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情的鄉親們依舊以“0”包圍孫山,使得孫山寸步難行。
大家像看大明星一樣看著孫山,眼裡流露出愛慕的眼光。
孫山含笑地看著鄉親們,雙目傳情。
雖然過分人情讓人窒息,不過這就是最淳樸的鄉土之情。
孫山生於此長於斯,熱愛這裡的一磚一瓦,一村一店,更對鄉親們飽含著最深切的熱愛。
忽然從外麵傳來一陣急速又激動的喊聲:“山子,我的山子在哪裡?阿娘來找你了。”
孫山內心的琴弦重重地撥動,這是他日夜思念的蘇氏,是他最愛的女人。
孫山不顧儀態地回應:“阿娘,我在這裡。”
不一會兒大家快速散到一邊,出現一個缺口。
借著火光,孫山看到了蘇氏,蘇氏也看到了孫山。
心心念念的兩人看到了心心念念的人。
孫山急速地跑過去,蘇氏也急速地跑過來,孫山直挺挺地跪下磕頭,喊著:“阿山,不孝兒孫山回來了。”
蘇氏看到孫山的那一刻眼淚一滴一滴地流下來,看到下跪的孫山。
極速地撲上去,喊著:“山子,阿娘的山子終於回來了。阿娘好想你,天天盼著你回來。幸好,我的山子平安歸來,阿娘終於盼到阿娘的山子回來了。”
母子倆眼眶紅紅地對視,不由地流下眼淚。
孫山抱住蘇氏,思鄉之情充滿在思緒裡,激動地喊:“阿山,山子回來了。山子終於回來了。在京城,我天天想著阿娘,天天盼著回家。”
蘇氏看孫山像看失而複得的珍貴之物,歡喜地說:“我的山子,瘦了,黑了,這一路上肯定好辛苦。”
隨後又說道:“這次回來一定要好好補一補,阿娘的山子受苦了,受罪了。這一路太不容易了,阿娘好心疼。”
蘇氏緊緊地抱著孫山,一邊流淚一邊念念叨叨。
隨後又有一聲從耳邊響起,激動地喊:“山子,阿爹的山子,阿爹的山子終於回來了。”
孫伯民拚命地壓抑內心的激動,急切地跑到孫山跟前,眼眶紅紅地看著孫山。
孫山轉過頭,看到孫伯民,重重地磕頭:“阿爹,不孝兒孫山回來了。”
孫伯民撲了上來,把孫山扶起來,搖了搖頭說:“不是,我兒是孝順的好兒郎。你終於回來了,阿爹好高興。”
仔細打量著孫山,心疼地說:“瘦了,黑了,一定很辛苦。可憐我兒啊,受苦受累。”
孫山搖了搖頭說:“阿爹,我不累,也不苦。這一路順風順水,一點也不難受。阿爹,莫擔心,我的身體很好。”
蘇氏抽泣著,哭泣著說:“怎麼不苦,去了那麼久,肯定很苦。可憐我兒啊,這一路肯定吃了不少苦頭,才那麼瘦那麼黑。阿娘好心疼。”
孫伯民連連點頭說:“我兒真的好苦,在路上吃不好,住不好,睡不好。回來一定要好好補一補。”
孫伯民和蘇氏緊緊地圍繞這孫山,不停地在喊:我的兒好苦,我的兒好可憐,我的兒又瘦又黑。
孫山正準備攙扶著蘇氏,孫伯民歸家。
還未踏出一步,腳步慢的黃氏終於來了,身邊扶著她的正是雲姐兒。
黃氏看到孫山後,快速地往前跑,孫山見到後,極速地跑過去。
激動地喊了一聲:“阿奶,山子回來了。”
等對上雲姐兒的目光,孫山愣了愣。
雲姐兒怎麼回事?怎麼瘦了那麼多?
莫非在孫家村不僅沒有好吃好住,還受到雙重婆婆刁難?
哎呦,可憐見人,竟然瘦了那麼多,看來日子過得好苦。
雲姐兒見到孫山後,也好激動,恨不得跑過去訴說相思之苦。
隻不過人太多,淑女教養多年,隻好抑製住內心的渴望。
輕輕地喊了一聲:“山哥,你回來了。”
孫山無分身之術,所有暫時忽略掉雲姐兒。
立即跪在地上,再次磕頭跪拜,眼眶通紅地喊:“阿奶,山子好想你。”
黃氏也好想孫山,深切地看著孫山,情緒激動地喊:“山子,阿奶的山子終於回來了。阿奶天天盼著你歸家,一直盼啊盼啊,幸好阿奶的山子終於回來了。”
黃氏激動地抱住孫山,摸了摸孫山的雙手,心疼地說:“瘦了,黑了,一路上肯定好辛苦。阿奶的山子,受罪了。”
孫山搖了搖頭說:“阿奶,不累不苦,一切都很好。如今回到孫家村,更好了。阿奶,莫擔心。”
黃氏不信地說:“哪裡不累不苦。肯定好累好苦才瘦了那麼多。去之前胖乎乎,回來就瘦成一條竹竿。阿奶的山子辛苦了,阿奶好心疼。”
孫山攙扶著黃氏起身,對著鄉親們說:“各位父老鄉親,我先回去,明天再聊。”
孫三嬸和再次返場的孫三叔大聲地說:“沒錯,我們家山子先回去,明天再跟大家見麵。我家山子這肯定趕路回來,飯都沒吃,肚子肯定餓了。”
這麼一說,蘇氏和孫伯民,黃氏也反應過來了。
關心地問:“山子,餓不餓,哎呀,得快點回去做飯給山子吃才行。”
一向很透明的孫二叔和孫二嬸急著說:“大哥,大嫂,我們快回去做飯。山子一定走了一路才回來的,餓壞了。”
說完後,兩夫妻急匆匆地跑回老宅,幫忙做飯了。
孫山笑了笑,和雲姐兒一左一右地扶著黃氏歸家。
孫伯民和蘇氏也急匆匆地跑回家,給心愛的山子做飯填肚子。
至於孫三叔和孫三嬸依舊留在現場,跟鄉親們吹水,這麼好的機會不吹,何時吹?
何況吹完這次往後沒什麼機會吹。
山子的科舉之路都走完了,都不用考試了,往後好難吹水。
孫三叔得意地對著鄉親們說:“我家山子現在已經是知縣老爺了,是官老爺了。你們剛才不僅跟進士老爺說話,還跟官老爺說話。”
孫三嬸得意地說:“就是,你們幸福了。竟然能跟知縣大人生活在一個村子,哼,全靠我們家山子,你們才有如今的好生活。”
何書瑜先一步報信,所以孫家人知道孫山不久之日會來,更知道孫山現在是知縣老爺。
剛得到消息的孫家村村民嘴巴張得開開,不由自主地看向孫家老宅方向。
這次不是隱隱約約地看到官帽,而是實實在在的官帽。
他們孫家村真的出了官老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