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忌賽馬還能這樣分析嗎?毛選到底什麼。”不是古人才發現田忌賽馬還能這樣理解,還以為就是一個簡單的故事。
朱元璋想起來自己的鄱陽湖之戰,還不是以弱勝強最後打敗陳友諒。
朱棣更加有話說了。
“項羽的3萬大軍整體實力弱於劉邦的56萬大軍,但是大有大的壞處,少有少的優點。”
“項羽可以集中所有力量趁著劉邦沒有注意直插劉邦指揮所。”
“而這個大的壞處就體現出來操作係統極其的複雜,各路聯軍的調配速度跟不上項羽衝擊的速度。”
“項羽趁著夜色偷襲,趁著聯軍守備放鬆的時候猛攻衝進去。”
“項羽了解劉邦的軍事水平,知道劉邦指揮不了如此龐大的軍隊,加上自己出其不意劉邦必然來不及布防。”
“特彆是項羽衝擊的地方是劉邦的大本營,這一刻那些諸侯王和劉邦人人自危。”
“或許他們隻要指揮得當擋住項羽的衝擊,那麼可以把項羽3萬大軍吃掉。”
“但是項羽直衝他們而來,他們感受了死亡的風險。”
“生命安全大於一切,這個時候大難臨頭各自飛,特彆是項羽那首要目標是劉邦,而不是其他諸侯王。”
“其他諸侯王自然希望劉邦引開項羽來保命。”
“而正麵迎敵的聯軍士兵見到項羽的3萬大軍,在這一刻那些聯軍士兵是屬於弱勢群體。”
“需要獨自麵對項羽的大軍。”
“項羽將自己的劣勢化成了優勢,轉變為以強勝弱,而聯軍士兵在局部無疑處於劣勢,無法將整體的優勢發揮出來。”
“接下來項羽隻要擴大戰果就可以引發聯軍的騷亂,從而導致大潰敗。”
“這個決策有一個很大的危險,韓信的背水一戰為我們體現出來了。”
“隻要麵對項羽的聯軍士兵能夠擋住項羽衝擊爭取時間,那麼其他的士兵就可以從旁邊過來切斷項羽的退路。”
“徹底打敗項羽,提前結束楚漢之爭。”
“很不幸這個時候劉邦和其他諸侯王麵對天神下凡的項羽一時間慌亂神,隻想遠離這個魔頭。”
“紛紛各自逃命去了。”
“聯軍士兵一看自己老大都跑了,自己還拚什麼命趕緊跑。”
“這一跑就導致了聯軍的大潰敗,幾十萬人爭先恐後的逃跑引發了十分慘烈的踩踏。”
“加上後麵還有楚軍的瘋狂追擊,聯軍士兵和將領根本不知道楚軍到底有多少人馬,心裡充滿了恐懼。”
“士兵腦子裡麵就一件事情,趕緊跑,不惜一切代價跑。”
“完全沒有抵抗精神,精神可以說崩潰了隻想逃跑。”
“如果軍隊人數較少,那麼主將是可以組織反擊。”
“就像李世民打宋金剛一樣,宋金剛可以組織反擊的原因之一就是軍隊數量較少,可以通過殺人來製止逃跑的士兵進而組織起隊伍。”
“但是人數一旦多了,這種大潰敗是沒有辦法阻止隻能跑。”
“甚至可能出現一個人追著幾百人跑的畫麵。”
觀眾眼神透露出一絲理解,難怪會有那種離譜的戰績發生。
一個人俘虜一個連,幾個士兵追著幾百人跑,甚至於一個人俘虜幾百人的故事會發生。
那些士兵心中完全沒有抵抗精神了。
“彭城之戰真的要找一個主要責任人那就是劉邦,所有劉邦自然要承擔責任。”
“如果劉邦彭城之戰贏了項羽,那麼劉邦就是另外一種說辭了。”
“也不會後麵一係列事情的發生。”
“還有一個戰役,就是劉邦整頓軍事想要在滎陽對抗項羽結果被圍。”
“被圍期間,劉邦先想要割地求和項羽不同意,隨後采用了陳平的離間計,成功的讓範増離開了項羽。”
“範増死在了回彭城的路上。”
“不過並沒有改變局麵,劉邦依舊被圍在滎陽,項羽斷了劉邦的糧草供應。”
“最後劉邦逃出去也犧牲了他的道德。”
劉邦和陳平瞬間回想起了,劉邦歎了一口氣,采用這種辦法也是出於無奈,誰叫隻有這種辦法了。
“史書記載:導致漢軍絕食,乃夜出女子東門二千餘人,被甲,楚因四麵擊之。”
“將軍紀信乃乘王駕,詐為漢王,誑楚,楚皆呼萬歲,之城東觀,以故漢王得與數十騎出西門遁。”
“這個記載就非常有意思,劉邦憑什麼從楚軍的重重包圍之下離開,就憑一個將軍紀信嗎?”
“這裡就是司馬遷的厲害之處,漢朝皇帝不是要把劉邦營造成一個英明神武,得民心的高祖形象嗎?”
“司馬遷偏偏寫這段記錄,來告訴後世人劉邦不是一個好東西。”
“什麼英明神武,什麼得民心全是扯淡。”
“打破神話皇帝,從我做起。”
“這段話大概的意思就是漢軍沒有糧食,兩千名婦女穿的鎧甲從東門而出,此時楚軍四麵包圍了滎陽。”
“直接話鋒一轉,就說紀信假裝劉邦騙過楚軍,楚軍從上到下歡呼不已,來東門看紀信。”
“然後劉邦逃跑了。”
“這就很扯淡,那些普通士兵看劉邦這個糟老頭乾嘛?還違抗命令擅自離開來到東門。”
“司馬遷沒有說為什麼,但我們也能猜到。”
“真正引發士兵狂歡的是那兩千名婦女,這兩千名婦女就類似於製服誘惑女郎,吸引了四麵八方的楚軍士兵。”
“讓劉邦得以逃跑。”
“楚軍的心思在那群婦女身上,劉邦是老大要的人,關自己什麼事情。”
“可是婦女就不同了,說不一定就能玩到。”
“司馬遷沒有明說給劉邦保留麵子。”
“可是當兵三年,母豬賽貂蟬可以說明士兵有多麼饑渴了。”
“四麵八方的楚軍士兵得到有女人的消息蜂擁到東門隻為女人,項羽麵對這種情況也非常無奈。”
“明知道這個時候劉邦可能會趁著機會逃跑,但是麵對士兵饑渴的眼神。”
“項羽也隻能滿足士兵的需求。”
“要不然那些士兵會讓項羽看看什麼叫做以多打少。”
“為什麼這些婦女會穿上鎧甲,難不成這些婦女是為了偉大的漢高祖劉邦,自願做出這些犧牲。”
“想想也不可能,當時城中的男丁基本上被捉去當兵了,漢軍都沒食物了老百姓恐怕早就鬨饑荒了。”
“甚至開始吃人了。”
“這些婦女難道不知道穿上鎧甲獨自出城麵對饑渴的楚軍,可能是生不如死。”
“那麼劉邦和陳平又是用什麼辦法讓她們乖乖聽話出城,默默接受自己悲慘的命運。”
“最大的可能就是用孩子,父母,丈夫來威脅她們。”
“最後紀信被項羽火燒了,這兩千名婦女最後到底怎麼樣。”
“司馬遷沒有說。”
“我隻能說普通人在曆史上真的非常可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