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鑒寶撿漏從1988開始 > 第一卷 一夢重生三十年 第233章 民國瓷器

第一卷 一夢重生三十年 第233章 民國瓷器(1 / 1)

推荐阅读:

張震在她側麵坐下,大膽地欣賞著睡衣下修長美腿。

林詩瑤羞赧地裹緊了睡衣下擺,輕咬貝齒道,“美刀總共兩百四十八萬,其中一百三十萬是賣翡翠所得,另外一百萬是我私房錢,還有十八萬是郭老板幫忙湊的,全在這裡了,你過過目。”

張震掃了一眼茶幾上小山般的墨綠色鈔票,表情十分淡然,微微點頭說了句多謝。

這些錢如果按照高彙率兌換出去,就是三千九百多萬。

再加上前段時間兌換出去的一千四百多萬,自己手裡就有了超過半個億的資金。

這下短時間內再也不會為了資金發愁了。

而且老家那邊貨物輪轉,帶來的利潤也非常可觀,完全可以應付正常開銷。

等到珠寶行業開始盈利,就可以高枕無憂了。

另外有了這些美刀的投入,京城這邊的高彙率的市場估計暫時飽和了,所以短時間內也沒必要再這樣兌換。

林詩瑤道,“另外一件事就是,我和父親打了一個多鐘頭電話,他對這件事非常有興趣,希望能夠促成,但家裡短時間內真拿不出五六億資金。

現在隻能是走一步看一步,等事情有眉目了再商量籌集資金的事,他說希望阿震你能從中斡旋,並且拿出百分之三十的股份,作為運作成本。”

總投資六億,百分之三十就是一點八億,八零末這可是一筆天文巨款,而且還沒算後期受益。

張震都恨不得一口吞下,可惜自己沒有那麼大的胃口。

林詩瑤繼續道,“我知道這件事非常複雜,你可以先著手聯係一下,我父親說再給你送一百萬美刀過來,當作活動資金,你看呢?”

張震記得,建設批文是明年的下半年才下來的。

自己雖說沒有大能量辦成這事,但是現在手頭的人脈,可以起到很大的作用。

另外可以趁著那幅古畫合作展出的時候做做文章。

如果現在開始運作,在今年年底之前肯定能有確切消息。

於是說道,“那我就勉為其難試試,這畢竟屬於雙贏互利的好事,我想問題不大,那一百萬美刀就沒必要送來了,你替我收了,當還你的一百萬。”

林詩瑤點頭道,“沒事,我就當替你存著,你需要隨時送來,可以可用在珠寶公司那邊,合作愉快!”

說著伸出了小嫩手,和張震握了握。

張震用房間裡電話,給楊繼友打了一個傳呼,讓他明天開始繼續兌換美刀。

吃完飯的時候,林詩瑤道,“既然這樣,我就沒必要在這裡繼續考察了,我打算去你家看看,嗯,看看那些翡翠原石,你覺得呢?”

張震算了算時間,離著薑曉琀說的一周還有三、四天,家裡還有一堆事需要處理呢,也是時候該回去了。

於是點頭答應下來,等熊戰一回來,就起程回家。

回到房間,先給槐婷婷打了個電話,詢問了今天店裡情況。

槐婷婷一通抱怨,“快累死了,賣的東西倒是不多,可是來賣東西的快踩破了門檻,我看了一天的貨,眼睛都花了,你也不說來看看人家,哼,壞師弟。”

竟然這麼多來賣東西的?

張震仔細一問,今天收了三十多件東西,其中近代名人字畫居多。

槐婷婷專攻的就是字畫,這些東西她絕對不會打眼。

另外的就是一些晚清、民國瓷器,其中隻有兩間官窯,剩下的都是民窯。

槐婷婷道,“今天一個人還拿來三十多件瓷板畫呢,我看都是民國的,就不想要,這些東西估計彆人也不會要,那人死乞白賴的,我隻好應付著留了他地址,說等老板回來再說。”

聽到瓷板畫,張震眼睛一亮,“瓷板畫,你說說什麼畫風?”

槐婷婷沉吟道,“這些東西和傳統的瓷器繪畫不一樣,帶著水墨國畫的味道,裡麵有寫意,也有寫工筆肖像,能看出來功力都很不錯,有點揚州八怪的風格,怎麼你覺得很有價值?”

近代瓷板畫,創於民國初期,將傳統國畫融入了製瓷工藝之中,算是開創了一派先河。

張震道,“這些東西很可能是月圓會的!”

槐婷婷驚呼道,“月圓會,珠山八友麼?”

辛亥之後禦窯廠停燒,許多高手流落到民間。

其中有十幾位湊在一起組成了名叫月圓會的瓷藝社。

他們致力於陶瓷藝術的發展,兼容並蓄一些畫派,以瓷為紙以釉為墨,在瓷器上做到了國畫墨分八彩的效果,取得了前無古人的成就。

這些藝術家,後來被尊稱為珠山八友。

張震笑著說道,“如果你說的沒錯,應該是珠山八友的真跡,你把那人地址給我,我去拜訪一下。”

槐婷婷慵懶說道,“你來接我吧,我還沒吃飯呢,給你個機會晚上請我吃宵夜。”

車停在了一座胡同外麵,槐婷婷打開車門,看著黝黑深邃狹窄的小胡同,一陣心頭發麻,汗毛都豎起了。

她摸著手裡的工字佩,她心裡念叨半天我佛如來、觀音菩薩、玉皇大帝、三清道尊、太上老君,這才拉著張震衣襟走了進去。

看著門牌號,張震敲響了一扇黑漆隨牆門。

這種門是四合院最低級的門,連個門樓子都沒有,可見這是個小門小戶。

不一會兒裡麵傳來一個中年女人的聲音,“誰呀?”

張震輕咳一聲道,“我是玻璃廠精誠齋的”

道明來意之後,大門打開,一位麵容隨和的中年婦女請他們進門,轉頭對正房裡喊了一聲——哎,孩他爸,有人找。

張震打量了一下,這是最小的一種四合院,隻有東西廂房和正房,連倒座和後罩房都沒有。

院子裡種著象征多子多孫的石榴樹,還有小小的葡萄架和養魚缸,倒是顯得非常嫻靜雅致。

隻是院子裡彌漫著一股濃鬱的中藥味道,刺鼻難聞。

正房門打開出來一位文質彬彬的中年男子,他推著鼻梁上的黑框眼鏡,看到了槐婷婷。

當即驚訝道,“這,這不是槐經理麼,怎麼來家裡了,快屋裡坐。”

進了正房,槐婷婷給二人做了介紹,張震這才知道這人叫王學峰。

王學峰大喜道,“沒想到啊,那些東西竟然還有人想看,你們先坐,先坐,老婆倒茶,我這就拿東西去。”

茶水剛剛倒進杯裡,王學峰從東廂房裡出來,捧著一隻大瓦楞紙箱子進門。

“一部分東西在這裡呢,兩位請先看這些吧。”

張震按照習慣,沒動東西,先問了一句,“王師傅,這些東西的來曆,你方便說說麼?”

王學峰仿佛陷入了記憶的深處,思忖了半晌才娓娓道來。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