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子魁的執行力很強。
第二天就把當初賣香煙的盒子翻出來,戴上破氈帽打著叫賣的幌子去跟站崗的偽軍搭話,低聲詢問是誰舉報了趙副排長,現在調去哪個村了,有幾個同夥等等。
新調來的偽軍居然拿他當空氣,端著槍到處走,就是不答話。
因為他們還沒摸清村裡的情況,即便猜到劉子魁可能是共黨分子也不敢揭穿,要不然被同僚扣上個通共的大帽子就完了。
劉子魁見對方不驅趕自己就更來勁了,拿起一包煙強行塞到對方口袋裡就跑。
那土匪哨兵還是頭一回見到有人主動給自己送東西呢,好奇地摸出來一看,嘿,這煙是好煙,可煙外麵還包著一張有關紅黑榜執行辦法的宣傳單呢!
劉子魁認準了這人脾氣好,過兩天看他站崗就又來搭話,問他政策看明白了沒,有沒有什麼不懂的地方,自己可以現場答疑解惑。
那人沒忍住問了兩個問題,就被劉子魁威脅了:“你叫什麼名字,家哪的?不說?不說你也是通共,我隨便喊兩句就能讓鬼子斃了你!”
“……”
那偽軍冤得淚眼汪汪,也不想想這是什麼地方,鬼子憑什麼聽這黑瘦小子的話,就竹筒倒豆子似地把所有問題都交代了。
劉子魁開心了,把信息記錄下來交給馬紹勇。
遊擊隊連夜出動,跑了三十裡地的胡家林村埋伏,找準機會把那日舉報趙瑞的老王和另外三個同夥給宰了。
劉子魁連夜寫文章,把這件事的前因後果發表到報紙上,回頭拿著新出版的遊擊報貼到各個村去。報紙上還講了紅黑榜的獎懲措施和定期公布“成績單”的製度。
這件事瓦解了許多土匪的心理防線,他們有的依舊嘴硬,行動上卻明顯有所收斂,多數時間縮在炮樓裡觀察動靜,站崗巡邏的時候對村裡的百姓態度好轉,敲詐勒索吃拿卡要的行為少了。
不過想找出一兩件好事也難。
劉子魁琢磨著不能乾等,得主動派任務過去。
可是他天天去炮樓前晃悠也不行,裡麵的鬼子早晚會起疑的,得找一個穩妥的消息渠道才行。
後來他看鬼子和偽軍並不自己做飯,而是征用村裡的大爺大嬸炒菜做飯打掃衛生,就萌生了一個大膽的想法。
他去找張大娘和其他村婦商量,讓她們去炮樓裡乾活的時候把任務清單帶進去,偽軍再通過她們把情報傳遞出來,這樣做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偽軍乾了好事也能有一個見證人,他們的積極性就會更高一些。
還彆說,這一招也特彆好用,偽軍們很樂意彙報彆處鬼子和劉黑七部隊的動向,但凡是能說出點有用信息的,就能記一個紅點,離洗白的日子就更近一點。
有時候他們實在搞不到有用的情報,又想不出什麼有新意的好事,就乾脆往外傳遞子彈、手榴彈。
劉子魁很鼓勵他們乾這種事,一筆筆都給記上,回頭把賬冊上的紅黑點情況寫到小紙條上送進去,在這群土匪中樹立了幾個典型。
偽軍們爭相傳閱紙條,漸漸有了攀比心,願意放下架子主動去幫村民做好事了。在炮樓裡的日本兵看到這些情況對上彙報,其指揮官不但沒生氣還很高興,認為這樣才有利於他們長期統治,還當成了宣撫典型進行嘉獎。
炮樓裡的偽軍一看討好老百姓兩頭占便宜,乾好事的積極性就更高了。
眼瞅著時機成熟,劉子魁開始跟他們打聽去年掃蕩的時候有沒有去過北大山,知道是哪個部分、哪位長官帶隊截擊了突圍的八路軍機關乾部。
這是偽軍為數不多的勝仗,劉黑七曾經專門開了表彰會,對帶隊的連長進行過通令嘉獎,在偽軍之中人儘皆知。
劉子魁很快就打聽到帶隊的連長叫丁老四,如今已經晉升為營長,新泰縣15多個據點都歸他管,平時主要待在新泰縣城。
想要動偽軍的營級乾部就比較難了,劉子魁也沒想交由彆人來處理,暫時把丁老四的名字記在心裡。
他總結了實施紅黑榜製度連個月來的效果,覺得應該廣泛推廣出去,如今魯南地區的日偽據點超過300個,光靠敵工部現在這幾個人手可忙不過來,希望組織上能加派一些人手。
然而這麼重要的建議,卻被王茂生攔住了。
因為很不巧,省戰工會剛發布了《關於實行精兵簡政的決定》,強調要縮小編製,減少單位提高工作效率。在這個節骨眼上提出增加人手的要求很不合時宜。
原來,今春滴雨未下,預計又是一個災年,上級要求節衣縮食做好迎接困難的準備。可如今根據地彙聚了八路軍115師師部、山東縱隊司令部、山東分局三大機關,光各部門科室的乾部就有一萬多人。
這麼多人既不參與生產,又不直接參加戰鬥,在麵對日軍大掃蕩時行動遲緩造成巨大傷亡,如果不吸取教訓,以後可能會造成更大的損失。
所以上級要求貫徹中央關於精兵簡政的指示,儘快裁撤一些工作相同或相近的職能科室,精簡一批乾部到基層作戰部隊去。
“現在首長們正在商討精兵簡政的細節,敵工部本身是山東縱隊的同誌負責,我們身份敏感,還是不要摻和為妙。”
“為什麼不能摻和?你以前不是說,隻要是打鬼子的好手段,對根據地有利的事情就應該積極爭取的嗎?”
劉子魁明顯感覺到王茂生的情緒不對勁,這段時間的工作不如以前有激情了。
他耐心開導詢問了一番,才知道在公布實行精兵簡政的大會上,個彆領導認為宣傳隊是最應該精簡的單位:“搞了各種幾個名號的報紙,發表的內容大同小異,純粹浪費油墨和紙張,我看發行量幾百份的小報可以停辦,集中力量把有代表性的軍報、機關報做大做強就可以了。”
這個提議沒問題,但意外的是遊擊報成了精兵簡政的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