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f
隻能眼睜睜的看著梁郡陷落,敵人開始將手伸向附近的陳郡與沛郡。
既然正麵打不過,孔駟便提出了掘堤黃河,用水攻的辦法毀滅狼牙軍。
為掩人耳目,以及達到預想的效果,將決堤的地點選在了如今淪為鬼蜮的兗州。
時間選在來年的二月末至三月初這段時間,也就是冬春之交,江河解凍之時。
其實黃河水患自古有之,決口也是常有之事,據史書記載,僅在西漢時期,就有九次較大規模的決口。
其中有兩次在決口後沒有被及時堵上,反而被當時的執政者認為是天意,人力應該乾涉。一次是漢武帝時期,一次是王莽篡漢時期。
公元前一六八年,黃河在酸棗決堤,當時的漢文帝發動東郡的大批士兵搶修,第一次黃河大決口就這樣成功被堵住。
然而到了公元前一三二年,漢武帝元光三年,黃河再次在瓠子決口,河水向東南流入巨野澤,由泗水衝入淮水,奪淮入海。
這一次的黃河決口,漢武帝本來是積極治理的,派出了汲黯和鄭當時發動人員堵塞決口,但是很快又被衝潰。
這時候,丞相田蚡卻提出了一個令人瞠目的建議,不去堵塞!
田蚡的說法是“長江、黃河的決口都是天意,不適合用人的力量來強行堵塞,強行堵塞決口未必符合天意。”
與此同時,望氣占卜的官員也提出了同樣的觀點,漢武帝一向比較信這些,於是下令不用理會黃河南邊的這個決口,整整二十多年沒有被堵上。
不堵決口,黃河洪水就會自動消失嗎?當然不是。
在這二十多年裡,泛濫的黃河水禍害了漢朝十六個郡,不知有多少人因此妻離子散,家破人亡,更使得朝廷稅收大幅減少。
田蚡之所以這麼做,其實隻是為了私利,保住他在黃河北邊那些封地的安全。
而壞事做儘的田蚡在兩年後暴斃而亡,但這水患確是年年南下,讓當時的梁楚之地,也就是兗州、豫州、荊州等地民不聊生。
另外一次就是王莽之時,公元11年,黃河在魏郡元城附近決口,河水向東一直泛濫到清河以東幾個郡。
正好,王莽的祖籍就是元城,他本來擔心自家祖墳被水淹,但是決口後的洪水卻一直向東衝去,避開了王家祖墳。這樣一來,王家祖墳反而更安全了。
據《漢書·王莽傳》所述,王莽拒絕堵塞決口,任其泛濫,由此導致了黃河第二次重大改道。
直到公元六十九年,(東漢明帝年間),擅治水的王景奉命對黃河進行了一次重大治理,發卒數十萬治理黃河,才堵塞了元城等多處黃河積年決口。
並“度地勢,鑿山阜,破砥績,直截溝澗,防遏衝要,疏決壅積”,穩定了黃河水患,造福後世近百年。
豫州百姓挺不容易的,這還沒過幾天安生日子,孔駟打算人為掘堤,在經過計算和挖掘之後,將黃河之水引到豫州,讓這裡變成千裡澤國。
而且在淩汛之後就是黃河的桃花汛,一般在四月中下旬,水量會迎來一次大增。就算狼牙軍能窺破此謀,第一波大水不能奈何他們。
那第二波大水也會逼的他們不得不選擇撤軍,與其讓豫州落在敵人手裡,不如主動出手毀掉。
至於狼牙軍會不會返程去兗州堵住那些決口,孔駟一點都不關心,他會將豫州諸郡的人口和財產轉移,讓他們要麼去徐州、荊州,要麼直接過江去揚州。
隻要躲開最猛的泄洪區,水勢也就沒有可怕,荊、徐等地可以人為改道,將水引到海裡去。
量小非君子,無毒不丈夫,在孔駟看來,與其將這些百姓與一州之地拱手讓於人,不如將之毀了,百姓和財物趁著這段時間強製遷徙。
就與在兗州的做法一樣,將豫州變成一個空殼子,在被洪水淹沒之後,這裡的田地沒有數年的功夫是恢複不了的。
而且決堤容易,但治洪卻從來都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既然漢王劉備號稱愛民如子,那將爛攤子交給敵人,也能迫使他們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算得上是一個上好的疲敵之計。
至於這掘堤黃河的黑鍋麼,自然是扣在如今聲名狼藉的張良與張飛身上。
再讓人傳言人屠張飛欲效仿血屠張良在南陽做的惡事,準備在豫州行屠城之舉。
人的名,樹的影,姓張的二屠南下本就使得豫、荊兩地人心惶惶,有了這個理由,自然也不用擔心百姓會拒絕遷徙。
這計策在孔駟說完之後司馬懿當即表示同意,楊修雖然有些不忍,但為了退敵,隻能選擇聯名上書,懇請楚王曹操同意這條計策。
接到書信後令曹操十分頭疼,俗話說得好,水火無情,這計策一旦施行,會死多少人隻有天知道。
如果不是被逼得迫不得已,他相信幾個謀士也不會行此下策。
至於將臟水潑給北漢,估計也就自己治下的百姓會信,一些聰明人都是瞞不過的,南方這些士族估計也會對他生出不滿之心。
而北境諸州估計是無一人信的,這筆賬隻會算在他曹某人身上。因為此時的漢軍兵鋒正盛,接連攻下豫州的城池,沒理由會做掘堤這種蠢事。
這是逼不得已的毒計,亦會自絕於北方,以後不用北漢朝廷宣揚,北邊的所有人也會發自內心的厭惡曹操。
傷敵一千,自損八百,讓曹操遲遲下不了決心,隻能於深夜叫陳宮來問計。
陳宮看完之後沉默良久,愣了半晌之後才開始回答。
“啟稟王上,這事能做不能說,給個口信讓他們照著辦,以後就算漏了餡,將其推給孔駟即可。”
“不過孔駟這人心太毒,手段太狠,太陰,王上您千萬得小心提防。”
因為隻有兩人在場,陳宮又是他的絕對心腹,曹操說了一句心裡話。“如無張良,吾必殺孔駟。”
“如今既然豫州之圍可解,那南陽呢,不知公台可有妙計擊敗或者退了張良。”
inf。in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