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我,孫山,科舉 > 第760章 何侍郎,名炳堂,字炯同,廣南人也!

第760章 何侍郎,名炳堂,字炯同,廣南人也!(1 / 1)

推荐阅读:

第(1/3)頁

> 何侍郎對何家子弟勸勉一番,隨後對著孫山說:“阿山,這次考得不錯。不要介意名次,能上榜就是有本事。今晚過後,你獨自搬到“閒人苑”,好好準備接下來的殿試,爭取讓名次往前靠。”

“閒人苑”?什麼地方?孫山一頭霧水。

不過聽這個名字就知道清幽之地,何侍郎肯定想讓自己遠離何書駿這些落榜生,一心一意地備考。

孫山趕在站起來,拱手行禮:“遵命,大爺爺。”

何侍郎一番好意,孫山自然不會辜負。

搬就搬,誰怕誰。

何侍郎轉過頭對著何書駿幾人說:“你們接下來這段時間不要打擾阿山,讓他專心備考。”

何書駿哪裡敢說不,連忙回答:“大爺爺,我們知道了。”

吃過晚飯後,何侍郎揮一揮手,讓何書駿幾人滾蛋回去寫檢討,當然何族弟也要寫。

這麼多人不生病,偏偏就他生病,更值得批評。

進入考場,不僅考智力,還考體力,這麼簡單的道理,何家村三歲男娃子都懂。

何族弟還是敗最重要的一步,更值得被訓誡。

之前何侍郎沒說他,完全因為家裡還有考生繼續進場,如今塵埃落定了,得要捉他來狠狠批鬥一番。

何族弟感受到何侍郎的凶狠的目光,如鵪鶉一樣,畏畏縮縮,不敢抬頭,不敢發出一絲聲響。

何侍郎領著孫山到書房,貼身給他講述殿試的規矩以及殿試一般考的內容。

何侍郎摸了摸半白的胡子,耳提麵命地說:“殿試隻考策問,而策問的內容一般是朝廷的時政,你好好留意最近這些年朝廷發生之事。”

頓了頓說道:“這次會試題,有一道關於滇南之事,殿試大概也會考這樣的題。”

何侍郎不得不感歎孫山運氣真好。

當初因為要了解“周若”,從而知道滇南最新的情況,從而更有準備地回答滇南問題。

孫山這是押對了題。

孫山連忙感謝:“大爺爺,我知道了。”

隨後何侍郎讓孫山到“何家圖書館”看一些邸報之類的,注意朝廷的動向。

揮一揮手,讓他回去。

孫山謝過何侍郎後便告退了。

何侍郎看著孫山的瘦瘦小小的背影,有種“道不明說不清”的感覺。

今日是放榜日,也是上班日,何侍郎如常一樣,早早去上朝。

等放榜時,也知道榜單了。

第(1/3)頁

第(2/3)頁

何家考生隻有孫山一人上榜,說不失望是假的,但外戚上榜總歸比掛零好,很快就釋然了。

等放值時,在國子監的好友悄摸摸地尋上他。

好友把他拉到一邊,低聲地說:“炯同兄,恭喜賀喜,你的侄孫女婿金榜題名。”

何侍郎,名炳堂,字炯同,廣南人也!

何侍郎疑惑地看著好友。恭喜就恭喜,怎麼那麼鬼鬼祟祟,把他拉到一邊的?

又不是見不得光之事。

好友看出何侍郎的疑惑,低聲地說:“你的侄孫女婿叫孫山吧?”

何侍郎跟好友不僅是好友關係,還是親家關係,所以對何侍郎的家裡情況一清二楚。

孫山這樣的小人物本應該不入好友的眼裡,但耐不住出嫁的孫女回來講去“秦淮府”吃飯。

這種“貴格不飽”的地方,一提起就知道。

還感歎孫山這條水魚被剁得可慘了。

誰去“秦淮府”吃飯誰就是大傻子。

加上之前見過孫山,一眾人中最矮最瘦的那個,自然印象更深刻了。

何侍郎圓圓的大眼睛翻了翻,好友兼親家明知故問,到是搞什麼鬼?

莫非看中孫山了?不應該啊,都說侄孫女婿了,看中了也沒有機會了。

不解地問:“有事就說,我們是什麼關係了,用不著遮遮掩掩。”

好友繼續神神秘秘地說:“炯同兄,我有個親戚在禮部,是這次的同考官。”

何侍郎知道他說的是誰,禮部來來去去就那幾個人,就算不熟的,但背地裡早就把“身居要職”的同行打聽的一清二楚。

在朝廷為官,必須做到知己知彼,方能明哲保身。

何侍郎眼睛瞪得老大,好似在說:有屁就放,有話就說,他很忙的!

好友一點也不介意何侍郎的瞪眼,依舊神神秘秘地講述從親戚那裡聽到的故事。

二月廿六日,眾考官齊聚一堂,開始填乙榜。

各房把認為可取的卷子拿出來,進行一番評選。

第一輪淘汰一些不可取的,第二輪繼續淘汰一些不可取的。

等最後的第三輪淘汰時,有兩份卷子伯仲不分。

兩房的主考官吵得麵紅耳赤,都認為淘汰對方的卷子。

考場上遇事不決就找主考官衛誡。

第(2/3)頁

第(3/3)頁

衛誡知道這是新帝的第一屆會試,必須開個好頭,秉著“公平公正公道”的原則,讓全部考官一起來評選。

一個是錦繡文章的考生,一個是樸實文章的考生。

衛誡一看,立即在樸實文章的考生中打一個“取”字。

衛誡之所以選中樸實文章的考生,完全因為本身就討厭“富麗浮華”的文風。

皆因為自己長得豔麗。

從小到大被人驚歎、騷擾一句“好豔的郎君”也就罷了。

最他吐血的是殿試。

因為長相明豔被弄到探花,明明他是狀元之選。

從此以後,看到豔麗的東西,衛誡就情不自禁地不喜。

傳聞衛誡家裡是灰撲撲的裝修風格,跟他年輕的容顏格格不入。

眾考官看到衛誡的“取”字,就算認為錦繡文章的考生更好也不敢選了

主考官不僅是主考官,還是簡在帝心的主考官,誰敢不給麵子。

於是拋棄原本的立場,紛紛錄取樸實文章的考生。

就算他們中有不少認為錦繡文章更深得他們的心,也不敢跟主考官據理力爭。

這是最後一名,又不是第一名,完全沒有爭論的必要。

成績都那麼往後了,拉攏價值不大。

至於哪個考生上榜,哪個考生落榜,關他們什麼事,又不是他們考。

評選完“乙榜”的卷子,接著評“甲榜”的卷子。

結果這屆的“會元”,跟以往爭奪得難舍難分不一樣,這屆會元實在太好評了。

因為杜六駁的卷子實在太出色了,毫無懸念地被主考官,同考官評為第一名。

至於第二名到十八名平衡一下各方的勢力就行了。

何侍郎聽到好友的講述,傻爆眼了。

好友如果說的是真事,那麼毫無懸念衛閣老親自錄取的最後一份卷子是孫山的。

這,這也運氣太好了吧!

第(3/3)頁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