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靜春歎息一聲。他明白趙政為何自問。
無論是大驪對神水餘孽的處置,還是浩然對劍氣長城劍修的態度,他都不覺得對,但是他目前卻無力改變。
“齊先生,你怎麼會離開小鎮?”
“齊先生,我爹爹他還好嗎?”雖然隻是離家一天,阮秀也有些想念鐵匠鋪裡的中年漢子。
“你幫我解決了天劫,我當然要保證你在寶瓶洲的安全。”回答了趙政的問題,齊靜春轉頭看向阮秀,目光在不遠處的某條小路略過,笑著道,“阮師傅他還是老樣子,就是鐵匠鋪要歇業幾天。”
“齊先生,麻煩你回小鎮給爹爹帶句話,就說他家秀秀一定會把他的鑄劍技藝發揚光大的!”
“好。”
黑暗中的山林裡,某人聽到春風送來的秀秀的聲音,鬱悶地拿起酒葫蘆灌了一口。
自家小棉襖,長大了啊。
當初看見那個牙牙學語的小女孩,他心中總期盼著女兒能夠早早長大成人。但現在看著女兒真的成年了,反而不舍得。
今日,雛鳥展翅高飛,離開庇護它的小家,飛向更廣闊的天空。
魏檗離開後,很快就捧著一個長匣子回來。
趙政注意到,返回的魏檗,臉上的褶子似乎少了一些,他走路時腰杆也挺直了不少,似乎變年輕了許多。
魏檗沒有用神通直接出現在眾人麵前,大步走來,身上還特意換上了一件白袍,大袖飄搖,遠遠看去,稱得上一個老年帥哥。
若魏檗恢複境界,變成那位夜遊宴上的北嶽山神,怕不是要迷倒多少小姑娘。
“趙公子,這匣子裡的物件,你們看看有沒有瞧上眼的,儘管拿去。”
匣子打開,露出裡麵躺著的各種物件。
一本泛黃的古籍,用一根金黃絲線細細捆綁,封麵上寫著《雲上琅琅書》五字,是一本道家修行法。
除了古籍外,另一本書是一部無名拳法,拳招有意思,可惜拳意低了些,最高隻能走到金身境。
這兩本書,趙政送給春華和秋月,她們才開始修行,那本道家修行法正適合打基礎。既然兩個少女成了他的人,那當然少不了煉體。
占地麵積最大的,是一把躺在白色刀鞘裡的狹刀。刀鞘裡如大家閨秀安靜待著的狹刀,阮秀第一眼就相中了。
她眼神朝其他人那裡示意,大家都沒打算要這把狹刀。於是她眼裡帶笑,彎腰將狹刀拿起,抽出。
刀身如一抹白虹,瞬間驚豔了眾人。
阮秀隨手揮刀,旁邊用來試刀的樹乾,悄無聲息斷成數截,斷口處很光滑,連一點毛刺都沒有。
這刀,她很喜歡。把玩了一會,直接將刀佩在腰側。
寧姚沒有特彆想要的,想了想,取走了那枚丹藥。齊先生在一旁說起這丹藥的來曆。
丹藥名為英雄膽,出自真武山,作用是在五境武夫破境時,助其鑄造一顆品質不錯的武膽。
趙政收起了角落裡的那顆蓮子,這顆蓮子是神水王朝曾經寶庫裡的重寶,可惜神水王朝努力數百年都無法讓蓮子重新蘇醒。
趙政想著,到時候忽悠陸沉來劍氣長城,要是讓他看見滿池的蓮花,不知道他會有怎樣的表情。
齊先生沒有選匣子裡的東西,轉而向魏檗求了幾株忠勇竹的子孫竹,打算豐富學堂後麵的竹林。
“哎哎哎,好東西,見者有份。我還沒選呢!”一個飄忽的聲音由遠及近。
眾人眼前一花,麵前突然多出一個蹲在地上,屁股對著他們的漢子。漢子頭上戴著個鬥笠,腰間挎著一把竹刀。
他的眼睛就差扣出來焊進匣子裡,打量著裡麵剩下的幾樣寶物,似乎覺得自己實力高強,絲毫沒有防備趙政等人。
“狗日的。”看見這身打扮,趙政哪還猜不到來人是誰,一腳踹出,打算讓這漢子摔個大字出來。
漢子明明背後沒有眼睛,卻在趙政出腳的瞬間,往旁邊邁了一步,剛剛好避開趙政踹來的一腳,順手一勾,將趙政脖子牢牢勾住。
“喂喂喂,小子,我才離開劍氣長城幾年,就這麼對我。”漢子瀟灑轉身,目光落在阮秀幾人身上,突然覺得此時自己的形象不太好。
將趙政扔到一邊,往嘴裡吐了兩口唾沫,漢子用手抹平翹起來的發絲,45度仰頭看天,擺出一個高人的姿勢。
“各位姑娘好,我叫阿良,善良的良,是一名劍客。”
阿良等了好一會,期待中的歡呼聲和仰慕眼神一點都沒有。他轉頭看去,卻發現那幾個沒見過的漂亮姑娘,都圍到趙政身邊。
這趙政,果然是他的一生之敵。
“阿良,好久不見。”齊靜春滿是感慨地看著麵前的漢子,猶記得當初在先生座下求學時,他為自己描述的江湖精彩生活。
“是小齊啊。”阿良難得正經了一會,下一句就暴露了本性,“我以為你沒了,正打算去大驪宰了那崔瀺給你報仇呢!”
“你這家夥!”齊靜春哭笑不得地給了阿良一拳頭。
他們倆接下來要聊的,不適合這些孩子聽見。兩人來到棋墩山山頂,打量著頭頂半遮麵的月亮。
齊靜春說起了自己這些年在小鎮教書的經曆。
從當初儒家那次三四之爭過後,所有人都不再關注這個在驪珠洞天畫地為牢的文聖小弟子。
誰能料到,在文聖這一脈遭難後,齊靜春的境界不跌反升,甚至不知何時偷偷躋身十四境。
“活著就好。”阿良拍拍齊靜春的肩膀。
“阿良,當初有個問題我一直沒來得及問你,江湖有趣嗎?”
“我阿良走過的江湖,有趣極了。要不是我為了陸仙子嚴守貞潔,一路上遇到的那些各族仙子,還有人間公主們,怕不是早就把我吃乾抹淨了。”
“下次,我們有時間,一起去江湖走走?”齊靜春對阿良發起邀請,這一幕,和百年前,一個剛被左右師兄揍過的小儒生生氣說不讀書了,要和阿良一起闖江湖,何其相似。
“一起!”
一道來自百年前的回答再次回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