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宮,朱允熥聽到裡麵傳來朱標的慘叫聲,也是沒忍住嘿嘿笑了起來。
這就對了。
沒有什麼矛盾,是一頓打解決不了的。
如果有,就打一晚上。
常氏一直都沒打朱標,但是根據朱允熥的經驗,這頓打必不可少。
畢竟,這一家人,每次都是一頓打,矛盾就沒了。
不然老朱能挨那麼多打?
不然朱標能挨那麼多打?
就常氏沒打朱標,也就差這一頓打了!
……
這一夜,朱標也算是徹底,為自己當年對朱允熥不好,把朱允熥交給呂氏而不管不顧,付出了徹底的代價!
……
第二天。
朱允熥起床後,發現朱標和常氏都不在東宮。
於是他也立馬去了永壽宮,沒想到朱標和常氏一大早,居然跑這裡來蹭早飯來了。
今天的朱標雖然臉上的傷還沒好,但是明顯春風滿麵,得意洋洋,非常開心。
可能是因為,常氏坐在他身邊的,很明顯,常氏和他之間的隔閡,徹底消除了。
永壽宮的老人們倒是也樂見其成,畢竟,都是自己後人,朱標也為自己的錯,付出了不小的代價。
這事兒,也該過去了。
陳二娘見朱允熥來了,給他盛了一碗熱騰騰的稀飯,說:
“允熥,正好吃飽了再去早朝!”
朱允熥點頭接過來,就著鹹菜大口吃起來,同時,腦海裡,係統的聲音也響起:
“叮,恭喜主人完成任務,已經成功複活一人!”
朱允熥吃飽喝足,對此刻膩歪在常氏身邊的朱標說:
“差不多得了,還得去早朝呢,完事兒接著看奏折!”
朱標聞言歎了口氣:“命苦啊……爹當皇帝,我看奏折,兒子當皇帝,我還看奏折!”
常氏:“自己家兒子的事兒,你都不想管?”
“管,必須管,嘿嘿嘿……”
朱標立馬起身,跟朱允熥去了奉天殿。
朱元璋吃飽喝足,百無聊賴,也跟上,想去看看。
每天的早朝,其實就那麼點破事兒。
主要是六部把最近的活兒進度彙報,說一些突發情況,對一些事兒進行討論。
如今的大明,沒啥大事兒,無論是土改還是稅改,都已經全麵推行。
戶部對商戶的鼓勵經商政策,工部在沿海的大船監造,兵部對草原的衛所設立,吏部對高麗、東島、草原各地的官員駐派。
刑部彙報一點最近的大案處理,禮部談論一下年關將至的各種準備。
聽了一圈,也就草原之事,朱允熥覺得有點說頭。
畢竟收了草原,可是遊牧民族居無定所,相對野蠻,如今屬於大明,對他們的教化,以及讓他們融入大明,是重點。
好在,有王保保,他的複活,消息已經傳到草原。
一些投降的部落首領都在趕來要見王保保。
隻要他們確定,這位草原第一猛人真的複活了,並且他都願意歸順大明,那麼草原上的人,基本上就不會有什麼動亂和後顧之憂。
再加上朱允熥為了草原和中原融合,而定下的開放政策,對草原人好處多多,隨著時間,他們就會明白,融入大明的好處。
起碼,他們所必須的鹽茶以及各種工具,就不會缺了。
生活在草原,他們養牛羊馬,是他們的優勢。
可是除了這些,生活中很多用品甚至必需品,他們都幾乎沒有,茫茫無際的草原上是沒有那些必需品的。
而融入大明,他們就可以合法的,光明正大的,賣他們的牛羊馬,大量購買必需品物資。
這無疑就是好處。
而草原同樣對大明有用,可以把大量馬匹弄到草原上,這樣一來馬的口糧問題解決,還能養的膘肥體壯。
朱允熥就對王保保說:“相信,王侍郎也應該明白,草原人成為我大明的一個民族之一,隻有好處。
從此是友非敵,對誰都好。故而,在這件事情上,你還是要多出麵,從中安撫草原人,讓他們儘量融合!”
王保保拱手:“臣明白!”
隨後,朱允熥問:“各位臣工,可還有事?”
剛說完,人群裡,新任戶部侍郎張士誠出列:
“陛下,經過臣的了解,江浙一帶,在賦稅這一塊,百姓們不是很積極。
朝廷對士紳地主們,有強硬措施,可對普通百姓則沒有,導致稅收困難。”
沒有人比張士誠,更了解江浙江南一帶。
朱允熥說:“稅收方麵,從他們的角度看,認為出現了不公,江浙一帶富足,其他地方就窮一些。
於是乎,江浙一帶百姓們都覺得,他們的稅交上來,在朝廷的各種改革製度下,就便宜了其他貧困地區。
因為,很多貧困地區,有一些免稅政策嘛。所以在他們認為不公平的情況下,抵製交稅也正常。”
張士誠說:“可從朝廷的角度出發,天下是一家,貧窮的地方再收稅,他們就得餓死。
江南一帶富得流油,收他們的稅不過是九牛一毛。這份認為的不公,角度不同,各有難處!”
朱允熥點頭:“張愛卿,你熟悉江南,不如想辦法解決此事。”
張士誠說:“是,臣到時候拿一個章程出來,讓江南之地的稅戶們,能夠心甘情願的納稅。
這一碗水不好端平,地分南北,民分富窮,政策偏向誰都不好……
臣以為,還是要以不同的地方,不同的發展政策為準,方為上策!”
朱允熥點頭:“發展需要時間,短期內隻能幫扶貧窮的地方。”
朱允熥又說了一些,總的來說,朝廷安寧,天下都向著好的方向發展,還是很不錯的。
這也讓朱元璋忍不住點頭,他不得不承認,朱允熥這個皇帝當的沒毛病。
本來事兒說完,就要退朝了。
可就在這時,一個三十歲一身龍袍的青年,昂著頭顱走進奉天殿。
他一臉的傲氣,帶著些桀驁不馴和玩世不恭,此刻掃視眾朝臣,隨後看向了坐在上麵的朱允熥。
而同時,大家也都看著這個青年男人。
他身上穿的龍袍,是大明風格的,所以證明他也是大明皇帝,但肯定不是現在這個時期的。
那麼隻有一個可能,這個青年,極有可能是明朝後期的天子!
大家都疑惑是誰,那青年倒是先開口了。
“爺這是來哪兒了?你們,都是什麼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