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春陽耐心地解釋說:“如果一個快子在真空中運行,那它經過時就會留下一道可以探測到的光跡,我們就是在這一實驗的基礎上,深入研究中微子反物質,並從中獲得它負能的。”
沈星雲插話說:“如果控製它的精準度就會更加了得。”
蘇教授點頭:“如果我們科學準確地控製原材料的比例,以及衝擊能量的大小,我堅信我們就可以更精準地控製中微子反物質的負能,從而控製穿越的範圍,甚至時間長度。這是我們實現時空穿越的關鍵技術。”
沈星雲擔憂地說:“可我聽說這樣會出現著名的時間旅行悖論。如果時間可以被隨意改變,黑暗設定法則便失去了意義,任何文明都能輕易預知未來,改變過去成為了可能,這將顛覆整個宇宙秩序,在這種情況下,一切都會失去意義。我們必須謹慎對待。”
蘇春陽點點頭,說道:“所以,又有了平行宇宙和多元宇宙等假說,雖然過去科學家們還沒有觀察到蟲洞存在的證據,但現在我們已經把基於科學理論的假設變成了現實,成功地營造了局域時空的蟲洞。這是我們科學研究的重大突破。”
大家對他說的內容不置可否,但都一致認為,這是一個具有不可估量價值的研究項目,它將引領人類破解未知的宇宙奧秘。
沈星雲暗自思索,看來蘇教授確實已經成功營造了時空鏡像麵,能不能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給小沈星群製造一個時空陷阱,來一個時空大挪移呢?讓它們進入白堊紀,或者並入平行空間。這或許是解決某些問題的關鍵。他看看左右,認為現在談這個想法還不具備公開討論的條件,於是將這個想法深埋在心底,什麼也沒再說。
這時,趙芯茹忽然豪情萬丈地說:“假設我們現在有足夠的負能量,可以隨時營造一個蟲洞,甚至製造出黑洞引擎,是不是就可以自由控製時空穿梭,任意穿越到過去或者未來呢?”說完,她開心地大笑起來,那笑聲中充滿了對科學探索的無限期待和對未來的憧憬。
吳雄冷不丁地打斷她,臉上帶著一抹似有深意的笑容,“嘿嘿”笑道:“也許這一切都是個騙局,說不定我們都活在一個虛擬空間裡呢?”那笑聲裡,帶著幾分調侃,又含著一絲對未知的戲謔揣測。
沈星雲心裡明白,吳雄提及的是本世紀興起的一種頗受爭議的理論。該理論大膽設想,人類或許隻是他人精心設計的虛擬遊戲角色,就像被圈養的火雞,一舉一動都被計算機程序設定好了,每個人都如同遊戲中的玩偶,對自己的命運軌跡毫無掌控之力,隻能在既定的程序裡打轉。
沈星雲微微皺了皺眉,思索片刻後認真回應道:“虛擬時空,終究是虛幻不實的。不管我們是被上帝之手操控,還是作為大自然孕育出的驕子,我始終堅信,在真實的現實空間裡潛心鑽研,全力以赴實現真正的時空穿越,這才是正確且有意義的方向。”他的語氣堅定,眼神中透著對科學探索的執著與熱忱。
蘇春陽聽後,不禁豎起大拇指,連聲稱讚:“讚同!讚同!!”那響亮的聲音裡,滿是對沈星雲觀點的認同與支持……
在遙遠的白堊紀桫欏山寨,鄒東旭、馬文庸和陳苗苗不知什麼時候達成了默契,他們都敏銳地察覺到歸期漸近,於是爭分奪秒地投入到《初上龍山》的聯合製作當中。
這一次大導演鄒東旭負責錄像和場麵調動,而網紅大咖馬文庸和網紅小喵陳苗苗則是片中的嘉賓主持。
鄒東旭從拍攝的畫麵裡看到,小阿烏手中正把玩著一個閃閃發亮的物件,那正是馬文庸的數字遙控器,可此時的馬大咖正全神貫注於對紀錄片的錄製,絲毫沒有注意到這個小細節。
他表情專注,對著鏡頭激情澎湃地說道:“今天,我要讓諸位永生難忘!這裡是來自白堊紀的現場報道。關注我的請點個小紅星……”他一邊說著,一邊下意識地伸手去摸口袋,打算播放儲存器中的全息音像,可手指在口袋裡摸索了半天,卻怎麼也找不到遙控器。
