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農業狂魔 > 第426章 協商、西南

第426章 協商、西南(1 / 1)

推荐阅读:

京城,ad專項研究小組。

占據整麵牆壁的超大型會議屏,正在直播三元農業與波斯訪問團的雙邊會談。

老任和眾多上級並排坐在下方,或記錄筆記,或竊竊私語。

餘陽給波斯的條件,可謂豐厚至極。

這就好比,你家裡有10座礦脈,可以開采200年。

你現在拿出1座交給餘三元開采10年,在這十年間,你無需考慮糧食問題。

如果你再拿出1座交給餘三元開采10年,在這十年間,你無需考慮武備問題,更無需擔心被侵略。

甚至你膽子足夠大,可以解除現有武備,把防務全權交給餘三元,然後在第九年找餘三元要足武備,實現防務獨立。

這是條件嗎?

這完全就是在扶貧啊!

尤其對現在的波斯而言,隻要兌現承諾,彆說10%的礦產,哪怕100%的礦產開采10年也值。

至少上級這樣認為。

“糧食10%,武備10%,加起來才20···有點少。”

“是啊,短短10年能乾啥,2年修路,3年建廠,如果遇到特殊情況還要停工,這滿打滿算也就開采4年。”

“虧大了!”

“餘小子還是太年輕。”

上級們唉聲歎氣,心裡卻樂的找不著北。

····

國際會議中心。

三元農業與波斯訪問團的首次會談,是為了達成合作意向。

波斯提出需求,餘陽開出條件,波斯點頭同意,雙方皆大歡喜,波斯也沒再討價還價。

第二天,農曆初三。

雙方分彆派出商務代表,針對合作細節進行協商。

比如波斯擁有5200萬公頃的耕地,占總麵積30%,已種植1800萬公頃,糧食自給率約90%。

但這並不代表波斯90的人可以吃飽。

因為波斯農作物比較單一。

主要產出小麥、大麥、稻米、棉花、少許豆類。

波斯若想實現糧食多樣化,必須出口一部分,再進口一部分。

現在三元農業承攬波斯糧食供應,波斯若想實現利益最大化,完全可以把自產糧食全部賣掉,再找三元農業索要內部所需。

畢竟你承包了我的‘糧食供應’。

那麼換個思路。

如果波斯不賣自產糧食,三元農業是不是要根據這些資產糧食的價值,給波斯農戶發錢?

然後額外提供90自給率之外的10,讓波斯所有人吃飽?

