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曆史軍事 > 曆史講台:你想當皇帝嗎? > 第110章 一分為三的皇後責任。

第110章 一分為三的皇後責任。(1 / 1)

推荐阅读:

“第一個皇後是皇帝的嫡妻,可敦皇後,也是草原可汗的妻子。”

“由其他滅國後裔公主,貴女組成,主要價值是為了維護政治穩定,算是一個吉祥物。”

“第二個皇後是太子的生母,也叫生母皇後,子貴母死,死的就是這位生母皇後。”

“第三個就是撫養太子長大的保母,也叫保母皇後。”

“當然,史書裡麵隻會記載嫡妻皇後,其他的兩位都是妃子”

“單純就是將皇後的權力分給了三個女人來承擔。”

“來,大家猜一猜這三個皇後裡麵誰地位最低。”

其他朝代不了解這個北魏的皇後眼神當中充滿不可思議,什麼鬼好端端的一個女人為什麼要分成三種女人。

在她們的理解當中皇後不應該是皇帝的嫡妻,太子的生母,也是養育太子的母親。

這本來就是一個女人的責任。

曆朝曆代的太子也不理解,自己為什麼能成為太子。

很大原因就是自己是老爸的正妻生下來的第一個兒子。

母親將自己生下來,為了當皇帝要把自己的母親殺死,什麼鬼製度。

儒家的孝道文化開始折磨他們了。

果然是蠻夷。

不少觀眾也議論紛紛,三個皇後身份不同所擔任的職責也不同,身份自然有高低貴賤之分。

很快就有一名觀眾站起來,道:“老師,能問一個問題嗎?”

葉楓:“可以。”

觀眾道:“保母皇後在太子登基之前要去死嗎?”

葉楓:“不要。”

觀眾笑了,道:“我認為保母皇後身份最高,因為她從小承擔了養育太子的責任。”

“太子一旦當了皇帝,對於自己從小養育自己的養母也有深厚的感情,在沒有利益糾紛下也不會殺死自己的養母。”

“生母皇後,子貴母死說明這個女人的主要責任就是生孩子,生完孩子之後馬上去死。”

“就是一個生孩子的工具人。”

“那個身份高貴的女人會當這個皇後,我覺得她的地位是最低的。”

“可敦皇後好歹也是名正言順的皇帝正妻,在古代華夏名分才是最重要的。”

“老師,我說完了。”

葉楓:“說的非常有道理,其他同學認為他說的對的請舉手。”

不少人也覺得有道理,讓貴族讓自己女兒進宮主要就是維護利益。

要是女兒都死了,兒子還是彆人養育,能對自己母族有多大貢獻。

頓時齊刷刷的一片舉手了,畢竟他分析的沒有錯啊!生下孩子就死的皇後能有什麼高貴。

葉楓微笑道:“恭喜你,成功的答錯了。”

“保母皇後地位最低,她來源也是亡國的貴女,基本上沒有娘家勢力。”

“而且每一位皇帝的保母皇後都是由不同的亡國貴女輪流來承擔。”

“避免出現外戚專權讓這個養育下任皇帝的任務交到一個家族上手。”

“可以說就是因為她沒有什麼威脅才能活下來。”

“馮太後就是一位可敦皇後,她是北燕的貴女。”

“在北燕被滅之後年幼的馮太後就變成了掖庭裡麵的奴婢在那裡洗衣服,這個時候她的年齡應該不超過十歲。”

“等到文成帝登基之後,把大約13歲的馮太後封為了貴人。”

“也不是因為馮太後運氣好,而是當時文成帝的保母皇後和馮太後有親戚關係,也是從北燕出來。”

“馮太後大約在15歲成為可敦皇後,也不是因為她運氣好。”

“當時草原上有一個習俗來決定誰來當可汗的妻子,那就是鑄造小金人。”

“由於馮太後有著這層關係,所以她可以提前練習,到了後麵考驗的時候就一次成功了。”

“成為了可敦皇後,也就是名義上的中宮皇後。”

“這告訴我們一個道理,哪怕你有能力,沒有人脈也不行。”

觀眾深有體會,在如今的社會上能力和人脈一樣重要。

要是人脈足夠硬,能力重不重要也無所謂了。

“可敦皇後占據了名分,是沒有辦法進行生兒育女,一旦被選定了那麼注定一輩子隻能與青燈古佛作伴。”

“還好,馮太後本人就是信佛。”

“從一個奴婢到皇後短短幾年時間這速度快吧!特彆是她二十幾歲的時候就當了太後,再過幾年就當了太皇太後。”

“在馮太後來之前北魏有三種女人來分解皇後的權力,在馮太後離開之後,北魏就隻有一種皇後。”

“北魏用儘心思來防止外戚專權。”

“馮太後偏偏從北燕的亡國貴女進入宮中,麵對這種分解皇後權力的製度,一步一步爬到最高的位子,成為了北魏的專權太後。”

“可以說她就是爽文大女主。”

這樣一說,這位馮太後既沒有娘家的勢力,還不能生孩子。

還是亡國的公主,這樣說來她的難度係數不是一般的大啊!

哪怕是呂雉專權也是提拔一大批的家裡麵來對抗其他勢力,這位馮太後想要提拔家裡麵都做不到。

葉楓:“其實對馮太後影響最大的就是文成帝之死,讓馮太後徹底失去了依賴,讓她意識到一件事情。”

“那就是我要像漢家太後那樣專權,把自己的命牢牢把握在自己手上。”

“畢竟,當時殘酷的製度讓這個二十幾歲的姑娘意識到自己不知道會這麼死。”

“馮太後和她的丈夫文成帝非常的相愛。”

“兩人年齡相差不大加上馮太後本人非常善解人意,又是自己養母的親戚,文成帝對於馮太後非常喜歡。”

“當然,再喜歡也不能有自己的孩子。”

“太子出生之後馮太後非常嗬護這位孩子。”

“文成帝按照子貴母死的製度殺死了太子的親生母親,將孩子交給了馮太後培養。”

“這就導致了保母皇後也是馮太後。”

“當時的馮太後也才十幾歲,太子和馮太後相差12歲的母子關係。”

“文成帝去世的時候,馮太後也才二十三四歲的樣子。”

說到這裡,葉楓笑了一聲,道:“我講一下題外話,那就是現在的一些史學家懷疑的一些事情。”

“那就是孝文帝的親生母親到底是誰。”

“史書上寫的是孝文帝是獻文帝和李氏所生,獻文帝就是馮太後的養子,也就是當時的太子。”

“現在史學界有一種言論,來源於華夏的曆史教授和島國的學者等人推測馮太後和孝文帝可能是母子關係。”

“魏書裡麵記載過孝文帝對馮太後太好了,對於記載當中生下孝文帝的李氏過於冷淡了,甚至對她的娘家人也不感冒。”

“導致朝中大臣議論紛紛。”

“曆史上孝文帝在馮太後死了之後,打算為她守孝三年,遭到大臣反對也用華夏漢家經典一一反駁。”

“而一般守孝三年都是父母死後才有的待遇,太後死了皇帝一般百日。”

“加上草原一直都有娶繼母的習慣等等。”

“所以才有了這個猜測。”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