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購證是什麼?我們根本不知道,也不想要的呀!哦,你們廠領導說抵工資,就用它抵工資啦?”
“三個月沒發工資,我們日子要過不下去了呀,你們還來這一套,是讓我們過年喝西北風去嘛?”
……
隨著站在門口的陳玲關上辦公室的門,從樓梯那邊傳來的聲音被徹底隔絕在財務辦公室外麵。
因為科長羅麗娟提前警告過,所以財務科裡沒有人跟著去鬨,這會人很齊全地坐在的辦公室裡,也沒有人就廠裡新發的通知發表意見。
沉默當然不是因為她們沒有意見,情況就像剛才外麵傳進來的抱怨聲音說的那樣,滬市第二機械廠經營遇到困難,已經連續三個月沒有發工資。
前幾個月不發工資,大家咬咬牙還能熬,可這都一月二十三了,離春節不剩半個月,再不發工資,年還怎麼過?
本來大家想著,放假前這事肯定會有個章程,廠裡多的不說,半個月工資總是要發的,至少讓大家應應急。
再加上都是老職工,知道廠裡遇到困難,大家都願意體諒。所以再著急,廠裡職工們也隻是在心裡憋著,沒想過要逼領導發話掏錢。
誰想他們願意理解廠裡的困難,廠裡領導卻不怎麼願意為他們考慮。
今天上午,廠裡貼出通知,說考慮到臨近過年,職工們手頭緊巴,所以廠裡開會討論,決定撥出部分資金,發放一個月工資讓大家應急。
但因為上麵領導下達命令,要求機械廠協助消化定量股票認購證,所以發放下來的工資分為兩部分,一半發現金,另一半發股票認購證。
看完這通知,廠裡職工們都懵了。
雖然滬市成立證券交易所的這兩年裡,股民數量翻了好幾倍,但這翻倍是針對原有股民而言。這些人分散融入滬市這座千萬人口的大城市裡,連水花都不會有。
比如機械廠這幾千職工,真下場炒股的寥寥無幾,所以說起這股票認購證,大家都是滿頭問號。
股票認購證?那是什麼東西?能抵錢?
直到中午吃飯時間,股票認購證的相關信息才陸續傳播開,原來廠裡這次要發的股票認購證,是滬市在吸取興業房產新股發行時出現踩踏事故的教訓後,為了更安全也更公平地發行今年,也就是九二年即將上市新股發行的有價憑證。[1]
而有了股票認購證,才能參與當年發行新股購買權的抽簽。
沒錯,股票認購證隻能讓你參與抽簽,而非確定的購買權。
中簽了,你才能以發行價認購指定範圍內的公司股票,如果這家公司上市後股價上漲,你就能借此獲利。
反之如果沒有中簽,你手裡的這張股票認購證就會變成廢紙。
要是中簽率高,大家反應或許不會這麼大,但這一年認購證發行不限量,而計劃上市的新股隻有十幾支,不出意外,中簽率會低到令人發指的程度。
而就算中簽,也未必能回本,畢竟認購證價格不便宜,一份就要三十塊,剛上市的新股單股卻通常不過幾塊錢。
所以在大家的認知裡,買了認購證左也是虧,右也是虧,區彆隻有一個大虧一個小虧,是個賠本買賣。
何況廠裡一說,就是要用認購證抵半個月的工資,大家自然不樂意。
財務科裡的這些也是普通職工,工資沒比一線工人多,每月開銷也不比一線工人少,工人們會因為認購證抵工資而憤怒,她們心裡當然也會不高興。
直屬領導在的時候她們不敢說什麼,這會領導去了外麵維持秩序,大家就忍不住了,
回到座位的陳玲率先開口:“廠裡這些領導真是,他們有錢,不在乎這一百兩百的,可我們這些普通職工都是要生活的啊!本來我想著發了工資,給我家囡囡買身新衣服,現在還買什麼新衣服呀,喝西北風好了!”
陳玲對麵坐著的孫淑蘭說:“是啊,其他單位要抵工資,發的至少是廠裡生產的商品,就算不值錢,賣掉也能有點錢補貼生活。我們廠裡的領導倒好,幾張廢紙就想抵掉我們的辛苦錢,算得精哦!”