餘陽對此沒有拒絕。

所以三元農業每年大約需要給波斯支付270億美刀。

這令訪問團的波斯高層喜出望外。

但餘陽有明確表示,我是世界糧食,我沒給彆人付過錢。

最終商議結果就變成了:三元農業參考波斯過去五年的糧食平均年產量,以每年2%增長率,預估未來十年年產量。

然後波斯全麵采用三係種子,實際年產出量減去預估的每年產出量,多出來的屬於三元農業。

減去的那部分,一部分出口給三元農業,換取雙倍其它糧食。一部分內部消耗,三元農業再用食用油、冷鮮肉食等等,抵消三元農業應該支付的錢。

聽起來有些繞,簡單講,就是波斯用單一的自產糧食,從三元農業換來兩倍價值的其它糧食、食用油、冷鮮肉等等。

最終,波斯實現糧食多樣化,三元農業無需支付一分錢。

基於此。

雖然三元農業承攬了波斯糧食供應,等於波斯內部的所有人,可以白吃白喝。

但波斯高層,肯定不會把糧食免費發放給內部所有人,或者說,波斯人依舊要花錢購買三元農業提供的免費糧食。

而負責銷售糧食的依舊是三元農業。

那麼,三元農業把糧食賣給波斯人,拿到的波斯貨幣裡亞爾,受雙方簽署的‘無償供應糧食條款’,就需要把這些力亞爾,無償移交給波斯官方。

然而波斯想要美刀,三元農業也不想要廢紙···

所以三元農業拿裡亞爾,租賃波斯礦產,再按照彙率,支付給波斯官方一筆美刀。

也所以,波斯租賃給三元農業的礦產總量,由20%,上漲到23%。

聽起來依舊有點繞,簡單講,等於三元農業用一筆美刀,從波斯額外租賃了‘礦產總量3%的十年開采權’。

隻是經濟上不是這麼算,合作內容也不是這樣寫。

如果直接租賃,波斯更不會同意。

因為裡亞爾與美刀的彙率十分離譜,三元農業給的美刀很少,相當於租賃價格十分便宜。

但繞上一圈,波斯就同意了,還偷著樂。

畢竟這些美刀,進了他們的腰包,不是進了波斯的國庫。

三天後。

大年初五,雙方繼續協商。

內容涉及機械電子、高新電子、信息技術。

由於三元農業隻承攬波斯的糧食和武備。

在這些領域相對落後的波斯,若想獲得三係高新科技支持,必然需要繼續租賃自身礦產。

而機械電子包括工業製造、機械加工、lc控製、上位機係統等等,

高新電子包括三係電子管、電子電路、射頻芯片等等,

信息技術包括通信網絡、程序設計、各類應用、三係ai。

這些東西,就連北美、冰熊、琺囯、英格蘭都為之眼饞,整體價值肯定不是糧食能夠與之相比。

餘陽十分保守的索要波斯礦產總量40的十年開采權。

借助直播旁聽的上級,齊刷刷倒吸一口涼氣。

現場的波斯高層,更是嚇得臉都綠了。

這就導致,第三階段的協商陷入僵持。

不過,這並不影響前兩個階段的合作。

雙方商務團體簽署合作協議之後,三係種子、三係食品、三係冷鮮肉、三係武備,源源不斷的送往艾娜克。

到了那邊,再途徑土庫曼,送進波斯。

同時。

三元農業抽調閒置的阿穆爾農墾軍團,派往波斯勘探、測繪、選礦、建廠、修路、對接艾娜克重載鐵路。

又是兩天後。

大年初七。

經過兩天動員,阿穆爾農墾軍團在泰萊工業片區舉辦誓師大會。

隨後,06萬安保、5萬技術人員、19萬勞力、2萬後勤(文員、行政、做飯、洗衣、醫療等等),身穿各式工裝,背負行囊,踏上西去的列車。

巨大動靜,頓時引發聯邦資本的警覺。

很快。

三元農業與波斯簽署的前兩個協議,被波斯親近北美的溫和派泄露。

相關內容,令聯邦資本又驚又怒。

驚的是,被困在亞太地區的三元農業,拿到了新的資源區,猶如完成續命。

怒的是,餘三元越來越不給麵子,竟然明目張膽的援助波斯,還打算把波斯與石油囯捆綁,令雙方共享和平世界。

小布當天簽署改造阿拉世界的‘大中東民主計劃’,意圖借助意識形態輸出,顛覆波斯政權,改變西亞格局。

可惜餘陽給的太多了。

主導波斯的保守派,麵對即將到手的美刀和武備,已經瞪著猩紅雙眼,悄悄拿出屠刀聖誠旅,對準了親近北美的溫和派。

初八淩晨。

一場暴風雨席卷波斯···

等到天亮。

保守派的官員,紛紛通過電視台,宣布各個地區的糧食降價、食品供應價格下調、薪資待遇上升、食品種類上升、電子電器即將上市的消息。

一時間,保守派支持率突破曆史新高。

··

“其實單純的底層人,想要的就是這麼簡單,吃飽,睡暖,過得越來越舒坦。”

