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見大明皇帝的質問被四弟平息,朱標從心底讚歎了一下。
隨即便聽到那邊六弟朱楨在向哥哥們問,什麼叫“最終解釋權”了。
關於這個問題二弟三弟皆無言以對,唯有五弟朱似乎要說點什麼,但最終卻又欲言又止。
不過朱標倒是能猜出來一點。
後世所說的主辦方,多半與東家是同意,而解釋權也更加容易理解,便是如同經世大儒注解先賢語錄一般,解讀之意各不相同。
而落在丹書鐵券這個東西上倒是可以更正一下――最終解釋權歸天子所有。
三個月前那次,光幕有說到錢氏的丹書鐵券,故而過年前後朱標讀書時便請教了學士們,將曆代有關丹書鐵券之記讀了一讀,而最終之所見……
這東西起於漢高祖,於南北朝時嘉免死之能,彼時魏孝文帝之近臣還會主動求取鐵券以護身。
隋唐亦循其製,而鐵券之濫發始於安史之亂前後,但有功於唐廷者,無不賜鐵券取其誠,但鐵券的免死之能反倒是愈弱,而且甚至還生出了李懷光拒受鐵券的記載――人臣反,賜鐵券。懷光不反,今賜鐵券,是使之反也。
雖然後來李懷光亦反,但朱標通讀之後覺得跟鐵券沒什麼關係,純粹是李懷光自疑益重而自危,遂陰連朱。
不過李懷光能如此說,倒足以見那時起,鐵券的免死之能就有很大的商榷空間了。
或許也是因此,後來才有傳聞,據說朱友謙被陷殺時曾以李存勖所賜之鐵券求免罪,卻被笑“正是今上叫斬耳”。
因此,總而總之,對那些當今大明手持鐵券的、昔日父親好兄弟、他朱標好叔叔們的前景如何,大明皇太子還是有點悲觀的。
隻不過因為此前光幕所說的,錢氏用鐵券在爹爹這裡真的免死並記於史書,故而朱標對鐵券之作用還有一點幻想。
但如今既明白了“鐵券免死解釋權歸皇帝所有”,朱標也是豁然開朗。
大明勳貴將來究竟是否得存,與鐵券並無關係,皆在乎爹爹一念之間而已。
畢竟……再回頭看著那頭冠已無而且肩膀已然垮下去不少的李善長,朱標一時間心裡也是萬分複雜。
【現在一般認為,胡惟庸案的正式開端,是洪武十二年的兩件事。
一個是胡惟庸私殺馬車夫案,一個是占城貢使案。
首先是胡惟庸兒子之死,洪武十二年,胡惟庸的寶貝兒子駕馬車在京城超速行駛,結果大概是古代交通狀況不太理想,最終這位衙內墜馬車而亡。
胡惟庸大怒直接殺了司機――也就是馬車夫,此事被朱元璋知道以後把廚師小胡叫過來罵的狗血淋頭,揚言要小胡償命,並拒絕了小胡賠償金帛的提議,據說因為這件事讓胡惟庸有了反意開始陰結手下。
而同年,占城使者前來朝覲,胡惟庸直接自作主張分了貢品,結果沒想到這件事被老朱知道引發雷霆大怒,小胡驚懼之下將責任推諉給禮部,但禮部肯定不想背這個鍋啊,於是站出來指責中書省,兩邊愈鬨愈大最終引得朱元璋不耐,將涉事大臣全部下獄問罪,最終把事情鬨大了。
不過這裡需要區分一下,占城貢使案當中死的是汪廣洋,這位老哥洪武十年又被老朱喊回來做了右丞相想要節製一下胡惟庸,結果依舊開擺,占城貢使案當中在老朱已經知道的情況下依舊嘴硬說“無是事”觸了老朱的逆鱗,認為汪廣洋有朋黨之嫌所以追究罪過,最終汪廣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