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玄幻魔法 > 重回七零,偷偷跟前夫他哥領了證 > 第193章 還沒開始已經想到了散夥

第193章 還沒開始已經想到了散夥(1 / 1)

推荐阅读:

從地圖上看,財大到紅旗公社的直線距離不到一百裡,若是在高速路、國道四通八達的三四十年後,這點距離也就一個小時左右的事。

可秦姝玉跟魏佳敏硬是耗了六七個小時才到。

周六下課,她們倆連飯都沒吃,將書讓付虹她們帶回宿舍,兩人就急匆匆地出了門先坐公交到汽車站,然後買了下午唯一一趟到寶澤縣的汽車票,再去吃了點東西,等到下午兩點,汽車終於開了。

坐了兩個小時的車,汽車停在寶澤縣汽車站。

從寶澤縣到紅旗公社,一天隻有一趟車,早上七點多途徑紅旗公社,下午一點從縣城出發兩三點經過紅旗公社,終點是另一個公社。

所以她們是趕不上這趟客車的,好在魏佳敏的丈夫已經趕了村裡的牛車在汽車站旁等著她們了。

魏佳敏的丈夫叫祝建明,比魏佳敏小兩歲,皮膚黝黑,個子高大,長著一張時下最受歡迎的國字臉,是個非常英俊的小夥。

他有些靦腆,魏佳敏介紹完秦姝玉後,他也隻是笑了笑就接過行李說了一句:“累了吧,車子在那裡。”

秦姝玉隨著魏佳敏坐到牛車上。

這會兒鄉下的公路都還是泥土路,凹凸不平的,時不時的還有個坑,因此哪怕牛車上墊了一層稻草,坐久了仍顛得屁股痛。

但這已經不錯了。

這時候的農村人進城,大多都隻能靠兩條腿,哪怕是幾十裡地也都用走的。

牛車速度不快,晃晃悠悠一個多小時總算到了祝家。

魏佳敏的公婆早前就從信裡知道兒媳婦要回來,還帶了個女同學上門做客,因此早早就準備了豐盛的飯菜。

一下牛車,秦姝玉就聞到了一股燉土雞的香味。

除了燉的雞湯,祝家還準備了好幾道菜,有肉有魚,非常豐盛。

秦姝玉都有點不好意思了,好在第一次上門,她也給帶了禮物,六尺棉布,一斤水果糖,不算特彆貴重也不算失禮。

打過招呼後,祝父就請秦姝玉喝茶,然後又說祝大伯今天去縣裡開會了,晚點過來。

秦姝玉看了魏佳敏一眼。

祝建明忙解釋:“佳敏說你們有事要找大伯,所以今晚就一起請大伯過來吃飯,大家一邊吃一邊聊。”

秦姝玉笑著點頭:“那麻煩了。”

魏佳敏這個老公看起來沒什麼心眼,實則也是個很通世故的。

也是,如果是死腦筋的,也不會主動提出跟魏佳敏離婚了。

不管他是有以退為進的想法,還是看透了他們家注定留不住魏佳敏這隻鳳凰,不如好聚好散,以後多少還有點情分在,都說明祝建明是個很通透的人。

等了一會兒,祝家大伯祝廣平來了。

他是一個四五十歲的中年人,額頭上橫紋一條一條的,透著一股不怒自威的氣勢。

不過麵對自家人,他嘴角一勾笑了起來,那股威嚴一下子就消散了:“佳敏回來了,這是你同學吧,看起來年紀不大,有二十歲沒?這麼小就考上了大學,厲害呀。”

魏佳敏捂嘴偷笑了一下說:“大伯,那你這次可看走眼了,她21歲了,而且跟我一樣也結了婚,還是一名光榮的軍嫂呢!”