餘陽把第三階段高新技術談判,全權交給智囊團處理,與即將調任藏地做負責人的老董,行走在十裡營主乾道上。

老董的資曆和履曆,肯定沒得說。

泰市副總管→十裡營起飛。

東山發改負責人→東山45家大型官企起飛,三元農業躍居世界第五大糧商,確保了東方糧食和貨幣安全。

吉省副大總管→梅河口開發區起飛,遠東貿易公司近乎壟斷亞太資源交易,並打開了倭棒貿易大門。

現在上級不願讓其進京,那就隻能丟的越遠越好。

南疆、北疆,或藏地。

參考三元農業新一輪部署,也就是重點發展西南地區,把老董放在藏地,既有利於發展那邊,又可以借助三係安保確保邊疆安全。

這是老任、紀律負責人、空部猛虎等等,共同提議和支持的結果。

但老董並不願意去。

“我的根在這裡,這裡發展成今天這般模樣,比我夢中更令我滿足···接下來,我隻想找個地方,靜靜的品位這一切。”

沒錯,老董已經萌生退意。

或者說,他至始至終都沒有多大野心。

隻想通過泰市,證明自己。

現在已經證明,如果繼續下去,老董非常明白,自己會成為某人的傀儡,更甚至···想都不敢想。

而對於餘陽。

老董比誰都了解。

這不是一個年輕人,這是一個心智遠超他的老謀深算者。

否則哪來的三元農業,三元農業又怎麼可能在國際混的如魚得水?

餘陽微微一笑,“說出來您可能不信,其實我也沒多大野心,我隻是想令東方再次偉大。”

老董止步,本想說些什麼,最終閉口不言。

因為餘陽以前說的是‘讓’,現在是‘令’。

一字之差,謬之千裡。

由此可見,這小子要做什麼。

餘陽沒察覺自己的用詞在現如今地位襯托下,令老董細思極恐,繼續道:

“董哥,我們不能把目光停留在當下,還要看的更遠。”

說著,其站在高速十字路口,遠眺奔流不息的車輛,“汽車前行需要消耗燃油,集體發展需要資源。”

“現在三元農業被困在亞太,向東走不通,向南懟不過聯邦航母打擊群,向北又有冰熊攔路,我們隻能向西。”

“西邊有高原,可以種植青稞、大麥、棉花,可以產出食品、酒類、紡織品、武備。”

“再往西,有礦產、石油、天然氣,可以提高集體的生活水平,可以幫集體增強工業能力。”

“繼續往西,有歐洲市場,可以消化掉集體剩餘產能,換來更多資源。”

“而現在集體擁有的一切,在我心目中並不是最好的,至少汽車沒有普及,高鐵沒有通到縣城,人們平均學曆沒有達到高中,廠內認知也沒用上升到‘集體層次’···”

“所以我們還有很長很長的路要走,還需要消耗很多很多的資源。”

“西南地區就是下一站。”

老董點支煙,同樣趴在護欄上,“我有的選嗎?”

“沒有,你得上,哪怕是塊爛泥,我也把你扶上牆···”

餘陽眼看自己要被揍,連忙改口,“更何況你是我董哥。”

“我想知道,西南之後呢?”

“自然是西北。”

“再之後呢?”

“東北。”

“再再之後呢?”

“月球。”

“···”

“你到底去不去?除夕下午,老餘還跟跟我說,董建打算引進高原豬苗。”

“管他屁事,即便老子去了西南,也不會給他半點好處。”

老董對董建確實不咋樣。

385路段,董建背鍋,若非高速十字路口掩蓋了橋洞子,並且有利於十裡營發展,上級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董建十有八九蹲進去。

泰市官企改革,失業人員無法安排,煉油廠、老棉廠沒人要,老董把破爛丟給董建養豬,再利用董建的養豬場找銀行貸款,然後把錢發給失業人員。

這就導致,董建和老餘養了三年豬,才結清銀行債務。

若非沒有三係豬苗,董建想翻身都難。

試問,有幾個老子這麼對待兒子?

·

高速風大。

點燃的煙卷很快著完。

餘陽摸摸口袋,拿出除夕下午找堂弟借來沒抽完的半包一支筆香煙,從中抽出一支給老董點上。

老董看看煙的牌子,“再怎麼說,你也是三元農業的大當家,怎能抽這十塊錢的東西?”

