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歸國華僑沈麒尋親(1 / 1)

推荐阅读:

終於等到了生意,賣貨的小夥連忙興奮地跑過去推銷:“同誌您好,咱們紅旗拌飯醬上過報紙的,在海城非常暢銷,這裡總共有六種口味,最受歡迎的是豬肉醬……這個玻璃瓶可以退的,隻要在火車上看到我這樣賣紅旗拌飯醬的售貨員,都可以找對方退瓶子,一個三毛錢,所以實際上一瓶辣椒醬隻需069元,很劃算的。”

年輕人伸出白皙的手拿了一瓶紅彤彤的辣椒醬端詳:“看起來好像還不錯,蒜蓉和豬肉的各來一瓶。”

說著,他衝旁邊的中年人抬了抬下巴。

中年人掏出兩塊五遞給了小夥,然後收到了兩瓶醬和兩分錢。

他將兩個玻璃瓶放在年輕人麵前:“沈先生,先嘗哪一個?”

“都嘗嘗。”年輕人說,“這幾天吃什麼都沒味,換個味道試試。”

中年人點頭,打開蓋子,又去將買的飯端了過來。

年輕人明顯跟一火車艱苦樸素的人明顯不同,他穿著時髦,臉上白淨,一雙手比姑娘家的還細嫩,白白的,一瞧就沒乾過粗活。

吃飯也很大方,中年人端過來兩個兩個飯盒,一個裡麵裝著肉絲麵,還有一個裡麵溜肉段,小青菜。

就這中年人似乎還覺得委屈了年輕人,說:“沈先生,火車上吃的有限,您將就吃點,明天下火車就好了。”

沈先生點點頭:“沒事,你們也去吃飯吧。”

何彬這才發現,他們這一行不止他們二人,左邊位置還有兩個人,穿得沒沈先生招搖,但身板結實,眼神銳利,一瞧就不是普通人。

何彬的心撲通撲通直跳,這人什麼來路,派頭這麼大?光隨身跟著的就三個人。

四歲的何懷秦還不懂這些,他咬住手指頭,眼巴巴地瞅著沈先生飯盒裡雪白的麵條,不停地流口水,隔著一張桌子都能聽到他不停咽口水的聲音。

沈先生拿起筷子,往前湊了湊,逗他:“想吃麵條啊?”

何懷秦點小腦袋:“想,麵條好吃。”

“叔叔分你點。”沈先生拉過他們父子剛吃完的空飯盒。

何彬窘極了,連忙婉拒:“不用了,這位同誌,小孩子不懂事,不用的……”

“沒事,剛來大陸我有點水土不服,沒什麼胃口,這麼多麵吃不完。牆上不是貼著嗎?‘珍惜糧食,浪費可恥’,讓小朋友幫幫我。”他微笑著說道,語氣平和溫雅,讓何彬想到了書中所說的那種溫潤公子。

何彬看著兒子渴望的小眼神,沒法拒絕,隻得訕訕地說:“謝謝!”

沈先生微笑:“不用客氣。”

除了麵條,他還分了一些肉和菜給何懷秦。

何懷秦看到肉兩隻小眼睛放光,抓住筷子不大熟練地去夾肉吃,小嘴吃得流油,兩邊腮幫子都鼓了起來。

沈先生本來對這油膩的飯菜沒什麼食欲,看他吃得這麼香,也來了一些胃口。

但他隻嘗了一口肥肉就差點吐出來,太膩了,還是吃口辣椒醬解解膩吧。

這蒜蓉辣椒醬是真不錯,蒜香濃鬱、辣味清新,還帶著點微微的酸甜味,很開胃。

“這個蒜蓉辣椒醬不錯,不是很辣,很開胃,小朋友要不要嘗嘗?”

何懷秦眼珠子盯著他飯盒裡沒動的肉,搖了搖頭,壓根兒就不看辣椒醬一眼。

沈先生笑了,問乘務員要了一雙乾淨的筷子,將沒吃過的肉都挑給了何懷秦。

何懷秦第一次吃到這麼多肉,忍不住咽了咽口水:“謝謝叔叔。”

“不客氣,吃吧。”沈先生也就著辣椒醬吃了半盒飯。

吃過飯,他掏出一張雪白的手帕擦了擦嘴,見對麵的何懷秦還在吃飯,便跟何彬隨意閒聊了起來:“你們這是去哪裡?”

何彬麵對他,不知為何有種自慚形穢的感覺,局促地說:“去寧安市,那是我老家,我在海城念大學,這次是回去探望父母的。”

他刻意點明了自己大學生的身份。

但沈先生似乎對大學生習以為常了,並不覺得多稀奇,都沒多看一眼何彬,扭頭問旁邊的中年人:“寧安市是什麼地方,跟咱們同路嗎?”

中年人點頭:“同路,江省下麵的一個小城市,在我們的下一站。”

何彬聽到這裡明白對方是去江省省城的,有些驚喜,又有些好奇地打量著沈先生,忍不住問道:“沈先生是從國外來的嗎?”

他發現了,另一邊那兩人說話的時候偶爾會蹦出兩個英語單詞,沈先生和那位中年人說話口音奇怪,偶爾會提到國外的地名。

沈先生微笑點頭:“對,我是美籍華人,這次回國是為了尋親。”

另一個目的是為了考察投資項目。

自從華夏敞開國門後,祖父就一直惦記著這事。

改革開放已有三四年,第一批進入華夏的外資發展迅猛,也很安全。

因此觀望一陣後,沈家派出了沈麒這個長孫回國打頭陣同時尋人。

“沈先生有親人在江省省城嗎?”何彬有些失望,怎麼就不是在寧安市呢?這樣他還可以幫這位來頭頗大的沈先生尋找親人。

如果能幫上忙,對方肯定不會虧待他,他也可以擺脫目前的困境了。

沈先生不欲多說,隻道:“是啊。”

何彬不是沒察覺對方的疏離,但好不容易碰到這麼個貴人,對懷秦又很熱心,他很想跟對方搭上關係,便儘量找話題:“這兩年回來尋親的不少,在海城我見過……沈先生您也一定能找到您的親人。”

沈先生笑了笑:“借你吉言。”

他心裡沒抱太大的希望。

半個月前,他就已經坐飛機抵達國內,先去了祖父的故鄉桐城,那邊隻找到幾個出了五服的遠親,並沒有祖母和姑姑的下落。

回國一趟不容易,在桐城碰了壁,沈麒決定去祖母的故鄉江省碰碰運氣。

隻是越了解國情,沈麒的心情越沉重。

他發現國內的情況跟米國那邊完全不一樣,過去三十年,成分決定一個人的一生,祖母和姑姑出身在大陸非常難熬,那十年很可能被波及了。

她們能不能挺過這三十年實在是很難說。

即便是挺過來了,但三十年過去了,國內很多地方都改了名字,發生了不小的變化,要在茫茫人海中尋找兩個長相未知,名字也可能改了的人,談何容易?

想到這趟旅行的不易,沈麒也沒了跟何彬閒聊的意思,站起身:“何同誌,我們回包廂了,再見。”

他們訂的是一個四人的軟臥包廂,在餐廳的另一頭。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