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曆史軍事 > 家父關雲長 > 第368章 吳軍:我們降漢不降匪

第368章 吳軍:我們降漢不降匪(1 / 1)

推荐阅读:

看著因惑敵失敗而迅速聚集並朝自己衝來的數百吳軍,寧桓臉色瞬間變的凝重起來,當機立斷道:“突擊隊跟我衝,其他人兩翼包抄,防止吳軍逃脫。”

眼前吳軍兵力雖少戰力卻非同小可,僅數百人就敢朝數十倍於己的匪軍發動進攻,明顯是準備玩命。

而且兵少有兵少的優勢,在孤注一擲的情況下完全有可能組成尖錐陣型殺穿敵陣。

反觀匪軍兵力雖多,但敵軍太少形成的戰場也太小,導致每次隻能投入數百上千人作戰,其他人隻能站旁邊看。

如此一來上萬匪軍看似很多,打起之後還真未必擋得住發瘋的吳軍。

更重要的是匪軍作風散漫戰力低下,且有著嚴重的恐吳病,被吳軍一衝極有可能做鳥獸散甚至發生踩踏事件,沒等吳軍殺來,自己先把自己踩死了。

所以寧桓想都沒想便帶頭向吳軍衝了過去,他要扛住吳軍的第一波猛攻,給身後匪軍以信心,如此才能利用兵力優勢將吳軍慢慢磨死。

但吳軍的首波進攻最為凶猛,靠他一個人是不可能扛住的,好在當日為對付潘璋,他從匪軍中挑選出兩千精銳組成了突擊隊,而且突擊隊始終被他牢牢掌控在手裡誰也沒給,現在正好派上用場。

麵對吳軍的進攻,寧桓率領突擊隊毫不猶豫的衝了上去,王樹也帶兵殺來,兩支大軍像兩頭發狂的野牛,很快便以能展現出的最快速度狠狠撞在一起。

寧桓率先與王樹撞上,掄起戰刀朝王樹當頭砍下,王樹也不甘示弱揮刀迎上,兩刀在半空全力互砍濺起連串火花,兩人也被刀上巨力震的同時後退。

他倆退了各自的將士卻沒有,突擊隊員在斥候教官的帶領下衝入吳軍陣中,與吳軍拚命互砍,砍的殘肢亂飛血花四濺。

寧桓無視戰場情況再次殺向王樹,與王樹連砍三刀之後王樹的兵器便不堪負重直接斷裂,刀刃飛出差點誤傷旁邊的吳軍。

王樹看著斷刀愣在原地,臉上滿是不可思議。

什麼情況,這人拿的什麼神兵利器,怎麼三刀就把老子的兵器給砍報廢了?

王樹失神了寧桓卻沒有,見他發愣果斷前衝,一記窩心腳將其踹飛厲聲喊道:“綁了。”

身後親兵迅速衝上,很快便在王樹身上疊起了羅漢,壓的王樹喘氣都難。

寧桓卻殺向另一名吳軍並再次吼道:“對麵吳軍,你們的統領都被俘了還不投降嗎?”

正在激戰的吳軍連忙扭頭查看,見王樹被俘頓時慌了手腳,發愣的躊躇的轉身逃跑的,幾乎瞬間便將自家陣型衝散亂成一團,隨後其他兩翼的匪軍如期壓上,將數百吳軍團團包圍。

但吳軍也有自己的傲氣,寧死不降匪軍,調整心神再次拚命,大有重新聚攏強行突圍的架勢。

寧桓略一思忖便明白了問題所在,連忙改口道:“吳軍兄弟們,我是關興將軍麾下,斥候營營長寧桓,我家關將軍可是你們吳侯的女婿。”

這話有效。

已被拉起並五花大綁的王樹見此連忙吼道:“二當家寧桓,你果然是關興派往匪軍的奸細,兄弟們投降吧,降了關將軍不丟人。”

他在明知不敵的情況下主動向寧桓發起進攻便算是為孫權儘了忠,現在被包圍了,自然沒必要讓兄弟們再做無謂的掙紮了。

吳軍聞言果斷投降,匪軍卻提出了質疑,有人盯著寧桓語氣不善的打量道:“二當家,你是漢軍的人?”

