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0章兩大新地盤及其設想
二頻道突然炸開了鍋,活像捅了馬蜂窩。“現在就不知道兩大新地盤要怎麼發展了?”這一聲疑問,瞬間點燃了村人們的好奇心。
大嘴婆那嗓門堪比高音喇叭,立馬咋呼起來:“什麼兩大新地盤?我這耳朵沒聽錯吧?村裡啥時候冒出倆新地盤了?”她瞪大了眼睛,活脫脫像發現新大陸的探險家。
直筒子撓著後腦勺,一臉懵圈:“在哪個地方?怎麼會有兩大新地盤呢?我天天在村裡晃悠,咋就沒發現呢?”那模樣,仿佛自己錯過了村裡驚天動地的大事。
其他村人們也都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你一言我一語地吵嚷起來:“對呀?哪裡呀?該不會是天上掉下來的吧?”整個二頻道熱鬨得像菜市場。
就在這時,顧鴻光的媽媽、顧千柳的老婆胡桃花,宛如智慧女神降臨,不緊不慢地開口了:“會不會是說,水位提高到四十米後的環村溪?以及十一號環山道路到桶壁山頂上,現在依然是一片荒蕪的山體呀?”她這一番話,瞬間讓嘈雜的頻道安靜了片刻,大家都在心裡琢磨著這個可能性。
“對呀,那誰呀,是不是這兩大新地盤呀?”村人們紛紛恍然大悟,覺得胡桃花簡直就是村裡的“諸葛亮”,這推測太有道理了。
大嘴婆哪能甘拜下風,立馬又開啟了“吐槽模式”:“對呀,水位提高到四十米後的環村溪,那水麵大得能當鏡子照全村,水深更是深不見底。這可咋養魚呀?以後那些被淹沒的瓜區的瓜架子怎麼辦呀?要是沒在水裡將來也是個隱患呀?難不成要讓瓜架子在水底當文物展覽?”她越說越激動,手還不停地比劃著。
顧承也皺著眉頭加入討論:“水麵越寬,浪就越大,那養豬區下麵剩下的十米要乾什麼用呢?水下怎麼養魚?水體那麼深,怎麼捕魚?總不能讓咱們村的漁夫都變成潛水員吧?同時,以後桶壁山上半部分開發怎麼開發,也向下半部分一樣開發嗎?這可都是大難題啊!”
“對呀對呀對呀……”村人們再次炸開了鍋,這明明是開發區的安排,可大家實在按捺不住好奇心,迫切想知道答案。
此時的小丸子,內心正經曆著一場激烈的拔河比賽。這事兒,四個城裡人跟老校長一家人壓根兒聽不到,自己本就是給他們當導遊的。可村人們拋出的問題一個比一個尖銳,看著大家眼巴巴的樣子,他又怎麼忍心當“啞巴”呢?小丸子在心裡糾結:說吧,這事兒原本不該在這時候說;不說吧,又實在對不起大家的信任。思來想去,他一拍腦袋,乾脆,就當作閒聊說給四個城裡人聽、並間接回答村人們提出的問題,說不定還能一舉兩得!
其實,此時的六龍,也正眼巴巴地盼著答案呢。小丸子偷偷瞥了一眼反觀鏡,屈香火那皺成“苦瓜”的臉和充滿期待的眼神,就像無聲的催促,小丸子瞬間心領神會。他眼珠子一轉,清了清嗓子,故作輕鬆地問道:“不知四位伯伯,你們對環村溪水位提升後,如何開發有沒有什麼想法?對尚未開發的桶壁山上半部分如何開發有沒有什麼想法?”
