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農業狂魔 > 第383章 微微後仰的大當家

第383章 微微後仰的大當家(1 / 1)

推荐阅读:

dara(北美高級研究計劃局)。

老布、老史密斯、小布、nsa負責人、北美三大矩陣項目的負責人、貝萊德與先鋒領航的六名高級顧問、北美高新技術企業的十多名科研人員,圍坐在一起。

遠處牆壁上的超大型會議屏,正在播放五一黃金周期間,聯邦資本眾多情報係統彙總的三係ai。

首先是人們知道的農業30。

左邊屏幕顯示‘冬麥’種子的特性,比如每畝種植量、適合哪種土壤、適合什麼樣的氣候溫度,喜歡什麼樣的土壤濕度···

右邊屏幕顯示一塊10米x10米的土地,然後用‘電子圍欄’切割成10個小方格,並植入綜合感應芯片(假的,其實是基地實驗田),然後得出一係列數據,比如土壤酸堿度、土壤濕度、空氣質量、空氣濕度···

隨後屏幕二合一,把冬麥的種子,以最佳種植量,播種到10米x10米的土地中,並在接下來的成長過程中,通過灌溉、噴灌、施肥等方式,令整個環境維持到小麥成熟。

等收割之後,這套係統會給出種植成本,包括‘農業大模型小麥模型冬麥專用模型’的費用均攤、播種費用、灌溉費用、施肥費用、收割費用等等,然後計算整體功耗。

雖然小麥模型的費用,令整體種植成本上升520,但功耗,也就是水電、肥料的使用量,卻下降了75。

那麼,參考摩爾定律,‘農業大模型’的成本,肯定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低,甚至十年後,可以忽略不計。

這樣一來,種植業的功耗下降,農作物的成本也就會下降。

同時,節省下來的水電等資源,可以應用在其它領域。

這是一個非常可怕的事情。

就像三元農業不注重的‘芯片功耗’。

你以為降低芯片功耗,隻是為了讓電腦或手機更省電?

其實不是。

假設a城市擁有500萬居民,人人都有一台筆記本電腦。

一台筆記本電腦每天消耗1度電,如果不計算工廠、商業、居民用電,這座城市每天要消耗500萬度電。

而一座裝機量為300w的中型發電廠,滿負荷運載一天,也隻不過提供720萬度電。

如果功耗提升50,筆記本電腦每天消耗500萬x150,約750萬度電,該城市供電危機,電價上漲,城市居民生活水平下降。

如果功耗下降50,筆記本電腦每天消耗500萬x50,約250萬度電,該城市發電量溢出,可以推動工業發展、商業發展等等,令城市居民的生活更富裕。

再就是,功耗影響設備的發熱量,設備若想散熱,必須額外安裝散熱裝置,往小了講,顯卡需要風扇,往大了講,機房需要空調,這會產生更大的功耗。

功耗越大,資源消耗速度越快,等資源消耗殆儘,這座城市就會消亡。

如果置換到國家,亦是如此。

所以功耗非常非常重要。

也所以,雖然聯邦資本對於三元農業的電子管技術不屑一顧、處處鄙視,卻對農業30評價極高,否則不會你砸1000億美刀,我砸2000億美刀,寧願給餘三元送錢,也要投資這個項目。

接著。

會議屏把農業30的機製,置換到工業、商業、社會等領域。

在工業領域,資源得到更詳細統籌,生產任務得到更細致劃分,生產成本獲得進一步下降。

在商業領域,人力得到更詳細統籌,勞動過程得到更嚴密監管,彆說借用上廁所摸魚,哪怕你離開‘電子圍欄’001秒,係統都會給予反饋,讓老板知道。

在交通領域,車流控製更加合理,旅客身份更加明細,任何有可能發生的危險因素,都會呈現給ai,並提前進行預警。

在社會領域,城市居民健康、城市居民收入、城市居民失業率、外來人員安置、流動人口安全係數···

在醫療領域···

在教育領域···

總之,在農業30機製的幫助下,或者說,在ai的作用下,整座城市化作一台高精密運轉的機器。

雖然花了更多錢,但功耗下降到極致,也令整體發達係數上升到令人仰望的程度。

“所以北美必須跟著搞ai。”

“除非可以破壞掉三元農業擁有的一切。”

