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曆史軍事 > 號外 > 卷二合並辦報 【72】最艱難的時刻
背景色:字体:[]

卷二合並辦報 【72】最艱難的時刻(1 / 1)

推荐阅读:

劉子魁受了點傷,但目的達到了。

城內的特務聽到槍聲以為目標人物出現了,全都撕掉偽裝提槍跑出來,結果找到的隻有雙眼通紅淚流不止的侯德俊。

他們得知是被那個黑瘦少年攪了局,都很惱火拉開距離朝山上搜捕過去。

沒有人能在山裡抓住劉子魁,即便是他受了槍傷,捂著流血的右臂專挑艱險路徑逃,依然能把追兵甩得遠遠的。

這些頑軍追了半天一無所獲,悻悻撤了。

劉子魁等天黑才從藏身的山崖下出來,咬牙堅持著跑到最近的抗日村莊尋求幫助。

村乾部給他包紮傷口喂水喂食,又派人連夜去找部隊彙報情況,不等天亮就叫來了王茂生、馬紹勇等人。

劉子魁精神狀態還不錯,就是失血較多嘴唇發白四肢無力,十分心虛地彙報了此行遭遇。

王茂生沒責怪他,還表揚這小子立了大功。

原來王洪九等國民黨頑軍是在25日拂曉發起的偷襲,當時許多乾部並未在機關駐地休息,陰差陽錯地逃過一劫。沒能抓住大魚的國民黨特務故意在城內設下埋伏,目標就是潛伏下來的幾位重要乾部。

劉子魁誤打誤撞之下,既破壞了敵人的陰謀,又給城裡的同誌爭取了逃出來的機會,可不立功了嘛。

聽他這麼說,少年咧嘴笑成一朵花:“功勞就不要了,你彆追究我未經請示擅離根據地的責任就好。”

魏俊傑在旁邊故作酸溜溜地揶揄道:“我覺得不行,有功該獎,有過也必須罰,一碼歸一碼嘛!”

王茂生笑著點頭稱是,當即給予劉子魁七天禁閉的處罰。

誰都看得出來,這小子受了傷需要靜養休息,關七天禁閉跟沒處罰一個樣。

回到駐地之後,王茂生翻閱了之前造假良民證時登記的花名冊,還真在裡麵找到了侯德俊的名字。

他將此人已叛變的情況對上彙報,得到了一個相當震驚的反饋:“侯德俊所在的區中隊全員失聯,據僥幸突圍出來的同誌說,那晚區長在戰鬥中犧牲,區中隊長很可能率餘部投降了王洪九,包括侯德俊在內有近百人!”

這可麻煩了,這些投降人員在黨內工作多年,掌握了太多機密,他們認識的黨員和家屬很可能遭到迫害。

王茂生連夜撰稿,通過魯南時報、戰鬥生活等報刊雜誌發出警示,提醒各區機關開展行動保護抗日軍屬。同時他也主張通過遊擊報出版一期“號外”,公開喊話這些投降的家夥做人要講良心,要有身在曹營心在漢的覺悟,不要助紂為虐等。

能做的工作都做了,但八路軍主力不在根據地,還是無法給群眾和軍屬提供足夠的保護。

接下來的5月8日國民黨頑軍2000餘人,在侯德俊等叛徒的指引下突襲南馬口村,將費南六區機關和區中隊70餘人包圍,殺害縣委宣傳部長、區委副書記在內的40餘人,俘虜30餘名黨員乾部。

5月27日,他們又趁著日偽軍掃蕩的時候出動,將費南二區機關和區中隊140餘人包圍於老泉崖,殺害區委副書記、區中隊指導員等20餘人,俘虜了區長在內的20餘名乾部。

為了減少損失,費南縣委隻能將各區武裝力量集中到縣統一指揮,白天分散活動,夜晚集中宿營。

與此同時,中共山東分局通過所有報刊雜誌宣布了“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自衛立場,調遣八路軍115師、山東縱隊開展了反頑自衛鬥爭,主動進攻王洪九的礦坑老巢提供壓迫性保護。

這次戰鬥打得不算激烈,因為礦坑地形複雜,王洪九率部龜縮進幾個主要礦洞,依托四通八達的地下巷道負隅頑抗,部隊激戰一天一夜未能取得突破,在得知附近其他國軍趕來支援的消息後主動撤退。

劉子魁因養傷未能參加此次行動,懊惱了很久。

好在沒多久,八路軍115師主力結束了在濱海區的行動返回魯南根據地,發起討伐戰役收複了費南抗日根據地,打擊了日、偽、頑、匪的囂張氣焰。

隨著地方黨政軍聯合開展恢複工作,重新穩定了費南的局勢。

但主力部隊回歸後,一個生死存亡的大問題也隨之出現,糧食不夠吃了!

之前就是因為春旱嚴重,日偽頑又同時蠶食根據地侵占大量村莊,八路軍主力部隊不得不轉戰濱海區就食,現在部隊回歸,狹小的地盤上多了幾萬張嘴,光吃飯都成了大問題。

為了節省糧食,有的炊事員在飯裡摻上糠和樹皮、柿子皮、花生殼、高粱秸等,山上的蒿根也被挖來當成食物。戰士們為了讓群眾在村莊附近打樹葉、拔野菜方便些,自覺跑到遠遠的山上去挖野菜。

不光糧食緊張,油、菜、紙張、鞋襪全都匱乏,報紙雜誌出版工作都受到限製,不得不大幅縮減印量。如果再不想辦法,都不需要敵人進攻,部隊就被困死餓死了!

在這個危急時刻,中共中央提出“自己動手,豐衣足食”和“發展經濟,保障供給”的號召。中共山東分局也喊出了“一手拿槍,一手拿鋤,一麵戰鬥,一麵生產”的口號,鼓勵廣大指戰員與群眾同甘苦共患難,利用戰鬥間隙開荒種地,養豬種菜。

為了調動大家積極投身大生產運動的熱情,宣傳部最先行動起來,王茂生被要求帶領各報刊雜誌的采編人員下到田間地頭采訪軍民尋找模範典型。

可是倉促之間哪有那麼多典型模範可報道呢?大家每天出去采訪,帶回來的稿子總是大同小異的好人好事,這個班去幫老百姓鋤了草,那個排去挖了眼井之類。

隻有魏俊傑的調查讓王茂生眼前一亮。

這小子不愧是家裡當地主的,讓他去采訪,他不訪人專訪地。

由於連年的兵匪戰亂災害不斷,各村都有許多村民和地主流亡、逃難、殞命,導致不少耕地荒蕪。他在幾個村莊調研一圈,記錄了上百畝撂荒耕地的位置和歸屬情況,借老農民之口計算了開墾這些荒地所需人力和年產量,得出開荒能解決大問題的結論。

這篇文章引起了各級領導的重視,獲得了中共山東分局領導的重要批示,直接開啟了各縣各村的開荒運動。

為了調動農民開荒的積極性,山東分局專門下發了文件:“誰開墾歸誰所有!”

一時間,根據地各村莊出現了家家訂勞動計劃,人人有開荒指標,開展開荒競賽的新氣象。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