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女美生耽 > 快穿:炮灰的幸福生活 > 第215章 被穿越的炮灰原配(14)

第215章 被穿越的炮灰原配(14)(1 / 1)

推荐阅读:

世界線裡,葉博涵全家都沒有好下場。

元初沒接觸過葉家其他人,但葉博涵先生是個很好的老師。她打算見機行事,到時候能幫一把就幫一把。

元初買了書,一邊工作一邊學習。

係統給她在滬市占的那套房子,她放棄了。之前不確定最終會去哪兒,所以多占了一套,現在已經在京市工作了,滬市那套就沒必要留著。

現在大城市因為建設需要,人口激增,住房十分困難。以京市為例,原來的寺廟等地方都被征用,成了各單位的宿舍,比如真武廟、孔廟,是真的缺房子。

她既然不住,就沒必要多占。多出這一套房,夠好幾家人擠一擠了。

1950年8月中旬,李兢兢生了。

元初偶爾通過係統監控查看一下她的情況,知道她過得非常糟糕。

這事當然和元初也有點關係。

在李兢兢和張天明度過了愉快的新婚夜之後,張天明跟李兢兢說了他想去參軍的事,李兢兢明白這是他飛黃騰達的開始,自然不會反對。

隻是,她央著張天明在家裡多待兩天,年輕男女,剛結婚,又互相稀罕,正是如膠似漆、甜蜜恩愛的時候,張天明同意了。

倆人商量好,去趟縣裡,拍張合照,雙方各拿一張,思念對方的時候就看看照片。

就在倆人去縣城的那天,元初讓張天明摔了一跤。兩口子都清晰地聽到了骨折的聲音。

傷筋動骨一百天,張天明走不了了!

李兢兢整個人都驚呆了!

如果張天明參軍這事有了變動,那他還能有上輩子那樣的發展嗎?

“天明,你怎麼樣?”

張天明咬咬牙:“先去醫館找大夫看看。”

李兢兢對這個世界不熟悉,她攙著張天明,給他當人形拐杖,倆人一步一步挪進了醫館。

大夫摸骨之後確認其骨折。先手法複位,再用夾板固定,之後再開幾服藥。

李兢兢看著張天明腿上的夾板,問大夫:“這樣能行嗎?不需要打石膏嗎?”

大夫說:“打石膏的話,你們得去看西醫。我們醫館沒有那個。”

縣城有西醫診所,但是據他所知,也沒有石膏。

李兢兢跟張天明說:“咱們去西醫那兒看看?”

張天明搖頭。小老百姓,看什麼西醫?那是有錢人看的。

“不用了,我相信大夫的醫術。”

李兢兢:“……”

你信我不信啊!

大夫說:“我們一直都是這樣治骨傷的。他傷得並不是很嚴重,好好休養的話是不會留下後遺症的。”

沒辦法,李兢兢隻好接受了這個現實。

在張天明的指引下,去縣裡的車馬店雇了一輛馬車,倆人照片沒拍成,坐著馬車回了張家村。和他們一起回去的,還有醫館的小學徒。張天明和李兢兢去縣城,帶的錢不夠付醫藥費的,人家得跟著回家取錢。

彼時,張母的嘴巴還在漏風,腳麵還沒有完全消腫,看到二兒子這樣,頓時把氣撒到了李兢兢身上:“都怪你這個掃把星,要不是你非要去縣裡拍什麼相片,我兒子根本就不會有事!”

張小梅也一改之前開朗隨和的性子,附和著張母數落她。

李兢兢震驚極了,“娘,小梅姐,你們怎麼能這麼說我?這是個意外,和我有什麼關係?你們這是封建迷信!”

張母罵道:“不這麼說你怎麼說?本來,結婚第二天我兒子就要走,是你不讓他走。他在家裡待的好好的,你又非拉他去縣裡,你自己說,這事和你有沒有關係?你是不是個掃把星?”

張小梅說她:“你都已經跟天明結婚了,現在是我弟妹,再叫我小梅姐就不合適了,你得喊我大嫂,以後記住了,彆喊錯了。讓彆人聽見,還以為咱們老張家沒有規矩呢。”

李兢兢說:“我們剛結婚,第二天他就要走,一走就是很久不回來,我想多留他幾天有什麼錯?我想拍個照片留下個念想有什麼錯?”

張母“呸”了一聲,“有什麼錯?哪兒都是錯!老爺們出去打拚是正經事,你留他在家裡乾嘛?你就那麼離不開男人呐?”

李兢兢:“……”

她的內心掀起了驚濤駭浪。

上一次穿越來的時候,剛開始,她還沒去隨軍的那幾天,張母和張小梅對她也是不好,那時候,她以為,都是原身的錯,是原身把人得罪了,才導致她被婆母和大嫂不待見。後來相處下來,她們的關係變好了。她心裡對這一點更加確信。

可是這輩子,她並沒有做過任何得罪張母的事情,張母和張小梅卻這樣說她!

李兢兢覺得委屈極了,她下意識地看向張天明,想讓他幫忙說幾句話,張天明卻看都沒看她,垂著眼瞼不知道在想什麼。

張母又說她:“你看他乾什麼?彆在這兒杵著了,趕緊乾活去。一天天的,就知道白吃飯。誰家媳婦跟你似的?快去把院子掃了,把雞喂了,再把衣服洗了。不過是個孤女,還真把自己當千金小姐啊?”

張小梅笑道:“弟媳婦,你之前可是跟我說過,你一定會乾活的,絕對不吃白飯,你可彆說話不算話啊。”

說完,張小梅攙扶著張母走了。

留下李兢兢站在原地懷疑人生。

她雙眼含淚,跟張天明訴委屈:“娘和大嫂怎麼能這樣?”

張天明歎了口氣:“我傷得這樣重,娘和大嫂就是太擔心了,她們都是刀子嘴豆腐心,你彆往心裡去。”

李兢兢一想,覺得也有點道理,還真就不多想了。而是老老實實的出了屋,開始做家務。累得腰酸背痛的她甚至還去安慰張母和張小梅,讓她們彆擔心,“大夫說了,天明肯定能恢複的。”

她這個表現,讓元初都有點驚訝。她覺得李兢兢這家夥可能腦子不是太好使,多少有點拎不清了。

張天明心情很糟糕。他有種預感,這一跤,不是什麼好兆頭。他的內心十分不安。

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張母和張小梅對李兢兢的態度一會好一會壞,李兢兢根據她們的態度調整自己的表現,逐漸包攬了家裡的全部家務。

元初和係統看得直撓頭,她腦子裡不是都有好多記憶了嗎?在現代當過職場精英,在年代當過官太太,還和很多人鬥智鬥勇過,怎麼本質上還是個不諳世事的女大學生呢?

難道這就是她所謂的高情商?

張天明專心養傷,對李兢兢的遭遇視而不見。甚至,他在自覺或不自覺的配合張母和張小梅,李兢兢表現好了,他就溫柔以待,李兢兢表現不好,他就拉下臉。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