“否則二十年後···老布先生見了餘三元,或許要站起來敬酒,當然,您能不能活到那個時候,還是個未知數。”

dara(北美高級研究計劃局)的負責人,半開玩笑道。

老布聞言,臉色一黑。

老史密斯頓時樂出聲。

然而想到要搞ai,老史密斯又一臉肉痛。

因為最近再次加大投資的顯卡矩陣,隻是相當於大數據的‘存儲器’,又叫數據庫。

若想應用數據,還要結合算法,研發‘大模型’,訓練大模型,實驗大模型。

在北美社會體係中,民眾對北美政府並沒有多少信任度。

尤其餘三元曝光科技企業生產的硬件,以及科技企業研發的軟件中,全都存在後門。

甚至曝出nsa負責人撅著漢堡一樣的大屁股,監聽全球···

現在不止北美群眾,就連歐洲消費者,都對北美電子產品產生高度警惕。

否則三係電子產品不會在歐洲熱賣。

當然,北美也通過新聞媒體,列舉農業30的機製,告知消費者們,三元農業正在偷偷采集用戶個人信息。

因此發生了‘北美製裁三元農業’的事件。

但三係電子產品以服務為主,並利用客戶的‘剛需’,進行銷售。

比如三係身份卡。

你想進入十裡營旅遊,必須用它才可以進入廠區,才可以旅遊帶貨,才可以投資轉口貿易區,才可以利用三係產品在歐洲賺大錢。

這個時候,你還在意什麼‘采集用戶個人信息’嗎?

又比如‘移動上網卡’。

北美製裁三元農業,嚴禁電子企業內置該設備,導致移動上網卡熱賣。

作為商務人士,若想在時速超過45kh的載具中,實現上網需求,就必須用到移動上網卡。

所以三係電子產品的用戶,並不在乎什麼個人信息。

況且新泰數據中心推出的‘雲端數據加密服務’,時至如今已經運營兩年多,期間安全保障100,也就令商務群體更加信任三元農業。

包括北美此次攻打伊拉氪的作戰計劃,也存儲在三元雲端。

當然,此舉是為了惡心餘三元。

如果作戰計劃泄漏,說明新泰數據中心不行。

如果餘三元搞鬼,說明新泰數據中心內部泄密,對客戶不忠。

dara(北美高級研究計劃局)眼看現場沉默,繼續道:

“商業類大數據、大模型和ai,可以拿倭島、南棒子進行研發和試驗,在那邊采集數據,而軍事領域的大模型和ai,可以基於我方現有的各類作戰係統,把大兵作為數據采集對象。”

小布點點頭,“很不錯的建議。”

老布否定道:“雖然有了目標,但大模型種類繁多,並且我們需要大量資金,這需要各界資本一同參與進來,然而那群吝嗇的資本家,寧願把錢花在女人身上,也不會投資我們這個項目,如果非要讓他們掏錢,也就是增加稅費等等,反而會被他們認為,我們又在撈錢。”

老史密斯微微一笑,“事關我們未來,如果他們不同意,那就讓他們去死。”

老布沒想到老對手竟然有如此果斷的一麵,詫異的扭過頭,很想問,你是軍工複合體,還是我是軍工複合體?

老史密斯有大衛加盟,有錢有武備,很想趁機乾掉一批資本家,壯大北美猶資對北美資本的掌控力,但話不能說出來,“我不想二十年後,站起來給餘三元敬酒。”

這話說老布心坎裡了,“那就這麼辦。”