莊田軍一邊開車,一邊自信滿滿地拋出自己的見解:“你提升水位,一方麵是為了蓄水需要,為桶壁山上半部分和桶壁山頂上的開發提供充分的水源;另一方麵是為了更大規模地養魚和旅遊開發。”那語氣,仿佛自己已經成了規劃大師。
大家一聽,紛紛點頭,臉上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仿佛真理就在眼前。村人們在二頻道那頭,也跟著稀裡糊塗地點頭,好像已經看到了未來的美好藍圖。
小丸子看了看莊田軍,露出一個意味深長的微笑:“第一點沒錯,”他故意停頓了一下,吊足了大家的胃口,“第二點就有點不好作具體理解了,一是四十米的水深,我們怎麼發展養魚?到時,憑我們村現在的水平,能捕到多少魚?難道要發明個‘水底捕魚神器’?二是我們說開發旅遊,大約在什麼時候開發旅遊?能帶來多大的經濟利益?在旅遊開始之前溪麵上要怎麼開發利用?總不能讓遊客對著空蕩蕩的水麵乾瞪眼吧?”
這一連串的問題,宛如一顆顆重磅炸彈,炸得眾人啞口無言。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大眼瞪小眼,就連一向能說會道的大嘴婆都閉上了嘴,整個頻道陷入了詭異的安靜,大家都眼巴巴地等著小丸子揭曉答案。
小丸子無奈地歎了口氣,看來隻能自己“拯救”這場尷尬了:“第一個方麵的問題,我們先說環村溪,水位提高後,最遲在後年,轉眼就到了,水麵將變大到百米,隨便水上一個動靜,到崖邊就會有較大的動靜,溪岸繼續種菜,給菜農帶來的麻煩就很多,而這麼大的水麵,總不能不做彆的事。所以,我建議,把菜區搬遷到十一十二號生產區去。不過,在環村溪上麵,1我們可以利用漂浮板上種植水稻,為我們開辟全新的食物源!想象一下,以後我們村有水上稻田,就創造了我們村的吉尼斯世界紀錄呢!2利用原先瓜區的瓜架子柱子加高,而後在這瓜架子上垂掛魚房子養魚。也就是說,水上利用漂浮板種植水稻,水下利用魚房子養魚。”
大家一聽,眼睛都亮了,仿佛已經看到了滿溪的水稻隨風搖曳,魚房子裡魚兒歡快遊動的場景,掌聲如潮水般響起,村人們在二頻道上也激動地鼓掌,那聲音震得小丸子耳朵都快麻了。但大家都沒有說話,眼神裡滿是期待,盼著小丸子繼續說下去。
小丸子見狀,心領神會,繼續說道:“至於以後的五座水上孤島,生產上暫時保持不變。當然環村溪裡依然可以大量地放入魚苗。不過,一定得防止放入會吃其他魚的魚,避免我們乾得半死,最終白搭!不然辛辛苦苦養的魚,都成了彆人的‘盤中餐’,那可就虧大了!”
停了停,小丸子又繼續說:“於是原先的溪岸邊菜區,上麵我已經說了,把它們轉移到十一十二號生產區去。接下去就是第二個方麵的問題了。
如何發展這兩個生產區的種菜業,我想有三大方法:
1采取一米板兩米對扣法組合,每個飼料草種植渠網格搞四個可移動性組合,組合下安裝追肥打針係統管道,網格底層做滴漏水收集,另進入營養水回收管道。這是一種種菜方法,這叫三角屋頂式種菜法。聽著是不是很高大上?就像給蔬菜建了一個個三角形的‘小彆墅’!
2采取五麵箱子式種菜法組合,即跟箱子一樣放在坡麵上,五個麵都可以種菜,追肥打針係統管道安裝在箱子中間,采取霧噴式施肥法,一個飼料草種植渠網格放八個種植箱。同樣網格底層做滴漏水收集,另進入營養水回收管道。這樣一來,蔬菜就能 360度無死角享受陽光和肥料啦!
3采取向天桶柱式種菜法組合,箱子是四方的、平放的,這種是柱子式,直立的,也就是換個方式種菜而已,即在桶柱平麵上種菜,桶柱中間放入噴管,采取霧噴式施肥法。不過,向天桶柱需要骨架固定,或建立底座以固定向天桶柱的底盤,有骨架就不需要底盤,有底盤就不需要骨架。一個飼料草種植渠網格放置多少個向天桶柱,這跟向天桶柱的大小密切相關。同樣網格底層做滴漏水收集,另進入營養水回收管道。想象一下,以後桶壁山上一排排向天桶柱,就像一排排等待檢閱的士兵,多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