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何時,小鎮上突然出現了一個流言。
小鎮的氣數將儘。
流言傳播之快,隻小半天,連小鎮裡的野狗都知道了這個消息。
至於消息的根據,因為今天有老人在槐樹下乘涼時,看見一根老槐樹的枝條墜了下來,要不是他躲得快,那枝條直接就砸在他身上。
枝條足有人手臂粗細,上麵還帶著淡黃色的葉片。這枝條肯定不是枯枝,斷口處很自然,不是誰家小孩的惡作劇。
老槐樹的神奇,在小鎮上不是秘密。平時都被眾人忽視的老槐樹,在發生枝條砸人的事情後,一些老人這才注意到。
老槐樹的樹皮比記憶裡的,要乾枯許多,而且老槐樹的葉片,已有大半呈現不健康的黃色。
輕輕一晃,葉片竟直接掉落下來。
於是,一些老人們聚集在一起,想著各種法子想拯救這棵陪伴了他們祖祖輩輩的老槐樹。
沒等他們想出辦法,又一個消息傳來。
大家常年取水喝的那口鎖龍井,如今的井水開始莫名下降,隻一天時間,水位就降到井底。
鎖龍井裡的井水,在老人的記憶裡,就算是最乾旱的那些年生,井裡也從沒缺過水。
如今,庇護了祖祖輩輩的老槐樹莫名枯萎,養育了家家戶戶的鎖龍井,也突然乾枯。
這一處處現象,似乎在預示著,未來將有大變發生。
除了老人在擔憂,一些孩子反而很高興。
要知道,平時這老槐樹,不管是家裡的長輩還是其他老人,都不準任何人去破壞。
現在,這老槐樹一天都要掉好些枝條。一些孩子專門守在這裡,就盯著老槐樹掉下來的枝條。準備第一時間撿回家,讓家裡的大人用槐樹枝做武器。
從教訓了許夫人後,不知道那正陽山的老猿,和高氏皇子是不是得到了消息,當趙政去找他們時,卻發現這兩撥人,早已經出了小鎮。
暫時閒下來的趙政,用槐樹葉將丹田和經脈重新修複了一遍,至少再全力以赴,他的丹田和經脈不會承受不住。
平日裡,他就帶著寧姚幾人在小鎮裡到處逛。興致來了,就在溪邊搭個灶台,找一些倒黴的魚、兔,做一頓野外燒烤。
因此,陸沉好幾次中午回家,等待他的都是毫無熱氣的廚房。雖然晚上時,趙政他們會回來,但陸沉總覺得自己每天隻吃了一頓,有些虧了。
於是,後麵陸沉也不擺攤了,就跟著趙政幾人在小鎮裡晃,看著他們一路走,一路撿著各種機緣。
聽到老槐樹開始枯萎的消息,趙政也找了個時間,準備過去瞧一瞧。
剛拐了個彎,他就看見一個風風火火的紅衣少女,手裡拖著一根老槐樹的枝條朝他衝了過來。
“呀,你快讓開啊,我刹不住了!”紅衣少女看著突然出現的趙政驚呼出聲,她一慌腳下突然絆了一下,整個人朝著地上撲下去。
少女看著離自己越來越近的石板,腦海中已經出現自己摔得鼻青臉腫的樣子,雙眼下意識閉起來。
過了幾個呼吸,疼痛感沒有傳來,少女大著膽子睜開眼,發現自己還保持著之前的動作,石板離她還有一臂的距離。
這時候她感覺脖頸傳來一陣力道,順著力道,她站直身子,抬頭看去,是剛剛突然出現的這人抓住了她的衣領,這才避免了她受傷。
“謝謝大哥哥,我是李寶瓶。”
趙政說了自己的名字,打量著眼前一身紅色的小姑娘。李寶瓶,這個未來浩然第一位女夫子,如今眉眼裡已經可以看出她的堅韌。
一個八九歲的小姑娘,不久之後就必須要徒步走過萬裡之遙,去到一處完全陌生的地方生活。
隻一眼,趙政就對這個小姑娘有極大的好感。
“寶瓶,你這是在?”
“大哥哥,這是老槐樹的樹枝,我大哥說過,槐樹枝可以辟邪,你也快去撿一些回家。”說完,李寶瓶就要告辭,她還想抓緊時間多跑幾趟。
“等等。”趙政叫住了這個風風火火的小姑娘,從懷裡拿出一個儲物袋,遞到李寶瓶手上。
這個儲物袋,裡麵存儲了趙政的靈力,任何人撿到都可以使用。
“寶瓶,樹枝可以收進這個袋子裡,等會你還可以往裡裝一些。”
“我不要。”一個巴掌大的袋子居然可以把一米多長的槐樹枝裝進去,就算李寶瓶再怎麼不懂也知道這個東西的寶貴程度。
“這個東西不值錢,你看,我這裡還有好多。”趙政手一攤,掌心裡堆積著十幾個儲物袋。
趙政又繼續勸說了一會,李寶瓶才終於答應收下。
按照趙政的指點,寶瓶很快就學會儲物袋的用法。
“這個袋子要收好,被彆人撿到了,裡麵的槐樹枝就沒了。”
“我記住了,謝謝你,趙大哥!”
李寶瓶將儲物袋揣進懷裡,放好後還小心拍了拍衣服,從表麵看不出她胸前多了個袋子。
和趙政說了再見後,寶瓶轉頭又跑回老槐樹的位置,不一會兒她又拖著一根槐樹枝回來。
拐進巷子,左右看看,確定沒有人後,寶瓶將儲物袋拿出,把地上的槐樹枝收進去。又回去繼續和人搶滿地的槐樹枝。
反複幾趟,小姑娘額頭前的頭發絲,都被汗水打濕了。
李寶瓶來到大街上,左右看看,很快就鎖定了肉鋪前站著的趙政。
“趙大哥,你看這幾根槐樹枝,你喜不喜歡?”帶著趙政來到無人的巷子裡,李寶瓶將儲物袋裡的三根槐樹枝拿了出來。
這三根槐樹枝,一看就是小姑娘精挑細選的,枝乾筆直,粗細適中。
剛剛趙政分出一絲注意力落在李寶瓶身上。本以為這個小姑娘是因為得了儲物袋想多拿些槐樹枝沒想到她還想著自己。
“謝謝寶瓶。”趙政拿出一枚靈果遞給她。小姑娘禮貌道謝後,拿出帕子擦幾下直接下嘴啃起來。
將寶瓶送的槐樹枝收起,趙政這邊也買好菜,一大一小,邊聊邊走,很快就看見了李府的大門。
一位帶著儒生書卷氣息的年輕男子站在門前。
李寶瓶一瞧見這個男子,嘴裡歡呼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