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曆史軍事 > 永遠的豐碑 > 第十六章,毫不退縮的將軍

第十六章,毫不退縮的將軍(1 / 1)

推荐阅读:

張彀中1895年—1937年,字紹荃,湖南省株洲縣姚家壩鄉八眼塘村人。

先後畢業於湖南陸軍講武堂與中央軍校高教班,曆任國民革命軍排長、連長、營長、團長等職,抗戰爆發前,任國民革命軍陸軍第七十三軍第十五師第四十四旅少將旅長。

1937年10月30日,於淞滬會戰中在江蘇太倉殉國。1937年8月13日,淞滬會戰爆發。

駐湘西整訓之陸軍第十五師擴充為第七十三軍,奉令由駐地馳赴上海參加抗戰。

8月26日,當部隊到達寧鄉時,第十五師誓言:“要抱定犧牲的決心,立下必死的壯誌跟敵人拚命……戰勝的訣竅在於不怕死三個字。”旋第十五師由寧鄉徒步經銅官、湘陰至沙洞車站,改乘火車到武昌後乘船至南京浦口,再改乘火車開赴上海前線。

該師抵達上海後編入陳誠左翼軍羅卓英第十五集團軍序列,擔任劉行至太平橋之線陣地防禦。

第十五師堅守劉行28天,與敵肉搏數十次,打退日軍十餘次進攻,全師15600人,傷亡1/4。

部隊出發前,張彀中正在長沙住院,血壓高達260,還患有糖尿病,醫生建議他休養。

他說:“事急矣,民族安危,在此一舉,豈可觀望!”毅然扶病到達前線。

張彀中雖病重,但經常上前線督戰,日軍炮火連天,他毫不退縮。10月1日,日軍第十一師團強攻張旅陣地,張彀中指揮官兵奮勇抵抗,於小南翔歸塘要隘出奇破敵。

日軍在飛機、大炮、坦克掩護下瘋狂反複進攻,均被擊退。經過20多天的激烈戰鬥,張彀中病情惡化,多次暈厥於戰壕。

長官及其部屬多次勸其休養,張旅長仍然堅持用電話指揮戰鬥。在緊急關頭,軍長王東原關懷部屬,用擔架強行將其接下,張彀中才離開火線。

上擔架時,張彀中囑咐部屬:“要學嶽飛精忠報國,學文天祥誓死抵禦民族侵略。我們決不能貪生怕死,有負軍人天職。”10月30日,經過蘇州太倉時,張彀中疾發而卒,時年42歲。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