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州,臨沮縣附近
“士載啊,你之前來過這一帶嗎?” 廖化走到鄧艾身旁,麵容有些憔悴的問道。
“這一帶並未來過。”鄧艾手裡拿著一個小本子,在上麵寫寫畫畫。
廖化聞言張了張嘴,欲言又止,最後還是沒忍住,有些氣惱的說道:“沒來過你還堅持你來帶路!”
“我好歹也在荊州待過一陣子,這一帶的路我怎麼也比你熟,再不濟咱跟著輿圖走也行啊!你說你走的這叫什麼路?你看看將士們都累成啥樣了?”
廖化明顯有些急眼了。
當初丞相讓鄧艾給他當副將的時候,廖化心中還挺高興的。
畢竟是姑爺讚賞有加的大漢新進青年才俊。人看著也老實巴交的不愛說話。廖化平素最看不慣那些隻會誇誇其談,卻沒有點真本事的人,所以對於話很少的鄧艾很是滿意。
此前嶽飛曾向廖化言及,鄧艾精於繪製輿圖,對地勢地形甚為通曉。所以當他們大軍從陰平出發時,鄧艾主動來找他,希望按照他製定的路線來行軍,他欣然同意了。
誰知道一出了蜀漢的地界,他們基本沒有走過正常的大路,大部分都是輿圖上根本沒有標注道路的地方,有些雖然沒有在輿圖上標注但好歹還是路,有些根本就不是路,懸崖峭壁,或者未有人涉足過的山地,極為難走。
“廖... ...廖將軍,雖然這一帶的路我9沒走過,但是,這裡北麵魏國邊界之地,我卻是走過的。”
“我根據我們手上荊州輿圖,加上離著不遠的魏國邊界的地勢,我... ...我大體能夠推測出這一帶的地形情況,”
鄧艾現在雖然口齒伶俐了很多,但是一時間說這麼多話,還是有些吃力。
“你... ...你靠推測出來的路就敢帶著大部隊一起走,士載啊,你看看將士們這一路上走的鞋都不夠穿了,到時候還怎麼打仗?”
廖化算是明白了,鄧艾這個濃眉大眼的,之所以不愛講話,完全是因為他之前有口吃的毛病。與穩重靠譜一點邊都沾不上!
“廖將軍,鞋的問題您無需擔心,大軍開拔之前我已經讓手下統計了每名將士的鞋碼,按照每人五雙的量準備了,還每個鞋碼多準備了幾百雙。絕對不會出現因為鞋子問題影響打仗的事情。”
鄧艾說這段話的時候,表情相當誠懇。誠懇的差點讓廖化都有些不好意思再苛責了。
但是... ...誰家將領開拔要帶那麼多雙鞋子?是在效仿先帝一邊打仗一邊給將士們編草鞋嗎?
“而且廖將軍,雖然我們走了一些原本沒有路的地方,但是我們走過之後,那裡便有了路。在將來很長一段時間裡,這些路是隻有大漢知道的秘密路線。甚至還可能會成為戰爭製勝的關鍵。”
廖化聽完鄧艾說的話,張了張嘴想要反駁,但是仔細想想他說的好像也不無道理。
這一路雖然走的艱難,但是卻沒有碰到過一次吳國的巡防隊。若是有這樣一條路線,或許可以神不知鬼不覺得避開吳國邊境守軍,直搗黃龍,拿下建業,取了孫權老兒的頭顱。
廖化仿佛看到了一番新的天地,一時間忘卻了連日翻山越嶺帶來的身體上的酸痛,以及腳上鞋子裡那破了洞的襪子。一邊暢想著率軍攻入建業的場景,一邊嘴角不自覺的往上翹。
抬眼再看鄧艾的時候,立刻順眼了很多。
我就說話少的人,成熟穩重吧。
什麼?你說口吃的原因?士載可不是因為口吃才話少的,你聽聽剛剛一番話說的一個結巴都沒打,口齒伶俐,條理清晰,完全沒有任何口吃的跡象。
“士載啊,咱們接下來該往哪走啊?是率軍攻打建… …臨沮縣城?還是直接繞到夷陵城?”
“廖將軍,艾……艾覺得我們先將臨沮縣城拿下後,在到夷陵城後去,看看能不能埋伏到吳國的運糧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