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網址:為平息物議,劉備特意召開了一次大朝會,王都薊縣的所有官員都必須參加,在外的地方官則需要四品官以上。
在大朝會這天,戲誌才一馬當先,出列彈劾了張良無令調兵、攬權**、殘暴不仁、公器私用、結黨營私、把持朝政等大小罪名一十二條。
給摩拳擦掌,正準備發難的部分文官都整懵了。
不是,他們沒想參這麼多啊,就抓著屠城滅家、縱兵劫掠,任人唯親,德行有虧這四條批批得了。
最終目的還是打破張派官員對核心權力層的壟斷。
何謂張派,指的是賈詡、程昱、周瑜、魯肅等一些和張良走得近或者走其門路進入朝廷的人,比如糜竺、羊衜。
除此之外,鄭玄的那些弟子,最早跟著劉備的那些人,如今個個都是從三品以上的大佬,也被視為張派之人。
停不停戰其實他們也不關心,政治鬥爭沒有對錯,你擋我路了,就這麼簡單。
可彈劾張良隻是為了讓他挨批受罰,降職放權,打破對權力的壟斷。
新政之事他們認了,胳膊擰不過大腿,可要是沒有個能說上話的,以後還要被牽著鼻子走,這讓除了荀、陳、鐘外的所有家族都很沒有安全感。
真要按戲誌才這麼論,張良就該殺頭了。
這不是在開玩笑麼,先不說漢王劉備會不會同意自毀乾城。
就算同意了他們也不會答應,大家又不傻,張良可是北漢的擎天玉柱,膈應人是膈應人。
可隻要一天沒有統一,這人就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還有,他們覺得戲誌才是不是腦子有病,平日裡就數他和張良走得近,這些日子也是此人在中書省壓著各地奏報不往上報。
戲誌才其實也是此次眾人彈劾的對象之一,郭嘉被貶,讓他們對這個漢王心腹心中也少了一些敬畏。
話說劉備看完戲誌才遞上來的折子頗為無語,後狠狠瞪了他一眼。
“什麼事我就不說了,你們也已經清楚,最近這事鬨得也比較厲害,說說吧,除了中書令這道奏疏之外,其他人還有什麼想說的。”
說什麼,那些三品以下的官員們紛紛在心中腹誹,大戲還沒唱呢,戲誌才這廝就跳出來批判張良,那此時揣在懷裡的奏折就不好往出拿了。
看沒有人說話,張良看了一眼刑部尚書簡雍,後者沉吟片刻,出列道。
“臣不敢苟同戲大人所言,張大人有些事做得確實有些過火,導致物議沸騰,民怨四起。”
“可以說他德行有虧,行事毫無顧忌,但非要給其頭上安這些罪名就有些過了。”
“故而依臣的看法,讓他撤兵,帶大軍回武關。自己回來認罪,小懲大誡,給天下人一個交代即可。”
“退出南陽也不全然是為受流言挾製,此事有些蹊蹺,最先傳出來的必是南楚奸細,可著人溯源,將其一網打儘。”
“臣總覺得同時打兩場大戰,將所有兵力壓進去豪賭有些危險。”
“撤南陽這路大軍,恢複對兗州的控製權,確保張侯爺那路大軍高歌猛進,打下豫州,方為穩妥之策。”
要不說簡雍聰明呢,他看出戲誌才是故意彈劾的,就是為了將自己摘出去,讓彆人不好就此前壓奏疏之事來進行攻擊。
而且真要按戲誌才這一十二條罪名來論,張良殺十次頭都不過分。
可這事明顯在胡說八道,胡攪蠻纏,就是為了將水攪渾,是以退為進之策。
人家戲誌才是在演戲,可此時真要有人順杆爬,站出來想摁死張良,恐怕真就是在找死了,來日必會被因為左腳先邁入衙門而被上官怪罪,找個由頭奪職流放。
故而簡雍對張良專權,在軍隊裡搞一言堂,擁兵自重之事避而不談,隻是從大局出發,說同時開辟兩處戰場風險太大。
認為南陽那裡有些險,隻取豫州一路更加合適。
對張良的處罰也說了,主動認罪,小懲大誡,麵子上過得去就完了。
因為簡雍知道,除非新主上位,否則隻要漢王劉備在一天,誰都動不得張良。
在簡雍說完之後,鄭玄的那些弟子也紛紛出列附議,他們認為此乃老成持重之言。
這就很尷尬了,三品以上的官員要麼像簡雍一樣和稀泥,要麼就是保持沉默,剩下的那個戲誌才明顯就是在逗眾人玩,這一個真心要追責張良的都沒有。
其實劉備也很無奈,看那如雪花一般的折子,對這件事不滿的大有人在。
怎麼一上朝全都啞火了,一個個都選擇明哲保身,那他還怎麼演怒不可遏,大義滅親的戲碼。
想了想之後,劉備點了糜竺出列,讓他把戶部的情況給眾人說了一遍。
當聽到發俸的錢都沒了,戶部各個倉庫已經能空到跑老鼠時,除去戶部幾個佐官外,其他所有人全部都傻眼了。
這秋收之前不是剛收了一波稅銀,各個衙門都規劃好了該怎麼和王上哭窮,怎麼去向戶部討這筆銀錢了。
怎麼突然就說一枚銅錢都發不出來,還倒欠許多商人天文數字一般的巨款。
說是張良利用職務之便,硬壓著戶部向那些人舉債,將錢全都變成了武器兵械,糧草輜重。
如今已經艱難到連基本俸祿都發不出來了,要知道薊縣大,居不易,許多人都指著這點錢過日子呢。
就猶如水珠滴進油鍋裡一般,霎時間所有人都炸開了,不少在王都當差的官員們心一橫,立刻跳出來指責張良。
借著屠城事件開始攻擊,再到中飽私囊事件,挪用公款之事結尾,那叫一個群情激奮,那叫一個大義凜然。
看到中下層官員開始表達不滿,劉備終於鬆了口氣,這戲能唱下去了,於是裝著十分震驚的樣子,從座位上站了起來,著急的問道。
“這,這怎麼回事,戶部銀錢被挪用這等大事你們也敢隱瞞,誰給你們的膽子。”
劉備一連點了包括戶部侍郎、郎中、員外郎,以及金銀司、倉儲司等隸屬戶部的幾個司主事在內的一十三人,讓他們全部出列回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