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曆史軍事 > 永遠的豐碑 > 第三十章,骸骨無存的將軍

第三十章,骸骨無存的將軍(1 / 1)

推荐阅读:

司徒非(1893年—1937年),字嚴克,廣東開平人。抗日英烈。

1917年,考入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第六期步兵科,畢業後曆任排長、連長、營長等職。

1932年1月,任十九路軍獨立團團長,參加淞滬抗戰,後升任十九路軍補充師第2旅旅長。

抗日戰爭全麵爆發後,隨160師參加淞滬會戰時,協助指揮部隊在上海劉行鎮、廣福等地與日軍作戰,屢立戰功。

1937年11月上海淪陷,隨軍退守南京,任國民革命軍第66軍160師參謀長。

12月6日至8日,率部在湯山一線阻擊日軍,血戰數晝夜。10日,所部剛撤至大水關,又奉命入城參與巷戰,戰況異常激烈。

12日,奉命由南京突圍,司徒非身先士卒,率部反複衝殺,在與日軍激戰中犧牲。

1932年,參加十九路軍

“一二八”淞滬抗戰。戰後,奉命赴廣東參加組建十九路軍補充旅。同年夏天,司徒非隨補充旅調赴福州。

1933年春,日軍占領熱河,司徒非隨補充旅改編的第1縱隊,經廣東乘火車北上赴熱河抗日。

6月,十九路軍赴熱第1縱隊擴編為十九路軍補充師,司徒非任該師第2旅旅長。

1937年,日本帝國主義發動了對中國的全麵侵略戰爭,司徒非聞訊義憤填膺,再三請求隨軍參戰。

不久,擔任第66軍第160師少將參謀長的司徒非隨部開赴淞滬抗日戰場,參加了上海瀏行鎮阻擊戰鬥。

在日軍陸、海、空猛烈火力的轟擊下,守軍拚死抵抗,以血肉之軀捍衛國土。

日軍侵占淞滬後,繼向南京進犯。160師於11月底退到南京郊外,奉命駐守湯山、青龍山一帶陣地。

司徒非奉令率部參加南京保衛戰,並和其他參戰部隊一同在唐生智將軍的指揮下與日軍作戰。

此時,南京三麵受敵,已處危境,中國抗日將士又剛從淞滬戰場退出,未加整補即投入戰鬥,形勢萬分危急。

司徒非絲毫不敢怠慢,立即投入了南京保衛戰。他日夜巡視前線,指導官兵加修工事掩體,鼓勵他們保衛首都而奮勇殺敵,並詳細了解本部通訊聯絡保障、各部接合部處置等問題,做好與日軍決一死戰的準備。

12月初,日軍數十萬部隊在飛機、坦克及地麵炮火的掩護下,開始向南京發起瘋狂的進攻。

第160師奉命擔任南京城東南句容一線的守備任務,與日軍展開了拚死搏鬥。

司徒非親臨前線,指揮部隊用簡陋的武器擊退了日軍的一次次進攻,但終因敵我雙方兵力、火力相差懸殊,守軍將士傷亡慘重。

12日,日軍攻破了中國守城部隊的陣地,大量湧入南京城。南京衛戍司令部草草下達了一個突圍命令。

天黑之後,160師開始突圍撤退。司徒非隨部離開陣地,機智地尋找日軍兵力的薄弱地帶往南開進。

途中部隊與日軍遭遇,司徒非帶頭衝殺,在激戰中,不幸身中數彈,壯烈犧牲。

因骸骨無存,抗戰勝利後,曾於廣州白雲山山麓建有衣冠塚,並被國民政府追授為陸軍中將。

台灣忠烈祠設有烈士靈位。[3]2012年12月12日上午,

“南京保衛戰司徒非、易安華、程智將軍殉難75周年祈願會”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舉行。

三位將軍的親屬專程來到南京參加了祈願會。祈願會上,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史研究會會長、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館長朱成山說,南京保衛戰中國守軍英勇奮戰、堅忍不拔的抗戰精神已經印記在南京人民的心中,載入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曆史。

75年後,紀念館邀請陣亡將軍的後代共聚南京,追憶這段英勇悲壯的曆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司徒非將軍的兒子司徒倫是專程從加拿大來到南京來的,他在祈願會上說,司徒非1937年7月抗戰爆發後隨一六零師開赴淞滬戰場作戰,後又率部參加南京保衛戰。

12月12日晚,司徒非奉命率部突圍,在太平門激戰中壯烈犧牲。後被國民政府追認為陸軍中將。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