魏佳敏生怕大伯看上秦姝玉,因為大伯家還有根獨苗苗,今年24歲,在鄉下這年紀可不小了,但他眼高於頂,給他介紹了好幾個對象,都是吃國家糧,有正式工作的,他還是看不上。

這婚事一直高不成低不就的,可是大伯大伯母的一塊心病。

秦姝玉年輕漂亮又有文化,萬一被那堂弟看上多不好,所以提前說清楚很有必要。

祝廣平倒沒想那麼多,反而關心另一個問題:“小秦,你愛人在哪兒當兵?我年輕的時候也去參過軍。”

秦姝玉笑道:“先在西南待過幾年,後來到了海城,去年又去了南邊。”

“南邊……那不是……”祝廣平到底是公社書記,要敏感得多,馬上意識到應該是上前線了,見秦姝玉點頭,他對著南邊的方向舉杯,“敬咱們華夏好男兒。”

祝廣平不愧是當官的,真是能聊,一邊喝酒一邊說他當兵的事。

說起來也很有戲劇性,他當年還去過朝鮮,不過他運氣特彆好,等他們那一批新兵蛋子到朝鮮的時候,剛好簽署了停戰協議,然後他們沒待多久又回來了。

秦姝玉聽得津津有味。

魏佳敏他們雖然也偶爾笑笑附和兩句,但明顯已經聽說過無數次了。

秦姝玉猜測這應該是祝廣平待客的必備“下酒菜”。

閒聊了一會兒,祝廣平的酒喝得差不多了,魏佳敏輕輕戳了戳丈夫。

祝建明會意:“大伯,吃點菜,正好佳敏同學有事想找您。”

“好,不喝了,小秦有什麼事你直說。”祝廣平放下了酒杯。

秦姝玉順勢道:“祝書記,我聽說紅旗公社這一片盛產辣椒,質量也非常不錯,因此我想建個主產辣椒醬的工廠。但您也知道,我現在學業要緊,空餘時間不多,因此想將這事委托給祝建明同誌,咱們聯合在紅旗公社建個隊辦企業怎麼樣?”

隊辦企業不稀奇,隔壁公社前兩年就建了個水產養殖場,第一年效益還不錯,但第二年養的魚夏天生了病,一死一大片,天天早上起來,水麵上就漂浮起一層白白的魚,損失慘重,第三年就將池塘改回了稻田。

祝廣平才五十來歲,還有進步的空間,自然也想在工作中做出點成績,但他也要考慮風險問題。

“小秦,你這提議很好,隻是咱們紅旗公社可是個貧困公社,整個公社連個機磚廠、瓦廠都沒有,財政全靠上麵撥款。”

說白了,他們公社沒錢,拿不出錢來。

秦姝玉早有所預料,她說:“祝書記,公社出地方,出人力,負責收購、加工辣椒,我負責出機器,玻璃瓶等這些需要從外麵采購的物資,同時負責銷售,掛公社的牌子,股份占比,我七公社三。”

鄉下最不缺的就是地方和人。

這個合作,成本對公社來說很小。

成了自然最好,不成損失也不是很大。

但誰會嫌錢多呢?

祝廣平沉思片刻:“這個合作方案我沒意見,但公社的占比太少了,五五分。”

秦姝玉不同意:“祝書記,機器、玻璃瓶、食鹽、油等這些物資是最貴的,這等於說是我出了大頭,五五分那公社也得承擔一部分這些成本,不然我虧大了。”

祝廣平也知道是公社占了便宜:“那四六,大家各退一步。”

秦姝玉微笑著搖頭:“祝書記,三七已經很公平了。這樣吧,五年後,公社可以出錢購買走我手裡的股份,這個廠就全部歸屬於公社,至於具體的價格,咱們也可以協商,提前寫在合同裡。”

還沒開始,她就想著拆夥讓利了?

這下所有人都扭頭錯愕地看著她。

就連魏佳敏在桌下輕輕拉了拉她的衣服,示意她彆犯傻,要是能撐過五年,那這廠子肯定能賺錢,好不容易把母雞養得開始下蛋了,這時候把雞賣了,那不是虧了嗎?

祝廣平也有些意外地看著秦姝玉:“你確定?”

秦姝玉認真點頭:“確定。”

這隻是她挖第一桶金的工具,鄉鎮企業的黃金時期也就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就會走下坡路。

而且秦姝玉不是魏佳敏,她也不是本地人,也不會長期駐紮在這裡監管他們,以後廠子起來了,她卻拿走大半的利潤,時間長了,這邊的人肯定會有意見,搞不好還會動歪腦筋,還不如提前說好,到時候拿錢走人,留一份香火情。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