“集體中的煙民都還沒升檔,我哪能先行?”

老董深吸一口煙,緩緩吐出,“那邊亂的很,許多問題也不是一個人就能解決,湊巧十裡營上一任班底出來了,去年以街道辦辦公室名義,乾的也非常不錯,我帶他們過去。”

“這事我說了不算。”

“草,以前我在泰市,既當爹又當媽,現在爬這麼高,還是既當爹又當媽,我豈不是白爬了?”

餘陽眼看老董鬆口,當即攬住對方,“走走走,桑拿城一條龍。”

“不了,隨便走走也挺好。”

“那我們走哪算哪,晚上整兩盅。”

“必須整。”

爺倆走下高速十字路口,沿著220米寬的十裡長街,一路向東。

路過十裡商城所在的南北大街。

十裡商城正在舉辦‘換季去庫存’活動。

去年未消耗掉的各種冬裝、夏裝、四件套、鞋帽襪子、日用百貨,猶如雜物一般堆積在街道兩側。

數不清的廠外來客,或拉著小推車,或拎著大號蛇皮袋,或直接用繩捆紮,一邊快速挑選,一邊用廠外身份卡登記付款。

也有許多人,看著身份卡上‘為避免部分人投機倒把,該物質限購5份,你已超額’的提醒,長籲短歎。

老董看看鴕鳥絨羽絨服的價格,以及四件套、鞋帽的價格,跟一個已經超額,蹲在路邊等待老婆孩子挑選的漢子,閒聊道:“我看這些東西的價格,跟超市售賣的三係企業同款,幾乎一模一樣,甚至沒有折扣,也沒有售後,你們為何搶購這東西?”

“哎,你這就不懂了,三係企業是公司,賣東西是為了賺錢,它們生產商品,需要考慮成本,成本關乎用料、做工。十裡商城屬於集體,生產的東西不叫商品,也不叫產品,叫生活物資,是為了供應給集體,所以在生產過程中,不考慮成本,隻考慮集體用起來舒不舒適,如果集體中有人抱怨質量差,從供料到生產都要問責···”

漢子拿起一條羊絨褲,撚著褲腿繼續道:“瞧瞧這質感,這料子,這針腳做工,比同款好的沒邊,甚至比sy都高檔,知不知道sy一條羊絨褲多少錢?2800!這條多少錢?180!”

“並且廠內的東西,是出了名的耐用,不說家用電器,就我三年前撿漏搶購的白襯衫,穿到現在都不發黃,並且洗完不用熨鬥,依舊平平整整,你去哪買這樣的東西?根本買不著。”

“老兄,趕緊去,再晚可就搶不到嘍。”

漢子說完,眼看老婆孩子也超額,開心的迎向倆人,隨手揉揉兒子的頭,“走,今天爸爸帶你去四舅姥爺家串門,蹭點集體大食堂的飯菜。”

其老婆不情願道:“一年去一趟就好,去多了人家也煩。”

“你這就不懂了,我四舅孤苦伶仃一個人,以前咱窮,還隔三差五的去一趟,幫忙做做飯,現在他在集體,好吃好喝什麼都不愁,如果咱們不去了,他反而希望回到之前···所以說集體最大的問題,是心理。”

“···”

“況且,趁著我四舅還在,咱得為孩子考慮考慮,你我加入不了集體,孩子肯定要加,怎麼加?隻能靠四舅···”

一家三口漸漸走遠。

老董看向餘陽,“對這種現象,廠內怎麼解決?”

“肯定是順其自然。”

餘陽微微一笑,“古語雲,一人得道雞犬升天,他四舅就是那個得道者,維護好關係,未來肯定利好自己兒子。”

“你就不怕尾大不掉,積攢出官企曾經麵對的‘包袱’?”

“不一樣,集體不養閒人。”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