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8章 但無能(1 / 1)

推荐阅读:

劇透曆史:從三國開始蜀漢篇第408章但無能孔明起身,在身後的那幅地圖上細細查看。

修長的手指從洛陽以東緩緩上移,最終在幽州點了點道:

“遼騎長驅指宋都城,可朝發夕至也。”

“不得幽州,宋祚難安。”

說起來此事,張飛與馬超皆正經了起來。

“三路取幽州,欲以巧勁而成大事,反不成也。”

張飛也踱過來,一雙手掌在地圖上比劃了兩下,最終在太行山脈上淺淺劃了一下道:

“山西之兵不足為懼也,或勝或敗或死或活,皆無損於河北局勢。”

“反倒是這河北,乃是可供騎兵縱橫電掣之地。

緩了緩,低頭思忖了一番繼續道:

“或,屯重兵結堅城,守望相助以使遼騎不可撼,傾兩三載之功步步為營,則幽州可下河北可平。”

“或,傾儘財賦入關中求良馬鑄精騎,步騎協同堅城為餌,滅遼精騎則攻守之勢自異也。”

張飛這番話並沒讓孔明覺得意外,笑眯眯揮著羽扇點頭以示嘉許。

倍感欣慰的是劉備,眼睜睜看著三弟從龐統破漢中平雍涼,數月前又隻身平叛。

以往用兵急躁的他能說出“傾兩三載之功步步為營”,便可見此時三弟與那後世所說的鞭健兒生仇怨死醉酒的張飛愈發相去甚遠,怎能讓劉備不欣慰?

“或還不須如此麻煩。”

馬超也不甘人後,同樣在地圖上簡單丈量了一下他最熟悉的雍涼地區,以此對河北的大小有了一個概念,隨後從自己最熟悉的角度入手:

“這宋能以馬步兵推至這幽州跟前,可見突然之態。”

“搶據先機反倒欲為疑兵,乃下乘也,當於太行山隘置一軍大聲鼓噪以為疑兵,隨後大軍傾力全出。”

“傾全力於幽州,隻要城破則河北能定。”

馬超這簡單粗暴但活用龐大兵力的打法也讓孔明頻頻點頭。

隻不過這個讓士卒在山上大聲鼓噪作疑兵的手法怎麼這麼眼熟?

張飛不管那麼多,直接問馬超:

“若幽州不能克呢?”

“怎麼可能?”馬超大搖其頭:

“幽州自古為漢土,憑什麼為那契丹人賣命?”

馬超自小就被罵雜胡,如今領軍後已沒人敢在他麵前提這兩個字,但毫無疑問他對於漢兒的團結也是有所知曉的:

“重軍圍城,契丹若是猜忌城中漢兒,則守城人手捉襟見肘。”

“若不猜忌,隻需內外聯結,幽州城則可一鼓而下。”

張飛沉默,雖然是這麼個理兒,但他總覺得這其中恐怕沒有那麼簡單。

……

甘露殿中,那魏羽勸諫時引戾太子之事,情不自禁的讓眾臣想起來了如今的太子,嗯……還有那許久不見的潞國公。

侯君集的去向眾人隱隱都有猜測,因此也多有唏噓。

畢竟曾經陛下對這位秦王府故舊的看重,所有人都是看在眼裡的。

若無那般幺蛾子事兒,西域本該是潞國公大展拳腳之地。

而且李藥師這般年齡也不宜久駐西域,理論上侯君集是最適合作那將來的安西四鎮大都護的人選,但可惜……

至於李承乾嘛,如今不過才十二歲,秦王府舊臣也算是看著太子長大的,很難有什麼苛責之言。

眾臣不敢說,但長孫皇後就無這般顧忌,她眼底有著一抹憂色,看著丈夫輕聲道:

“過兩日陛下不如抽出時間來指導承乾武藝如何?”

李世民還能說什麼?當即也隻能點頭答應。

但心中卻也平白對那趙二又添了兩分惡感:

怎麼連個兒子都管教不好?

【趙普的複出就如咱們此前所說,是出來給趙二擋槍子兒的。

事實上如今翻開史冊,對趙普一半的惡評也多集中在這“三度拜相”上。

就如此前所說,趙二一輩子不玩兒小的,要玩兒從來隻玩兒大的。

僅用高粱河之戰與雍熙北伐兩役,就成功將宋朝的家底輸了個乾乾淨淨,此時的宋朝已無力再戰。

但此前趙二為了營造自己英明神武形象所提拔的一大批主戰派還在朝堂內,怎麼辦呢?讓趙普來唄。

趙普拜相之後,宋廷之內主戰的如樞密副使趙昌言,有“陳三更”和“董半夜”美稱的陳象輿和董儼等人,或遭貶或外放。

北宋朝堂對契丹的態度由戰轉和,皆為趙普一力為之。

也是因此,靖康之恥後,南宋的文人對趙普便多有詬病,認為趙普的第三次拜相是宋朝的戰略失誤,北宋滅亡的恥辱,趙普也應該擔上三分功勞。

這更多的是南宋當時眼看國恥的激憤之言,畢竟內外交困的情況下趙二不管將誰擺在相位上,都是要做出休養生息暫且止戰的策略的。

而且早期趙普給趙大定的統一策略也是先南後北先易後難,而不是說平定南方咱們便就此龜縮了。

隻能說某種方麵來說趙普確實有夠倒黴,原本一起製定策略的趙大離奇離世,趙二又是個眼高手低的把家底敗了個精光。

南宋文人義士對趙普主和的策略洋洋灑灑恨不得批倒批臭,但對從根本上導致了高粱河大敗和雍熙北伐失利的趙二卻反倒選擇性失明。

這倒也不奇怪,畢竟雍熙北伐的主責是連個樞密使之職都沒的曹彬,怎麼會是英明神武的太宗陛下呢?

另外除開主和這個策略不談,趙普第三次拜相的五年裡也確確實實提拔了不少年輕人才。

呂蒙正、張齊賢、寇準、馮拯、王繼英等頗有讚譽的宰輔皆出自趙普的舉薦提拔,宋初頗有清名的硬骨頭文臣王禹偁也多受趙普禮遇。

因此可以這麼說,趙普對北宋來說確實是做了不少實事的,無論如何都算得上一個乾臣。

至於趙二呢?帶清時乾隆批其“有慚德”,簡單來說就是德行不行。

咱們的教員曾評其“不擇手段,急於登台”,而且著重評價稱其“無能”。

並未肯定或否定燭影斧聲和金匱之盟真偽,更多著筆於趙二取皇位的急切之態。

不過相較而言,趙二自己還是挺看得開的,比如曾銳評二鳳:

“……見太宗所為,蓋好虛名者也。每為一事,必豫張聲勢……此豈自然乎!”

《太宗實錄》當中更是絲毫不落於人後,與臣下言談間認為自己功蓋秦皇、才逾漢武、德超唐宗,心態健康得出類拔萃。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