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農業狂魔 > 第134章 滄海桑田、找人貸款

第134章 滄海桑田、找人貸款(1 / 1)

推荐阅读:

最新網址:忙於賺錢的人們,並沒有誰願意停下手中的活計,靜下心來好好欣賞沿途的風景。

即便偶爾乘坐火車,置身窗邊遙望遠方的天空和大地,腦海裡思索的也是一些不相乾的事。

而現在。

你無需靜下心,也無需認真觀察。

隻需一個恍惚,眼前的世界就會讓你感受到與以往的不同。

它清晰透徹,像似了去掉不存在的濾鏡,讓一切變得細微、精致,卻又充滿真實感。

它的天空,風卷殘雲,白與藍交織出一個巨大旋渦,映著稍晚的朝陽,東側邊緣摻雜著淡紅淡金,西側邊緣摻雜著淡灰淡粉,然後糅合出淡紫淡橙,最終投射下萬丈光芒。

它的大地,蒼茫且蔥翠,但伴隨天空的風雲變幻,以及輪轉的萬丈光芒,廣袤的土地時而像草原,時而像沙漠,時而像大海……

在這一刹那,時間仿佛停滯,又仿佛飛快流逝。

菲利普斯並不是第一個發現大自然魅力的人。

此時此刻,385路段上稀疏的車流,竟然停滿了高速觸目可及之處。

數不清的人們,站在路邊,或目瞪口呆,或悵然若失,或昂首望天,或自我感動的淚流滿麵……

餘陽來到高速十字路口的時候,看到的便是這幅景象。

旋即同樣被遠方的色彩,深深吸引。

時值4月中旬,實驗田的大豆,已經長到膝蓋處,普通耕地的大豆,也長出綠葉。

正常講,除了廣闊,似乎沒什麼好看的。

但你能用肉眼,看到1000米外的綠植嗎?

在這裡,你不僅能看到,還可以看到5000米外的樹木。

並且遠方的大地,絲毫沒有受到地球的曲率影響,整個場地就像一座超級沙盤,完整的呈現在眼前。

然後風雲交織,光影輪換,一切事物仿佛過眼雲煙。

‘這是滄海桑田?’

餘陽懂了。

應該是清晨的一場雨,再加上多雲轉晴的天氣狀況,觸發了奇觀效果……

思索中。

北邊的高速上,十裡營與佛陀廟的交界處,忽然出現一大群和尚。

得益於奇觀可以遠視的效果,餘陽甚至看到和尚群中有個枯瘦如柴的老和尚。

這似乎是佛陀廟的當代主持,據說已經121歲高齡。

然後餘陽便看到和尚們四散開來,分彆找到看風景的人們,開始弘揚佛法……

草!

餘陽掏出電話,聯係安保部,“常祿,你把他們給我有多遠,抬多遠!”

稍許。

數以千計的安保,猶如蝗蟲過境,或抱,或抬,或抗,卷走了數百名大和尚。

佛陀廟並不是小寺廟。

它的曆史,可以追溯到北周時期。

雖然知名度比不上周圍的金山寺、靈岩寺、興國寺、寶相寺等等,但槍打出頭鳥,正是因為不出名,它才會曆經各個王朝的戰亂,甚至曆經鬼子來了,始終沒有受到損失。

再就是,和尚們信奉浮屠祖師,而浮屠祖師卻以能打聞名於世。

因此和尚們手裡有槍,並在寺廟周圍挖了大量地道。

打得過就打,打不過就藏,藏起來再打……

否則在這三不管地帶,哪能存的下香火錢。

最重要的是,十裡八鄉打鬼子的時候,當代主持以‘浮屠祖師抵抗異族的記載’,說服全寺拿出黃金,並通過關係買來大量武備支持本地抗戰。

而接收這批武備的人員中,其中一個就是出身平東縣的萬老爺子。

這也是佛陀廟非傳統佛門寺廟,卻被官方認可的原因。

咱不給主持麵子,總要給萬老爺子麵子。

所以,餘陽頂多讓安保部把和尚們送回寺廟,不敢包機送往香江。

……

帶走和尚引發的騷亂,以及逐漸放晴的天空,令欣賞風景的人們回過神來。

有的尋找攜帶相機的人,希望照片洗出來之後,可以賣給自己一張。

有的打聽這裡是什麼地方,旋即又詢問為何高速有十字路口。

也有的圍觀正在作畫的菲利普斯……

可惜現場很快被安保圍了起來,然後設置路障引導車裡,並搭建簡易塑料棚,避免菲利普斯被打擾。

史密斯夫人雖然重視菲利普斯,但投資油墨顏料的事更重要,跟餘陽交談幾句,坐進虎頭奔繼續返程。

餘陽站在簡易塑料棚內,觀看菲利普斯作畫,除了感覺慢,並沒有其它收獲。

等到中午。

眼看菲利普斯一時半會畫不完,其抬頭瞧瞧沒什麼效果的滄海桑田,索性下了高速,回到磚窯辦公區,處理化工廠的投資方案。

稍許。

法醫的妹妹送來午餐。

一份肉末茄子,一份紅燒土豆,一份豬肉白菜燉粉條,兩個饅頭,一份鹹粥。

餘陽拿起筷子嘗了嘗,“奇怪,味道怎麼變了?”

“是不是沒以前好吃了。”

“對!”

“聽說這些食材,都是從外麵采購的。”

“為啥不用咱自家種的?”餘陽說著,撥打秘書組的內線電話。

後者回道:“咱家種的土豆,每斤售價,比市場上貴3毛,並且送到京城,供不應求,我們商議之後,認為把咱家種的土豆賣出去,再從外麵采購土豆回來,咱家就有了三倍土豆數量,這樣不僅可以降低大鍋飯支出,還能保住市場占有率。”

“我種這麼好吃的土豆,賣出去便宜彆人,卻苦了自己?”

