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鑒寶撿漏從1988開始 > 卷四第20章 電影上映

卷四第20章 電影上映(1 / 1)

推荐阅读:

時間如同白駒過隙,轉眼半個月時間過去。

一部名為《意外死亡》的電影結束了拍攝,開始進入後期製作和補拍階段。

幾天後張震在辰龍島的放映廳裡,見到了這部電影的導演版。

林詩瑤坐在他身邊,二人一言不發地看完了時長一百二十分鐘的片子。

放映廳的燈光亮起,熒幕上開始播放職員表。

林詩瑤這才出了一口氣說道,“太壓抑了!”

電影並沒有按照原來的劇本皆大歡喜為結尾,而是改成了被冤枉的女孩承受不住各方麵的壓力,最後選擇了結束生命。

片尾曲響起的時候,一股哀傷壓抑的情緒淋漓儘致,催人淚下。

不得不說從演員的演技,到拍攝效果,整部片子的節奏,情緒的表達,都是上乘,可見導演的功底。

張震點頭道,“確實,這和我初衷有些差距,雖說意思表達清楚了,可是結局變成了悲劇!”

柳衛強從一旁低聲道,“張總,我確實改了劇本,這是我對這部電影的理解,它必須是一部悲劇,才能引起更多人的共鳴。

我知道,您有權利改變結局,但是我懇請您,不要那樣做!”

張震緩緩站起,笑著看向他,“你是導演,你說了算,就這樣,我預祝咱們的電影大賣吧!”

十天後《意外死亡》終於在千呼萬喚中登上了香江各大影院的熒幕。

首映當天,影院裡的氣氛略顯微妙。一部分觀眾是衝著影片這段時間引發的話題而來,而另一部分則是抱著看一場普通電影的心態走進了放映廳。

隨著電影情節的推進,原本還在交頭接耳的觀眾漸漸安靜了下來。

影片中女主丫丫和兩個夥伴在異鄉遭遇的不公,以及丫丫哥哥為了尋求真相和公正所做的種種努力,如同一把把重錘,敲打著每一位觀眾的心。

當悲劇的結局來臨,放映廳裡響起了一陣壓抑的抽氣聲和輕輕的歎息聲。

電影結束後,觀眾們走出影院,臉上的神情各不相同。

一些年輕的學生,眼中閃爍著憤怒與同情交織的光芒,他們聚在一起熱烈地討論著各種話題。

“沒想到內地來的同學在咱們這會遇到這樣的事,那個校長兒子太過分了!”

“是啊,而且那些作偽證的人也太可惡了,就因為收了錢,就不顧事實。”

在街頭巷尾的茶餐廳裡,這部電影也成為了人們熱議的話題。

一位出租車司機一邊擦著額頭上的汗水,一邊對坐在旁邊的乘客說道,“看了那電影,心裡真不是滋味兒。

以前總覺得內地來的學生搶了咱香江孩子的資源,現在看來,他們也不容易啊。”

乘客點頭表示讚同,“這電影拍得真敢說,把一些香江人對內地人的偏見都拍出來了,咱確實得反思、反思!”

然而,並不是所有的香江民眾都能立刻接受影片所傳達的信息。

一些受傳統觀念影響較深的中老年人,雖然也被電影情節所觸動,但在談及對內地學生的看法時,依然顯得有些猶豫。

一位老街坊皺著眉頭說,“話是這麼說,可他們畢竟和咱們生活習慣啥的都不一樣,這隔閡也不是一部電影就能消除的。”

但他的話立刻遭到了旁邊一位年輕人的反駁,“伯爺,您這就不對了,電影裡說得很清楚,大家都是華夏人,多點理解包容,有啥不好的?”

與此同時,香江的影評家們也紛紛對《意外死亡》發表了自己的見解。

在各大報紙的文藝版麵,一篇篇影評如雨後春筍般湧現。

著名影評人李曉琀在《星島日報》上發表了一篇題為《悲劇的力量:〈意外死亡〉對兩地關係的深度剖析》的文章。

他在文中寫道,“導演柳衛強大膽地采用悲劇結局,無疑是這部電影的點睛之筆。

在這個結局中,我們看到了現實的殘酷與無奈,也看到了人性在困境中的掙紮。

這部電影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故事,更是對香江社會長期存在的對內地人的偏見的一次深刻反思。

它提醒著我們,隻有打破偏見,以開放和包容的心態去接納來自內地的同胞,我們才能真正走向一個更加和諧的未來。”

而另一位影評人陳美靈則在《明報》上提出了不同的觀點。

她在《〈意外死亡〉:題材有餘,深度不足》一文中指出,“影片雖然勇敢地觸及了敏感題材,但在處理上過於注重情節的渲染,而忽略了對兩地文化差異根源的深入挖掘。

悲劇結局雖然能引發觀眾一時的情感共鳴,但卻未能為解決兩地之間的誤解提供更具建設性的思路。”

這兩篇觀點截然不同的影評,在香江社會引發了新一輪的討論。

普通民眾、學者、文化界人士紛紛加入到這場討論中來。一些人支持李曉琀的觀點。

認為電影已經成功地喚起了人們對偏見的反思,是推動兩地關係改善的重要一步。

而另一些人則認同陳美靈的看法,覺得電影在深度和解決問題的層麵上還有所欠缺。

這場由《意外死亡》引發的討論,如同一場風暴,席卷了整個香港。

它不僅讓更多的人開始重新審視自己對內地學生的態度,也讓香港社會意識到,兩地之間的交流與理解,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而張震和股東們,看著這場因電影而引發的社會波瀾,心中感慨萬千。

他們知道,雖然電影的結局是悲劇,但它所帶來的影響,或許會成為改變的開始。

在接下來的日子裡,隨著電影的持續熱映,越來越多的香江民眾走進影院觀看《意外死亡》,尤其是學生更成為了主流。

有些學生還開始了二刷。

每一次觀影,都像是一顆種子,在觀眾的心中種下了理解與包容的萌芽。

而這些萌芽,正在香江這座城市的各個角落,慢慢地生根發芽。

這一天張震、股東們和導演等主要職員齊聚在辰龍島的小會議室中,二丫她們三個當事人也列席在側。

影視公司總經理譚清麗拿著一張紙輕聲說道,“首映當天票房隻有十萬,可是上映十天之後,票房竟然達到了恐怖的八百萬。

我預計,等上映期結束後,光是香江本地票房就能超過一千萬。

目前這部片子的影響開始發酵,台島、獅城,等華語區,都有院線來購買拷貝。

光州的電影公司,也派人來洽談了上映事宜,現在唯一擔心的是,內地未必能批準。

不過不管如何,這部片子咱們都算是大賺了。

而且還獲得了今年寶馬獎的提名,獲獎的機會很大。

現在我要說的是,咱們成功了!”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