和孫淑蘭隔了條過道的周榮聞言苦笑:“你們都算好的,兩口子總有一個人在其他單位,不像我,夫妻兩個都是廠裡職工,領導張張嘴,三百塊沒有了。”
陳玲和孫淑蘭一聽,都安靜了下來。
確實,廠裡拖欠工資這幾個月她們雖然發愁,但心裡還是有底的,畢竟男人也是國營廠正式工,工資不比她們少。
尤其陳玲今年才三十出頭,結婚前就計劃生育了,所以夫妻倆隻有一個孩子。她又是個精打細算的人,工資正常發的時候每個月都會存一半工資。
丈夫有收入,手裡有存款,彆說三個月不發工資,半年不發工資她都能穩住。
孫淑蘭負擔比陳玲重一些,但她乾了十幾年出納,經驗足,在外麵還有一份兼職。兼職收入比不上工資,但加上她丈夫的工資也夠用,不必動用存款。
周榮就不一樣了,家庭負擔重就算了,夫妻兩個還都是機械廠的職工,廠裡發不出工資,他們現在花的每一分錢都是存款。
而存款,總是越用越少的。
這個年,他是真的不好過。
三人輪流歎氣,坐在周榮對麵的葉薇也忍不住歎氣。
她的負擔倒是沒那麼重,雖然她爸媽已經去世,下麵還有一雙未成年的弟妹,但她爸是為了拯救國有資產犧牲的。
當時廠裡按照政策,給他家發放了一筆撫恤金。
這錢是按照職工工資算的,她爸去世前是八級工,工資在一線工人裡算是最高的,所以算下來的撫恤金也不少,有一萬二左右。
再加上她爸去世前攢的錢,到她支撐家庭時,幾張存折加起來差不多有一萬五。
這幾年存款利率還不錯,八、九年那會,一年期的利率都有1134,葉薇拿到錢後,把這些錢分三年、兩年、一年存進了銀行。
到現在為止,她一共領了三次利息,加起來有兩千五左右。
而她工作兩年多,扣掉近三個月沒發的,一共領了七千左右的工資。
他們姐弟三人有單位分的房子,不需要額外付房租,弟妹也都懂事,不會隔三差五朝她伸手買亂七八糟的東西,日常主要開銷是吃穿還有她一雙弟妹的學費。
他們家的夥食沒到吃糠咽菜的程度,但也遠遠算不上鋪張浪費,所以她工作後領到手的工資,和分三次取出來的利息,基本夠覆蓋這幾年的開銷。
到現在,她家存款還是一萬五左右。
而且她有一筆定期是上個月到期的,當時廠裡已經兩個月沒發工資,所以存款到期後她沒再存進去。
有這筆錢在,廠裡就算再拖半年工資她也撐得住,但現在廠裡這情況看得她心慌。
廠裡三個月沒發工資,領導給出的說法是三角賬導致的資金短缺,可葉薇是會計,就算負責的不是全盤,的三角賬這種理由能忽悠得住車間和其他部門的人,卻騙不了她。
廠裡的問題,遠比廠領導說出來的要大。
現在廠子裡擠一擠,還能勉強發出半個月工資,可到了明年這時候……葉薇都不敢想那場麵。
哦,她不用想,明年這時候她還在不在機械廠都是個問題。
雖然她手裡存款不少,但家裡三張嘴呢,這麼坐吃山空下去總不是個事,何況還是上著班坐吃山空。
要是廠裡一直發不出工資,她肯定是要辭職的。
問題在於辭職後她能去哪裡。
她爸去世時她剛參加完高考,因為成績一般,考試時她的發揮也不算好,所以差幾分落榜了。
當時廠裡給了她兩個選擇,一是複讀繼續考大學,那樣的話因為她家裡沒有收入來源,廠裡會給她們姐弟幾個發生活費;
二是接班進廠,因為她爸犧牲的那場火災鬨得挺大,廠裡領導為了平息風波,對他們家特彆照顧,不但撫恤金是按照高規格給的,還答應把她安排到廠辦上班。
當時看來,廠裡給的這兩個選擇都不錯。
但她本身成績就不算出眾,又突遭家庭變故,就算複讀也不一定能考上。
而且當時大學生已經沒那麼稀缺,分配上競爭越來越大,很多人上了大學,也得個人能力出眾才能進機械廠這樣位於滬市城區的國營廠當乾事。要是能力一般或者運氣不夠好,沒準會被分配到鄉鎮去,為了幾年甚至十幾年都要為了進城而努力。
所以考慮過後,葉薇選擇了走捷徑,接班進廠。
誰想捷徑沒那麼好走,她進廠不到三年,機械廠就開始走下坡路,而她也得重新考慮工作問題。
可高中畢業在這年代已經算不上什麼高學曆,她又乾了幾年隻會應收應付,辭職後還能不能找到會計工作是個問題。
可要是不乾會計,她能乾什麼呢?
進私營飯館端盤子?還是去拜她發小楊倩為師,當理發師去?
正琢磨著,葉薇聽到陳玲喊她:“小葉?小葉?”
葉薇忙回過神問:“怎麼了?”
“你是一點都沒有聽到我們剛才說的啊?想什麼呢?”陳琳嗔道,“我們說這樣坐以待斃不是辦法,不能羅科長說什麼是什麼啊。”
孫淑蘭跟著說:“沒錯,我們準備出去跟著一起鬨,問你要不要一起?”
“我……”
葉薇有點猶豫,她倒不是擔心直屬領導在外麵維持秩序,他們現在出去一抓一個準,畢竟法不責眾,大家都犯了錯,換個角度理解就是大家都沒錯。
她猶豫主要是因為沒有想到自己愣神的功夫,話題就進行到了一起出去鬨事的程度,心裡實在沒什麼準備。
但去肯定是要去的,不算科長,他們財務科就隻有四個人,其他三人都去了就她不動,未免太不合群。
打定主意後,葉薇心裡那點猶豫就變成了蠢蠢欲動。
因為工作時間短,她以前沒乾過這種事,這會想想不免有些興奮。隻是剛要開口答應,葉薇就看到虛空中突然出現了一行字:
【女主遲遲不答應,表情還這麼淡定,肯定是看出認購證的價值了,誰能想得到呢,現在人人嫌棄的認購證,兩個月後竟然能炒到一萬一張!】
葉薇瞬間瞪大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