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試驗田的刈稻show正式結束,剩下的稻田明日再進行收割,隻是不讓群眾參與。
同樣數據也要一一記錄。這是重要的試驗參數,方便往後的參考對比。
孫山領著同僚們浩浩蕩蕩地回城了,之後各找各媽,該乾嘛繼續乾嘛。
勞作了一日的義務刈稻漢子也跟著回衙門。
說好的包飯,總不能說話不算話。
大頭狗見人回來,立即領著臨時小弟招呼民工。
至於孫山,桂哥兒早就扶進去,趕緊打水洗漱。
嗬嗬,他家山哥向來愛乾淨,就算肚子再餓,也要整理清爽才吃飯。
大頭狗樂嗬嗬地看著刈稻民工,笑嗬嗬地說:“今日累了吧?趕緊過來吃飯。”
民工看了看晚飯,不由地失望了。
根本不是想象中的大魚配白米飯或者大肉配白米飯。
吃的隻不過是糙米配青菜加幾塊臘肉,當然還有大骨頭湯。
大頭狗哪裡知道漢子們的心思,怎麼方便怎麼省錢怎麼做飯。
青菜是衙門後院,免費的!
臘肉是過時過節各路豪商鄉紳送來,免費的!
也就是需要買一大筐骨頭回來費了點銅板。
大頭狗不禁為自己的省錢飯菜點讚。
無論如何,刈稻民工還是趕緊乾飯。
雖然跟想象中的不一樣,但孫大人的飯有一個大優點---就是吃到飽。
嘿嘿,必須把明日的飯也吃進來,能省一頓是一頓。
孫山則在內院和張師爺一起乾飯。
張師爺笑著說:“老爺,今日刈稻,證明鳥糞真的有用,就算明年不是很多人來買,但隻要鳥糞真的能增產,後麵肯定家家戶戶來買。
老爺,現在最重要是趕緊把鳥糞製作出來,明年春耕時一定要百姓能用上。”
秋收已經來臨了,冬天也即將踏風而來,轉眼又一年過去,很快春耕就來。
現在衙門根本沒鳥糞成品,必須抓緊時間生產出來。
孫山吃了一口排骨湯,點了點頭:“秋收後,就該征役,先把大鳥村的路鋪出來,方便鳥糞運出來。”
幸好役夫是免費的,這裡能省下一筆錢。
第(1/3)頁
第(2/3)頁
張師爺見四處隻有自己人,低聲地說:“老爺,要不要向辰州府報告。鳥糞使得水稻增產,這可是天大的喜事。說不定能.....”
“升官發財”四個字就算不說出來,大家也明白。
這個問題,每當夜深人靜,孫山就想了無數遍。
想著使水稻增產這樣的政績,一一往上報,就算功勞不是最大,也能沾光。
劉知府吃肉,他喝湯總行吧。
不說一下子官躍升三四品,也能在七品往上爬一爬,說不定運作運作可以回京城。
在外做地方官千好萬好,甚至能做山中王,唯一不好的是總歸見不到聖上。
沒辦法露臉,更不要說簡在帝心了。
“回京城”是無數地方官奮鬥的終極目標,孫山也不例外。
孫山時不時幻想著升官發財,為黃氏,蘇氏,雲姐兒掙誥命,給小肥妹更好的出身。
但想到鳥糞不是可持續資源,用完就沒,根本沒辦法在各地方全麵鋪開。
而且如果上報鳥糞,說不定就歸為“國有”,最終是富者能用,貧者用不起。
就像煤礦等資源地方,致富往往當地的少數,當地的百姓很少被惠及。
孫山的腦瓜子想不了那麼長遠,隻希望管轄下的百姓先富裕,再惠及周圍的百姓。
如果鳥糞隻屬於當地人,可以先財富積累,再“產業轉型”,使得當地百姓更富裕。
要是把鳥糞上報給辰州府,恐怕鳥糞已經不是孫山能做主了,當地百姓未必受惠了。
在“升官”和“名”之間,孫山最終選擇了“名”。
選擇在當地出名,做個能乾的吏官。
孫山搖了搖頭說:“鳥糞能不能使水稻增產,得要百姓使用後才能確定。簡簡單單地一次試驗,不足夠證明鳥糞真有用。
為了安全起見,還是要多多試驗,讓百姓用起來。確定所有使用鳥糞的水稻能增產,再往辰州府寫文書吧。”
意思是不上報,把鳥糞的事先瞞下來,等百姓用過再決定。
張師爺以為孫山隻不過謹慎行事,害怕鳥糞能使水稻增產隻是偶然事件。
萬一虛報,那可是欺君之罪。
等沅陸的百姓一點一點地使用,積累足夠的數據,真的確定能增產了再邀功。
張師爺連連點頭:“還是老爺考慮得周到,關於糧食之事,小心為上。”
時間慢慢地流逝,很快就秋收完畢。
孫定南和孫大力把試驗田剩下的水稻也收割完畢了,把報告呈給孫山看。
第(2/3)頁
第(3/3)頁
孫山看著一畝一畝登記的數量,數據的波動並不大,都在600斤徘徊。
或許因為選種,土壤,氣候,水利等因素一樣,所以數據大差不差,並沒有特彆的落差。
孫定南問道:“老爺,明年春耕,還要不要做試驗?”
孫山點了點頭:“做,肯定要做。這次選上,中,下不同等級的耕田來做。”
試驗怎能停呢?
就算再成熟的數據,也要繼續做,何況還不成熟。
按照以往的經驗,孫山知道鳥糞的確是很好的有機肥。
但時間,空間不一樣,誰敢確定不會發生變化呢。
所以試驗必須狠狠地做,還要把數據一一記錄。
而且還要一邊做試驗一邊加入創新的耕種方法,說不定搞著搞著還真能在種子上有突破。
孫山想著賣鳥糞賺了錢,就得組織一支“水稻科研隊伍”。
隻要他在沅陸任職,就養著這支隊伍。
轉眼就快到征役。
孫山,王縣丞,吳主薄等官吏齊聚一堂。商量著這次怎樣征役。
一般一年兩次征役,一次10天到15天左右。
分為春征和秋征。
先帝的“新政”的不知道是春風還是東風依舊沒有吹到沅陸縣,所以還是按照“舊政”來行事。
孫山向來隨大流,按照規矩辦事。
王縣丞問:“大人,這次確定把所有役夫放到大鳥村修路?”
一般征到的役夫都是“就近原則”安排工作。
這次把全縣的役夫放到大鳥村,人多了,管理就費力了。
孫山確定地說:“必須把大鳥村的路修好,才方便後麵行事。”
衙門的官吏都知道大鳥村後山有鳥糞,來年春耕要賣鳥糞,得從大鳥村運出來。
修路的確迫在眉睫。
第(3/3)頁
非法請求-2非法請求-2非法請求-2非法請求-2非法請求-2非法請求-2非法請求-2非法請求-2非法請求-2非法請求-2非法請求-2非法請求-2非法請求-2非法請求-2非法請求-2非法請求-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