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裡加急一邊喊,一邊向皇宮的方向而去。
在路邊的大唐百姓們聽到這個消息都有些懷疑自己的耳朵。
去年才打下安市城,要知道安市城距離丸都山城可不近,而且這其中還有不少城池。
就算是一天推一座城池,這個時間也才堪堪能完成。
但是很明顯這是不可能的,所以很多人對此都抱有很大疑惑,他們不明白為什麼唐軍會這麼快拿下高句麗。
尤其是大世家,他們更是比百姓們了解高句麗的情況,所以當下麵的人前來稟報的時候這些家主們也懵了。
於是他們做了同一個決定,向皇宮而去,既然是八百裡加急,那麼他們的第一站肯定是皇宮。
而李承乾此時正在與房玄齡等人商討國內出現的各種問題。
雖然都是小問題,但是卻也足夠他增長見識和經驗了。
這一年多的時間讓李承乾碰到了各種各樣的問題,都是他不曾見到和想到的。
而房玄齡等人也能適時的給出各種建議,有些在他看來很頭疼的問題,在解決後他甚至感覺這都不是問題。
而且這一年多的時間,李承乾處理事務的能力也越發有了長進,讓房玄齡等人非常欣慰。
如果說有什麼遺憾的話,那就是他已經一年沒見過蘇婉兒了。
李泰還未成年,沒事兒還跟閻婉出去走走呢。
他現在隻期盼自家父皇快點兒回來,他從沒有像現在一樣迫切的想要及冠!
就在李承乾等人想要休息一下的時候,突然跑進來一名侍衛,激動的喊道
“太子殿下,大捷,高句麗大捷,淵蓋蘇文伏誅,大軍已經在回來的路上了。”
李承乾和房玄齡等人都是愣了一下,然後才站了起來,眼睛瞪得滾遠。
“你再說一遍!”
這句話不是李承乾問的,而是高士廉和蕭瑀問的。
兩人都或多或少的在前朝在高句麗事件中扮演了不同的角色。
所以他們更知道高句麗有多難打!即便是有高建武勸降也不會這麼快。
兩人對視一眼,連忙看向李承乾,此時李承乾臉上全是震驚,但還是有些理智的。
“快將人叫進來。”
“喏。”
沒一會兒,就有人抬著一名風塵仆仆看不清樣子的騎士走了進來。
“見過太子殿下,見過各位貴人。”
騎士剛要起身,被李承乾連忙按了下去說道
“無須多禮,戰報可在身上?”
騎士聽後沒有絲毫猶豫的從胸前的包袱裡掏出一個四四方方的盒子。
看大小比平常的奏折各大上一指左右。
李承乾連忙接過來,查看了一下上麵的封臘和印章的完整度。
這才打開盒子,一字一句的查看起來。
一本厚厚的戰報李承乾硬是看了一個時辰這才結束。
看完戰報的李承乾長長鬆了一口氣,當他看到李恪遭到襲擊,被王喜所救的時候心臟也是驚了一下。
但是最出乎他意料的卻是高建武居然有這麼高的威信。
能讓絕大多數城池投降,這裡麵沒有寫哪些是被商會收買的。
但是守城將領有一半跟高建武有關係,這就證明高建武想要複國,很簡單。
所以李承乾在將戰報遞給房玄齡等人的時候就在思考解決辦法。
隻不過當其他人看完後,都哈哈大笑起來。
因為高句麗的滅亡,讓大唐周邊再無敵人環視。
有的,隻有大唐安穩的發展,他們相信,隻要李二和李承乾不瞎搞,即便第三代帝王再平庸,也沒關係。
因為那個時候的大唐,經得起折騰。
就在眾人說笑的時候,房玄齡看到了李承乾坐在一旁皺著眉頭不知道在想什麼。
於是走過去問道
“殿下,是有什麼煩心的事情嗎?”
李承乾見是房玄齡連忙說道
“房公,孤是在擔心高建武。
此次打下整個高句麗,我們肯定沒有那麼多人手管理。
所以勢必會用到原來的高句麗人,因為他們人頭熟,又是高句麗人,所以很容易便能將地方管理的很好。
但是戰報上也說了,高建武在勸降的時候起了很大作用,幾乎有一半的守軍跟高建武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
這也是孤擔心的地方,萬一……”
說到這裡,李承乾眉頭皺的更深了,房玄齡見此滿意的笑了笑說道
“殿下,還請恕老臣無禮。”
李承乾看到房玄齡突然行禮連忙扶住,笑著說道
“房公哪裡話,您的教導孤都記在心中,怎麼會怪罪於你。”
房玄齡聽後笑著捋了捋胡子說道
“其實殿下所說的事情根本就不會發生。”
房玄齡一句話讓李承乾有些發懵,他不明白房玄齡為什麼這麼說,於是拱了拱手,神情認真的說道
“還請房公教我。”
對於李承乾這種對於長輩的尊敬和對於未知事情的探究,房玄齡是非常滿意的。
或許李承乾無法達到李二的高度,但隻要好好培養,也一定是一個能將大唐再次發展到另一個高度的賢明君王。
“其實道理很簡單,陛下,或者說蜀王殿下無論是比誰,都不會讓高建武有機會將消息送出長安城。”
房玄齡的話已經很明顯了,隻要高建武活著回來,那麼他的安樂公府,從上到下都會是李二或者李恪的人。
即便是一個小妾,估計都是經過特殊訓練的,到時候高建武是生是死估計都不一定是他說了算。
李承乾公務看過了,思考的多了,見房玄齡等人出手次數多了,也明白了房玄齡此話的意思。
“再有,隻要我們在遼東道的土地上建上學堂,那麼隻要三代,高句麗便自古以來都是我中原王朝的。
這個可以等蜀王殿下火來您再問他,畢竟這一套蜀王殿下玩的是最好的,也是最成功的。”
聽到房玄齡的話,李承乾也想到了李恪天天忽悠人的場麵,不禁笑了出來。
“確實,三弟這嘴皮子上的功夫確實厲害。”
李承乾解開了心中的疑慮,也開心起來,雖然這一年給他累夠嗆。
但是學到的東西卻是之前的數倍不止。
“殿下,太上皇與陛下再有兩月就要回來了,我們是不是做些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