馬文庸臉上閃過一絲疑惑,他停下手中的動作,環顧四周,目光在人群中搜尋。忽然,他發現阿烏的小寵物攀岩始祖獸阿耶娜正叼著遙控器,一溜煙爬上了樹。
它站在樹枝上,嘴裡叼著遙控器,小眼睛滴溜溜地看著樹下的馬文庸,仿佛在故意逗他玩兒。馬博士瞬間急得滿頭大汗,他一路追到樹下,雙腳用力向上跳著,伸長手臂,試圖拿回遙控器,嘴裡還操著一口濃濃的湖南話大喊:“你給我下來,把東西還給我!還給我……”那焦急的模樣,活像一個丟失了心愛玩具的孩子。
就在這時,一隻身形巨大的土龜慢悠悠地向馬文庸爬了過來。土龜那龐大的身軀和慢悠悠的動作,讓馬文庸心裡直發毛,他嚇得連忙跳開,隻能眼睜睜地看著阿耶娜叼著遙控器,跳到了另一棵更高的樹上。
這戲劇性的一幕,被陳苗苗的自動無人錄像機精準捕捉,鏡頭緊緊跟隨著阿耶娜的身影,將馬文庸的尷尬窘迫記錄得清清楚楚。
鄒導也看到馬博士的狼狽,趕緊轉頭對欣欣說:“欣欣,你快去幫馬老師把遙控器拿回來。”又通過超意,讓陳苗苗接上錄製。
苗苗穿上牧龍迷彩服,動作麻利地一手摟住小阿烏,對著鏡頭開始錄製:“親愛的家人們,牧龍童子阿烏可是龍山人的明星,他從小就和恐龍一起長大,關於他的故事,今天我們繼續為您揭秘……”
苗苗說著,把話筒輕輕伸向小阿烏,溫柔地說道,“阿烏,跟大家問聲好呀。”
小阿烏有些害羞,臉一下子紅了起來,用不太流利的現代語言小聲說道:“大家好。”說完,就像一隻受驚的小鹿,掙脫苗苗的手,跑開了。
苗苗卻不慌不忙,輕鬆地麵對超意鏡頭,繼續說道:“肯定有很多人都好奇,龍山人是從哪裡來的?為什麼叫龍山人呢?那是因為他們世世代代都和恐龍生活在一起,所以我們給他們起了這個名字叫龍山人……”
話還沒說完,天空中突然劃過一道異常明亮的閃電,如同一把利刃,瞬間劃破了陰沉的天空。緊接著,一聲震耳欲聾的雷聲轟然響起,仿佛整個天地都在這聲巨響中顫抖。
不遠處的山坡上,幾棵大樹被雷電擊中,瞬間燃起了熊熊大火。可還沒等大家反應過來,傾盆大雨便從天而降,迅速將大火澆滅。然而,這隻是個開始,隨後又有好幾處被雷電擊中的樹木起火,整個山坡一片混亂。
苗苗手指著遠處的山坡,神色凝重地對著鏡頭說:“也許我們現在有了一些答案……儘管白堊紀的自然環境看上去十分優美,但實際上生存環境卻異常惡劣。龍山人隻能憑借自己的勇敢和機智,去征服凶猛的野獸,抵抗大自然的無情災害……”
天空中電閃雷鳴不斷,惡劣的天氣讓所有人都心生恐懼。龍山人反應迅速,轉瞬間全都跑到半地洞式的草屋中躲了起來。
科考探險隊的隊員們也被這陣仗嚇得不輕,大家手忙腳亂,七手八腳地把錄製設備抬進一個臨時搭建的草棚裡,生怕設備被雨水淋濕或者被雷電擊中。
曲木戈武站在眾人中間,對著鏡頭鎮定地說道:“在中生代,每當大自然發怒,大地都會跟著震動,閃電會像利斧一樣把一棵棵大樹劈成兩半,然後將它們燒成灰燼。也許正是出於這個原因,龍山人的巢居才建得非常低,在那裡,他們才能感到安全。”
馬文庸蹲在低矮的草屋下,雨水順著他的臉頰不停地滑落,他一邊用手擦著眼鏡上的水珠,一邊對著鏡頭繼續錄製:“大家看到了,白堊紀的雷雨來得特彆迅猛,毫無預兆,說來就來。今天這裡已經是第二次遭遇這樣的雷暴天氣了……”
曲木戈武帶著大家躲在一個岩洞下,他耐心地解釋道:“每逢雷雨天,西摩拉姆都會虔誠地祈禱:天雷門莫開,地火坎中來……”
“這到底是什麼意思啊?”小豆子陳苗苗仰著頭,望著天上如注的大雨,滿臉疑惑地問道。
“一開始我們也不明白,後來才知道,這是龍山人希望天上不要再打雷,而草屋裡的火塘要一直保持燃燒,不要熄滅。”戈武耐心地解答著,眼神中透著對龍山文化的尊重與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