寧桓既然選擇了表明身份就不怕被質疑,聞言說道:“先去救四方家,這事回頭再跟你們解釋。”

說完留下三名斥候教官帶著數百匪軍看守吳軍俘虜,自己則親率其餘大軍押著王樹趕往官道支援畢逵。

匪軍聽到要救四當家自然也沒了異議,紛紛跟了上去。

與此同時,官道旁邊。

在留讚目不轉睛的注視中,畢逵率軍終於進入視線。

匪軍四當家畢逵是個妥妥的莽夫,行軍也跟土匪打群架似的隨心所欲的衝,陣型亂的留讚瞬間就找到了好幾個破綻。

畢逵跟急著投胎似的撒歡狂奔,留讚盯著他的陣型臉色凝重,正琢磨著何時進攻,無意掃視時猛的發現一隊匪軍斥候突然冒出,正從自己左後方發狂似的往畢逵那邊跑,邊跑還邊喊著什麼。

留讚略一思忖便明白這是寧桓派給畢逵的信使,可能要向畢逵傳遞新的命令,因此顧不得多想立刻起身道:“兄弟們跟我衝,滅掉眼前這支山越匪軍。”

說完鑽出埋伏之地率先向畢逵衝去,其他吳軍也鑽出藏身的稻田跟在留讚身後殺向畢逵。

正在狂奔的畢逵隱約聽到有人喊他,本能扭頭發現數名匪軍從寧桓那邊朝自己跑來,意識到什麼正要命令大軍止步等候,誰料話沒出口就看見前方稻田中突然冒出無數吳軍,在一名中年將領的帶領下嗷嗷叫著朝自己撲來。

“臥槽……”畢逵愕然爆粗,失神刹那果斷揮刀吼道:“兄弟們跟我衝,滅了眼前的吳軍。”

說完脫離隊伍率先衝了上去,身後匪軍受他刺激,跟羊群出欄似的毫無章法的跟隨衝鋒。

正朝他奔跑的寧桓信使見此急道:“彆衝彆衝,穩住啊,你衝啥啊。”

帶隊信使也是一名斥候教官,跟呂蒙參加過多次大戰並上過關興的培訓班,一眼就看出來畢逵是在找死。

吳軍雖也是衝鋒,但在衝鋒過程中自覺列陣,很快便組成了進攻陣型,反觀畢逵,真是放羊似的亂衝,這樣撞上畢逵連三個回合都堅持不下來。

所以帶隊信使急的額頭冒泡瘋狂大喊,希望畢逵聽見,迅速止步組建防禦陣型,然後邊打邊撤為寧桓救援爭取時間。

可敵我雙方近萬人都在呐喊,他的喊聲被兩軍的喊殺聲淹沒,畢逵根本聽不見,這讓帶隊信使急的嘴角冒泡又悔的垂足頓胸,後悔自己怎麼不再快點。

其實這也不怪他,接到寧桓的命令他就撒腿往這邊奔了,但奈何雙方距離實在太遠,趕過來時畢逵跟吳軍已經很接近了,同時吳軍將領也夠果斷,見信使衝來立刻出擊,根本不給信使傳令的機會。

兩支大軍沿著官道相互衝鋒,衝到一百五十米以內時留讚果斷舉弓拉弦,身後弓箭手有樣學樣,在奔跑途中挽弓搭箭,然後對準天空幾乎同時鬆手,數千箭矢立刻飛上天空,劃出優美的拋物線向畢逵匪軍迎頭打去。

射出箭矢的吳軍看都沒看便扔掉弓箭繼續衝鋒,準備在箭矢落地的同時殺到匪軍麵前,此舉多少有點後世熱武器戰爭中步炮協同的味道,彆說匪軍,就算漢軍來了也未必扛得住。

果不其然,畢逵匪軍瞬間就被打懵。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