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和洋行。
一名四十多歲的中年人,穿著一身綢緞,梳著大背頭,戴著黃銅框眼鏡。
他就是劉芳雄。
複興社時期的老人。
雖不是軍校畢業,但仗著戴老板同鄉的身份,在軍情處內部步步高升。
淞滬會戰爆發時,他是上海站情報科的副科長,後來被晉升為情報科長,上個月,老板任命他為上海站的上校站長。
劉芳雄自知能力一般,他上任之後,對上海站的人事沒有任何調動,一切保持原樣。
當然,他這麼做也是不得已,上海站一大部分軍官,原來是鄭老板的手下,這些人對他晉升站長十分不滿,且不買他的賬,多次讓他難堪。
“掌櫃的。”
一名洋行夥計走過來,小聲道:“孫科長來了。”
劉芳雄緩緩點了下頭,道:“你盯著點兒。”
言畢,他去了密室與孫科長會晤。
孫科長是情報科的科長,也是他的老部下。
老板讓他甄彆上海站的內鬼,他將此事全權交付給了孫科長。
密室中。
孫科長彙報道:“站長,根據卑職暗中調查,行動科第二組的組長高建斌有重大嫌疑。”
“高建斌?”
劉芳雄能力不行,不代表他就好糊弄,高建斌是鄭老板的嫡係,正兒八經的黃埔係,淞滬戰爭期間,多次率行動組暗殺落單的日本軍官,說他是內鬼,能拿得出確鑿證據?
“對,就是他。”
孫科長一臉的篤定:“卑職打聽到,高建斌這段時間發了橫財,不僅給手下人發了一大筆錢,還在外麵養了一房小妾。”
“就憑這個?”劉芳雄眉頭緊鎖著問道。
“站長,高建斌是鄭老板的嫡係,他對您就任站長的事情耿耿於懷,多次向同僚發牢騷,說您不過是一個打雜跑腿的,何德何能身居高位……。”孫科長煽風點火道。
劉芳雄冷哼一聲,複興社時期,他確實跟在戴老板身邊跑腿打雜,乾的都是一些不上台麵的事,這也成了他履曆上的黑料,動不動就被人翻出來。
“要動高建斌,必須要有確鑿證據。”劉芳雄不想因此事而得罪鄭老板太甚,雖然戴老板在軍情處勢力龐大,但鄭老板也不是吃素的,黃埔二期畢業,在軍情處籠絡了一大批黃埔軍官,即便是戴老板,有時候也不得不避其鋒芒。
“站長放心,卑職一定把罪證給坐實。”孫科長心想栽贓嫁禍,這是他所擅長的。
劉芳雄點了下頭,道:“老板電文中再三吩咐,要我們找出潛藏在內部的鼴鼠,此事至關重要,你務必要上點兒心。”
“內部派係鬥爭固然重要,但外敵更可怕,如果讓鼴鼠竊取到更多的內部情報,對我們而言,無疑是一場大災難。”
“是。”
孫科長忙保證:“請站長放心,不管內鬼藏的有多深,卑職一定把他揪出來。”
劉芳雄緩緩點了下頭,對於孫科長的能力,他是信任的,不然,他也不會力薦其接任情報科長。
這時。
下麵突然傳來槍聲。
劉方雄和孫科長頓時大驚,兩人像被踩了尾巴的兔子一般,嗖的一下站起身,紛紛掏出槍。
“什麼情況?”劉芳雄臉色驚變。
“卑職出去看一下什麼情況。”孫科長提著槍從密室衝出去,他剛冒頭,一顆子彈擦著他頭皮飛過去,嚇的他魂不附體,忙返回密室,借著密室門為掩體,往下麵開了兩槍。
砰砰砰。
子彈疾飛。
迸濺的火花四濺。
“站長,我們被包圍了。”孫科長驚叫道。
包圍?
劉芳雄一聽,頓時嚇的雙腿發軟。
一想到老板發給他的電報,說日本人正在處心積慮的抓捕他,讓他多加小心,沒想到,日本人這麼快就找到了他的藏身地點。
“孫科長,怎麼辦?”劉芳雄問道。
“站長,我掩護你,趕緊撤。”孫科長一邊在門口反擊,一邊喊道。
劉芳雄看了孫科長一眼,二話不說,直接擰動密室機關,牆壁上一塊石板轉動,有一個狹小的通道,直通後院。
“兄弟,保重。”
劉芳雄丟下這句話,鑽入密室通道中,消失不見。
孫科長見站長已經撤退,他也不戀戰,又連開數槍,逼退企圖攻上來的黑衣男子,轉身進入密室中。
豈料。
就在這時,南造芸子從二樓另一層殺入,她來到密室門口,抬手連開兩槍。
南造芸子的槍法不賴,連續兩槍都打在孫科長的背部。
孫科長看了一眼密室的入口,眼中閃過一絲絕望。
以他的傷勢,就算進了密室,也逃不出去。
“狗日的……小鬼子。”
孫科長轉身朝著密室門口就是砰砰兩槍。
當他繼續扣動扳機時,子彈已經耗儘。
門口的南造芸子冷笑一聲,帶著一幫手下從密室進來。
“拿下。”
“哈衣。”
野澤大輔帶著兩名特工控製住身中兩槍的孫科長。
南造芸子沒有時間和孫科長廢話,她看了一眼密室通道,帶著其餘人從密室通道進去,追捕已經逃走的劉芳雄。
然而,等她帶著人來到後院時,已是空無一人。
“搜。”
南造芸子有種直覺,逃走的那個人一定是條大魚,說不定就是她要抓的劉芳雄。
“哈衣。”
幾名特工分散開來,在後院一陣翻箱倒櫃,結果毛也沒找到一根。
幾分鐘後。
外麵響起哨子聲。
她不猜也知道,肯定是法捕房的巡捕們來了。
“撤。”
南造芸子帶著一行手下,押著受重傷的孫科長從洋行門口出來,留下幾名特工掩護,其他人迅速上車離去。
砰砰砰。
幾名特工與巡捕們短暫交火,在南造雲子等人安全離開後,這幾名特工分散撤退。
巡捕們見這幫人是一些亡命之徒,象征性的追了一下,便撤回同和洋行。
此時,洋行中一片狼藉,兩名夥計身中數槍慘死。
“一定是武漢政府和日本人的諜報機構火拚。”為首的警長通過現場,立刻判斷出,這是一起諜報機構之間的火並。
畢竟類似的火並,這個月已發生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