算不錯,至少可以擋風禦寒。

此外就是下發些皮帶水袋打火石之類的雜物。

眾兵戶們當場將號衣氈帽穿上,紮緊皮帶把鐵刀胯上。

往那裡一站,看起來多少也有些大梁軍人的樣子了。

今日除了領取武備,就是熟悉兵戶條令。

按大梁軍律要求。

兵戶每月要有四天,在軍堡集合操演戰法。

當然這四天自己還得自帶乾糧。

這自然是讓一乾新兵戶叫苦不迭。

不過既然是當了這個兵戶,也就必須要服從軍堡的命令。

如果三次點校不到。

按軍律可是要殺頭的。

此外就是,一旦遭遇北蠻入侵。

軍堡燃起狼煙,或是軍令一到,各村兵戶必須半日內披掛齊備,自帶口糧到軍堡集合。

不到者,依舊是斬。

此外類似的規定還有不少。

給這些新兵戶們聽的都是愁眉不展。

兵戶與民戶不同,官府給了房子田地女子,要的就是你在戰場上搏命。

果然官府的東西可不是好拿的。

這一次李原因為是伍長,還被分配了四名手下。

其中一名是正丁戰兵,三名是輔兵。

這四人中,其中兩人是對兄弟。

哥哥是戰兵,叫崔勇,是個表情憨厚身材高大的漢子。

弟弟是輔兵,叫崔平,個子不高有些瘦弱,但卻很是機靈。

另外兩名輔兵,居然都是李原的熟人。

一個是住在他隔壁的劉黑子。

另一個就是應募時認識的福叔。

以後這四人就都歸李原管理。

出征時他們也要歸李原指揮。

領完軍備,講解完兵戶軍律,大家就自行解散了。

有些人要在軍堡采買物資,想待的久些。

而有些人要趕回村中乾活,就先走了。

李原則是想和四名手下好好聯絡下感情。

於是李原做東,帶著四人去了軍堡中的一家酒肆吃酒。

四人聽說伍長李原請客,各個都是歡喜。

進了酒肆,李原幾人包了一張桌子。

便讓老板上菜上酒。

不多時,西河的燉魚,整隻的燒鵝,在配上兩壇米酒就端上了桌。

這種酒肉可不是他們這些底層兵戶平日能吃到的。

讓幾名手下吃的是大呼過癮。

李原一頓飯就收了四名手下的忠心。

吃過酒之後,四人挎著刀,跟在李原身後。

各個一副忠心耿耿的樣子。

李原先去了一趟軍堡的糧米鋪子。

這裡的糧食價格比青原縣城要貴上一兩成。

但李原發現,米糠的價格卻比縣城還要便宜一些,每石80錢。

這東西平時是給堡中的大牲口當口糧用的。

所以糧米鋪中囤積了很多米糠。

李原花800錢買了十石米糠,又買了兩石的雜糧。

又叫了三個獨輪車夫,讓他們將米糠和雜糧送到東鄉村。

因為距離很近,每名車夫也就20錢。

李原讓劉黑子押車,把買的米糠送到自家酒坊。

劉黑子忙答應了一聲就去了。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