“您是不當家,不知柴米油鹽貴啊。”

“嗯?”

“餘董,您知道公司的支出嗎?”

“還真沒算過。”

“截止4月中旬,十裡營、韓垓鄉、舊縣鄉、小清河周邊、肥市北部、泰市西郊,全部實現企業化,廠區人口達到27萬。

此外,平陽縣征地結束,如果把當地農戶算入廠區,不計算城鎮人口,將會新增55萬人。

總計82萬人,每日大鍋飯支出,人均5毛錢,這就是123萬。

我們旗下的三元農業、三元建設、三元建材,以及正在籌建的三元牛場、三元豆油、三元醫院、十裡營養老院、十裡營托管所等等,正式工達到了3萬人,合同工也高達15萬,人均薪資860元,每月支出1.6億。

再就是咱們工業區最重要的勞務派遣,也就是臨時招人卸貨、裝貨、處理其它雜物,彆看零零散散的不多,每月支出卻高達2億。

而建設類支出,不僅耗儘了濟水市投資的10億、董副總管拆借的11億,還耗儘了您賣狗的2000萬美刀,以及縣支行幫忙周轉的5億資金。

咱家的蔬菜、瓜果、火鍋、快餐,雖然賺錢,但遠遠跟不上消耗。”

餘陽早就知道這事,隻是沒想到自家管理層會勒緊褲腰帶過日子。

之所以資金告罄,主要是自家主營產業由蔬菜改為大豆。

而大豆產業需要時間,現在是投資和負收益階段。

不過,等800萬畝大豆上市,一切都會好轉,甚至大爆發。

豆油、豆製品、飼料、養殖、水產……

猶如激活了巨無霸產業鏈,神擋殺神,佛擋殺佛。

“無礙,今後蔬菜優先供應內部,讓員工們不僅吃得飽,還要吃得好。”

“可是咱家沒那麼多資金……”

“貸款啊,那麼多大型企業,再加上d的投資,我就不信沒有銀行放貸。”

“確實沒有。”

“嗯?”

餘陽微微一愣,旋即明白。

估計是空部大院的那頭猛虎,以及丸紅商社在搞鬼。

一個主導內部,一個主導外界。

國內銀行不敢放貸,國外銀行沒法放貸,兩頭封堵,自家也就拿不到貸款。

餘陽掛了電話,聯係老董,“沒錢了,想想辦法。”

緊接著便聽到老董的聲音從辦公室外麵傳來。

“差多少?”話音未落,人也走進辦公室。

“其實並不差,主要是d的投資款,需要一段時間才能到賬……先籌備20億,三個月還清。”

老董點點頭,拿起手機,撥打號碼。

稍許。

“你好,我是全民大會副主任劉先禮。”

“領導您好,我是董政。”

“哦?董政同誌你好。”

“領導,三元農業沒錢了,公司上上下下等著吃午飯,現在都一點了,依舊開不了鍋,已經有許多人開始鬨事,市裡壓不住了啊。”

“啊?這、這你得給省裡彙報。”

“我跟省裡溝通,哪還有您的事?”

“也是……”劉副主任說完,有些尷尬,“我的意思是,咱先自己解決,解決不了再找省裡嘛,哪能總是麻煩上級。”

“那您幫忙解決一下?”

“餘三元壓不住嗎?”

“您也知道,他正在跟d商議投資問題,根本忙不開,再說,吃飯的問題,是人能解決的嗎?如果能解決,曆史上哪來的那麼多農民起義。”

“董政同誌,不要把問題描述的那麼嚴重。”

“這裡可是有著數不清的先例啊,否則伱們為什麼拆分大泰?”

“……”

劉副主任沉默片刻,旋即靜音,似乎忙活去了。

片刻後。

“董政同誌,你需要多少?”

“50億。”

“這麼多?”

“您總不能讓這邊,吃了上頓,沒下頓吧?”

“草,你們平時吃啥,海參鮑魚嗎?”

“我找您是談論吃什麼嗎?您彆跟我揣著明白裝糊塗。”

“……”

劉副主任不再多言,放下電話,再次跑去忙活。

之前提交‘十裡營並入長清’的申請書,被大總管擱置,緊接著傳來十裡營街道辦成立,並獲得京城特批的消息,他就知道,自己鬥不過老董。

或者說,鬥不過把泰市總管發展成自己人的老董。

現在對方給個台階,還伸出橄欖枝……

劉副主任咬咬牙,動用了所有關係。

“你讓餘三元把d的投資協議複印出來,分彆傳給齊魯銀行、華夏銀行,再簽一個外彙進來後,暫存兩家銀行的約定書,那邊每家給25億貸款。”

“不夠啊。”

“董政,你以為我一個快退休的糟老頭子,有多大能量?”

“正是因為您沒什麼能量,我才找您啊,否則跟空部大院的那頭猛虎握手言和,我們能差錢?”

“你既然知道有猛虎攔路,那你也應該知道我繞過猛虎有多難。”

“您再想想辦法。”

“我想個錘子,就這些,愛要不要。”

劉副主任說完,直接掛了電話。

老董意猶未儘的放下手機,“50億,足夠了,或許還能修修路。”

“您這是把朋友搞得多多,把敵人搞得少少啊。”

“劉副主任算不上敵人,他隻是想上進,我啊,能走到今天,就是因為身邊都是上進的人,否則全是蛀蟲,卻沒有絲毫成績,我早就進去了。”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