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女美生耽 > 劇透曆史:從三國開始 > 第384章 迎送一宵中

第384章 迎送一宵中(1 / 1)

推荐阅读:

劇透曆史:從三國開始蜀漢篇第384章迎送一宵中對李世民來說,那不夜長安之景看過便再難忘。

偶爾他還會夢到那個繁華的街頭,於其中流連忘返。

雖看不真切,但那繁華街景與言笑晏晏的人們,已足矣令他對後世倍加向往。

而如今入目之所及,繁華與歡慶的氛圍,較之那不夜長安之景,遠勝十倍猶不止。

長孫皇後第一次見到如此景象,猶不敢信的反問:

“這便是千年後的長安?“

她看到了光幕上一旁的字體注解:【除夕夜西安慶典】

此時西安,後世喚名長安,長孫皇後記得二郎是和自己說過的,更是長嗟短歎過後世之繁華。

彼時心中雖信但並無具體概念,此時親眼看到才知二郎所說非虛。

隻是二郎明明看過,此時怎麼比她還要激動?

不過此時也不僅僅是李世民,似乎時時都在養精蓄銳的房玄齡,似是對任何事都渾不在意的長孫無忌,此時皆目不轉睛。

就連閻氏兄弟此時也停了筆,仔仔細細看著這幅圖景,希望能將其死死拓印到腦海裡。

每次詩詞旁也皆有注解,故而對其出處都也清楚,此時念誦下,雖與那李白亦有數十年光陰阻隔,但靠著這幾首詩詞,眾人誰還能不明白,後世創此景乃是欲擬古今同慶!

長安?長安!長安!

而這聲勢渾足的“共歡新故歲,迎送一宵中”兩句,與陛下前幾年元旦時親筆所寫的詩詞中最末兩句一模一樣,而其中意思也再清楚不過。

墨畫人的聲音慷慨激昂,豪情似滔滔大江。

隻是可惜這般謫仙竟遇上安史之亂……杜如晦現在是真心實意的為這詩仙感到可惜了。

於是心中也禁不住讚歎,若論千年間賢良皇後,觀音婢定然也榜上有名也。

“唯歎今日非元正,否則……”

不過畫麵上飛速轉動的景色還遠遠沒完,著唐風盛裝的男女嬉笑遊玩互相慶賀,旁邊同時還有一個慷慨激昂的聲音在吟誦:

【共歡新故歲,迎送一宵中。

海上生明月,天涯……】

後世人的合誦不疾不徐,間隙有意氣風發。

千樹銀花皆怒放,通宵達旦妝長安。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長孫皇後輕笑:

畫麵的中心是一個不似真人,而以墨筆勾勒填色的著罩袍之少年,舉杯邀華城而長笑:

【風流耀千載,文采誇世界。

貞觀文武對著光幕上出現的字幕嘗試著一起吟誦這些文采滿溢之詩詞,心中雖有所感,但好似總有一層窗戶紙捅之不破,直至誦至:

【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

而那墨畫人與後世人一同高聲誦唱的內容,他們雖未曾讀過,但卻隱隱又有一種奇怪的熟悉感。

這位帝王善征戰,能治國,閒暇時更是會醉心於練字作詩,涉獵頗廣。

【人生得意須儘歡,莫使金樽……

開城門,迎賓!】

房玄齡捏著胡子微笑:

杜如晦則是與身邊人笑歎道:

即便曆經千年,即便更名,此城依然還記得這位締唐之人,以陛下詩詞作開幕之語。

貞觀文武這下如何不明白其中意思?

房玄齡低聲自語:

“雖距千年,同觀一月,滄海桑田易更迭,華夏明月難變換。”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儘……

沒辦法,其中景色太過繁雜,畫麵轉動的太過迅速,畫之根本不及。

星河輪轉,君且看今日長安!】

一個著罩衫,頭戴硬腳襆頭的墨畫人與佛塔等高,懷抱琵琶縱情而彈唱。

“這李白,果真乃盛唐詩詞之仙也,名副其實!”

嶄新的城門轟然洞開,光幕上內容飛速推進隨後又高高拉起,呈現的是一個讓貞觀眾人一時間分不清其中有多少年歲差距的城池。

“若陛下念之,不妨以慶大勝之名,撥財寬法與民生息而同慶。”

短短兩字之名,浮光掠影一城,恍惚間卻仿佛成了古今之間的紐帶,令甘露殿中眾人牽腸掛肚。

反倒是努力將其記住,隨後努力還原出來訴之丹青,還有一點可能。

看詩詞注解便知,剛才所誦之半皆出自這李白,用字遣詞既豪放不羈又清新俊逸,果真乃詩中謫仙,不得不服。

“今歲若是元正,那陛下先須定大朝會,再開大陳設,宴百官祭天地,何有如此閒暇?”

李世民臉上是毫不掩飾的驕傲色彩,不過其中也有一抹難以掩飾的失落:

不過目不暇接的內容也讓眾文武顧不上驚歎了。

後輩即便是過年,也不忘與他們這些祖先一起賀歲!

文武當中不乏才思敏捷之人,但麵對這種聞所未聞見所未見之景,一時間也多有失語,不知如何抒發心中的激動心情。

地上那些身著更華麗唐裝的人們歡笑高歌,與其相和吟誦。

今日長安該是什麼樣的?

百般盛舞慶餘歲,一夜儘作魚龍舞。

這倒是個好方法,而且幾乎說到李世民心坎兒裡去了。

甘露殿眾人頓時將目光聚到了李世民身上。

“也是賴克明嘔心瀝血,方能使此謫仙臨唐也。”

杜如晦笑笑,對這個說法不置可否。

畢竟若是無孫思邈,他去歲就要病亡了,能給這盛世添幾塊磚瓦?

民間皆讚他善斷,但若無玄齡智謀百出,哪有他從容斷策之功?

不過這個老友向來謙遜倒也沒必要互相再往來客套,於是也歎道:

“如此看來,文理兩道,後世皆重也。”

依靠著從後世得知的“公理”“物理”之說,如今幾位朝臣也暫且將學識分為文理兩道。

文重策對詩詞,考才乾驗文采;

理重算學工造,試算術證機巧。

而有了區分之後便是要對國子監的分科重新梳理,自然而然的,文理哪個更好一點也就成了幾個人之間的爭論。

如今看來並不分彼此,畢竟若是沒了這些詞賦,恐怕後世回憶起他們這群“古人”也不會有如此雅態了。

這些想法也就在腦海裡過了一下,房玄齡聽到杜如晦失望輕歎:

“這就沒了……”

抬頭再看,克明說的不假,光幕上誦詩詞的聲音漸歇,那幅盛景也逐漸遠去,於是他情不自禁輕輕歎息了一聲。

沒想到的是,輕輕的歎息落在甘露殿中聲響相當巨大,引得房玄齡趕忙左右看了一下,然後才發覺並不是自己的問題。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