於是。

五一黃金周的最後一天,北美獨立於摩根、貝萊德、先鋒領航、道富環球、富達投資、黑石集團等資本巨頭之外的資本高層,先後出現意外。

有的坐了杜邦的土飛機。

有的突發車禍死亡。

有的溺死在浴缸。

有的背中數槍···

同時,倭島眾多科技企業、工業企業、醫療企業的高管,或背後投資者,先後奔赴北美參加各種派對會議。

而聯邦資本自身,也以‘發展石材產業’作為煙霧彈,組建了‘北美石聯科技’。

主營工業互聯網和電子商務,旨在全球石材領域,推動傳統石材產業的數字化轉型。

類彆:永不上市。

同一天,石材b2b網站開通(網銷)。

三日內,業務遍布全球,並計劃在多個國家設立辦事處。

一周後,‘算法大模型’的研發、訓練、試驗等項目,在該公司,以及倭島和南棒子的眾多公司,先後展開。

···

5月12號。

肥市北郊,國際會議中心。

三元農業董事長辦公室。

科學院、工程院的領導們,放棄引進‘彈幕反導係統’之後,盯上三係電子管。

雖然餘陽一再表示,這個技術暫時無法拿出來,但領導們卻非常上心。

在過去的一周裡,幾乎天天到訪。

並且每次都是正式會麵。

包括今天。

雙方見麵後,互相落座。

領導們身後圍坐著眾多記錄員、隨行秘書、東方電台的記者。

餘陽為了表示重視,再次招來書記員、文工團記者、廠務秘書、智囊團負責人李昌年。

對於兩院領導的持之以恒,餘陽跟智囊團商議之後,有了些許猜測。

電子管是電子設備的基本構成,也是最主要的邏輯單元。

而母星的許多科技,自誕生到現在,近百年時間中,並沒有大規模迭代。

即便技術原理發展的大變樣,但‘用途沒變’。

就像‘無線信號’,無論雷達、無線電、通信網,還是藍牙、wifi,亦或者紫外線、紅外線、x射線、可見光,它們都屬於電磁波。

如果你搞一台發射電磁波的裝置,隻要對準頻段,就可以乾擾他們。

所以e的高能電磁波,可以斷絕一切無線信號。

除非出現量子通信。

又像核能。

無論第一代核電技術,還是第二代、第三代,亦或者航母核動力、目前人類尚未掌握的核聚變,其實都是燒水,然後用鍋爐的蒸汽原理產能動力。

如果你可以控製核反應堆的輻射量,讓它穩定,且不浪費能量的持續燒鍋爐,那你肯定是熱核領域的第一人。

除非出現反物質、真空零點能。

現實世界沒有那麼多‘除非’,目前人類依舊要沿用最初的科技產物,然後不停的優化它們、替代它們,進行同樣事情。

比如真空電子管。

在軍工領域,八九十年前,人們利用真空電子管的‘熱電子發射’作為信號放大器,以及利用真空電子管的電場調製降低噪音,然後組裝成‘信號收發裝置電台’。

現如今,雖然人類先後用晶體管和集成電路,替代了電子管,但依舊需要‘收發信號’,因此有了射頻芯片。

然後應用於雷達、無線廣播、無線電視台、衛星及地麵接收站、手機、筆記本電腦···

替代電子管的原因,無非是電子管笨拙、體積大。

如果利用新型材料,改進電子管,令其變得小巧,甚至變成納米級,電子管自然可以反過來,替代射頻芯片。

所以三係電子管,除了可以研發大國重器真空電子束切割機、醫用x射線治療機、新型核磁共振儀、環杆行波管雷達,還可以當作射頻芯片。

射頻芯片的性能,關乎無線信號的穩定性、保真性、抗乾擾性、輸送準確性···

射頻芯片好不好,關乎一個國家的通信安全、軍部戰鬥力。

然而東方目前至少99%的射頻芯片需要進口,包括軍工。

因為東方目前造不出射頻芯片。

當然,白熾燈的原理類似真空電子管,造出白熾燈,肯定可以造出真空電子管。

這裡不是說東方連白熾燈都造不出來,也不是說造不出真空電子管。

而是說東方造不出跟得上時代的射頻芯片。

這涉及功耗的問題。

也與電力、煤炭、核能、電費、民生等問題掛鉤。

比較複雜(可以回顧前半章,不再重複功耗重不重要)。

基於此,再看看另一個問題。

東方通信運營商,目前分為三大公司,電信、網通、移動。

其中電信和網通,沒有移動牌照,不能發展‘移動手機業務’。

所以有了‘作為固定電話補充’,從倭島引進的小靈通。

不能發展移動手機業務的根本原因,便是‘射頻芯片’和相關的無線通信技術。

畢竟這關乎己方的通信安全。

再後來,電信從高通獲得了cda運營權,移動基於cda研發了tdscda,網通合並出來的聯通搞出了wcda,三者也就取代了小靈通。

所以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移動和聯通的移動業務得到全麵發展,電信反而發展緩慢。

也所以,兩院的領導們,其實是為了三大通信運營商。

餘陽不打算再在這個問題上拖延,微微後仰。

“領導,射頻芯片可以給,但技術免談,並且芯片引進費用,咱們得認真算一算。”

“當然,它們也可以使用高通的技術,隻是到時候,三元農業肯定會把它們當做競爭對手,而不是像現在這般和平共處。”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