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女美生耽 > 快穿炮灰她不走尋常路 > 第299章 北宋炮灰公主39

第299章 北宋炮灰公主39(1 / 1)

推荐阅读:

“陛下?”

乍然得到便宜爹病危的消息,安寧不由微愣了片刻,反應過來忙喚來人宮人侍奉更衣。

末了又交代身側之人,早些休息,不用等她。

一應穿戴整齊,安寧這才起身往太極宮方向走去。

其實對便宜爹能苟到現在,安寧還是挺新奇的。

畢竟無論原身記憶,還是史書記載,這位早該在十幾年前,也就是安寧繼位第七年溘然而逝。

然而這十幾年來,眼睜睜這位便宜爹“病危”沒有十回也有八回,卻不知為何,在一眾太醫救治下,每每都能吊著一口氣兒轉危為安。

就……求生欲還挺強的。

也不像傳聞那般因為沒有兒子難受到想要自殺。

就是次數多了,安寧都不禁懷疑是不是她把這屆太醫質量提升太多了?

不過想到歸園山莊內,這會兒還精神奕奕的幾位退休老大人。

隻能說,也不算太意外吧!

思忖間,太極宮很快近在眼前……

安寧到來時,趙禎這會兒正被人攙扶著背靠在靠近窗側的檀木軟榻上,瞧著神色倒是比平日裡還要好上一些。然明眼人都能看出,這是回光返照的跡象。

“爹爹……”

安寧上前輕聲喚了一聲,伴隨著官家的到來,身後一眾宮人太醫下意識退後幾步。

“福康,你來了……”

福康,安寧心道,這個稱號還真是陌生,這些年除了眼前這人還堅持不懈的喚這個名字外,已經很久沒人這般了稱呼過她。

就連如今的苗娘子,在她幾次三番拒絕為苗氏加封,並毫不手軟地廢掉幾位苗氏子弟前程時,也逐漸意識到眼前的女兒早非以往。

窗外,纏連數米的大紅宮燈已熄滅,早前歡悅的曲調也已經散去。

隻餘明淨的玻璃窗前,偶爾灑落的些許月華。

一時間,父女倆誰都沒有說話。

怔怔地看著眼前的女兒,如今眾人敬服的官家,趙禎眼中不覺閃過些許晦澀。

在被“修養”至此的前幾年,他還曾想過,朝中會不會有人來此“救駕”。

哪怕彆有目的,心懷叵測……

起碼證明他這位官家並非輸地徹徹底底,一塌糊塗。

然而事實上並沒有,起碼這樣的人沒有一人能走到他麵前。

甚至於眼前之人都無需特意管製於他,更是絲毫不在意他同幾位幼女,甚至駙馬接觸……

“在福康眼中,爹爹這個官家是不是非常無能,甚至失敗?”

良久,方才聽榻上趙禎啞聲道。

安寧卻並未回答。

無疑少時原身眼中的爹爹是再偉岸不過,是寬容仁厚的帝王,是幾乎對女兒有求必應的好父親。

但可惜了,這一切在九歲時便徹底破滅,又在其後的每一日碎地徹徹底底!

女兒,再是疼愛的背後,依舊是一顆可以放在棋盤上的棋子。

官家,原來也可以被一乾臣子逼得節節敗退!

看著窗外不斷亮起的燈盞,安寧心道,於這位爹爹,原身最後,怕是失望遠大於憤恨吧!

至於安寧自己,倚仗這麼些年的為政經驗,去評判這時代的帝王行徑,未免有些欺負人了!

因而這會兒安寧並未開口。

然而這般態度,卻叫床榻之上,趙禎麵色愈發蒼白灰敗了幾分。

安寧這個官家未曾刻意阻止之下,有關上皇病危的消息傳地很快。不多時以苗娘子為首的一眾娘子們很快便聯袂而來。

同樣趕到的,還有宮外幾位成家的公主,安寧這具身體的妹妹。

此刻,眾人麵上都帶著如出一轍的焦急悲傷之色。

然眾人進屋的第一反應,也仍是率先看向一側的官家!

見此情景,趙禎麵上複又添了幾分悲意。

彌留之際,屏退一眾兒女後,趙禎,這位仁了一輩子的上任官家仍是開口問道:

“福康,這些年,做官家的這些年,你可覺得快活?”

改革吏治,整頓軍務,平衡各方勢力,收複中原,這一樁樁一件件趙禎光是聽著都覺得凶險異常,皆非尋常心力可得。

帝王之位,說著容易,做起來難,以上這些,更是一個不好局勢都會徹底崩盤。

如此大的壓力,逐漸淡漠的父母親緣,這些當真值得嗎?

月光下,趙禎瞳孔正在逐漸潰散……

黑暗中,隻聽眼前之人輕聲笑道:

“快不快活又如何呢,起碼掌控自身命運的人是朕,一言既出,無人敢違,站在權力頂峰為萬民所敬仰之人亦是朕,不是嗎?”

“這麼看來,朕這些年當真快活極了!”

說這話時,安寧麵上沒有絲毫勉強。

就像古代那麼些帝王口口聲聲道什麼高處不勝寒,人心易變寂寞孤冷。然說實話,就算再來一百次一千次,這些人的選擇也同樣是至高無上的皇位。

而非世俗之所謂真情。

這個人換成便宜爹同樣也是一樣!

有幾人想把自身命數捏在旁人手中,憋憋屈屈的官家那也是官家不是。

定定的看著眼前的女兒,軟榻上,趙禎張了張嘴,似是想說什麼,最終卻隻得閉上了眼睛。

伴隨著一眾娘子公主一聲聲啼哭,嘉祐二十一年,做了整整二十餘年的上皇生命徹底走向了儘頭。

老官家的死,似是落葉拂過水麵,並未留下多少痕跡。

朝堂之上,除去歐陽修韓琦等一眾老臣著實歎惋了一番外,近年一些新晉官員有些還是第一次知曉還有這位的存在。並從心底發出疑問:

咦,太上皇居然還在嗎?

就連民間,提起這位,能想起來的也僅僅是當今官家的父親。甚至心下止不住地為自家陛下惋惜。

唉,官家真是太倒黴了,好不容易大勝而歸,創下如此偉業,卻要在不久經曆喪父之痛!

更有甚者,心下多多少少覺得這位老官家去的不大是時候。

“不過臨終之際能親眼見到我大宋收複失地,老官家想必也是無憾了吧!”

書舍內,一位年輕的書生下意識感慨道。一旁的友人聞言不覺撓了撓頭。

就……總覺得哪裡不對勁兒來著。不過很快便被拋入腦後。

官家這麼厲害,太上皇身為親父,哪有不驕傲的道理呢?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