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 “梁書記,我實在不知道說什麼好,太感謝您了!”
張鐸在辦公室裡掩蓋不住臉上的激動。
從一名事業副廳級乾部,直接升任工信廳長,說出去誰敢信?
原本按照他的設想,這輩子在委機關弄個巡視員就燒高香了。
現在來了一個巨大的舞台,乾好了,還有更高的可能性!
梁江濤放下筆,道:“你是有水平的,我也是實事求是地幫你說話,不用感謝我,這是組織對你的信任。到任之後,你要努力工作,切實把信息化工作給抓起來。信息化是未來發展的大方向,我們建設科技強省,這是一個基礎。對上,要多跟國家發改委、工信部聯係,積極尋求和指導幫助。對下,要把各個項目做紮實,全麵提升網絡覆蓋率,4g覆蓋率,積極建設5g基站,爭取在5g標準建設上有一定的話語權。對外,要積極引進國內外先進的信息科技公司,打造信息高速公路……”
梁江濤展現務實本色,一上來就指導工作。
張鐸心服口服,感歎梁書記格局宏大。
“書記,您就放心吧!我就算累死,也會把工作抓起來。如果一年之內沒有顯著成績,您就讓我滾蛋!就是您不讓我滾蛋,我自己也待不下去了!”
張鐸立下軍令狀。
梁書記如此看重他,他怎麼能不亮出個態度來?
梁江濤滿意地點點頭。
他要的就是張鐸身上這股勁兒。
有水平,加上這個狠勁兒,什麼工作都能抓起來!
他用人,從來不願意論資排輩,因循守舊,那樣是不會犯錯,但也不會有什麼成就。
隻要人合適,年齡小要破格,年齡大也要重用。
張鐸走後,梁江濤抓緊時間批閱文件。
每天活動幾乎都是滿的,隻能見縫插針閱件了。
恨不得學會分身術。
其中有一個是省教育廳上報的,關於加強高等教育建設的請示。
梁江濤認真思考著。
甘西省內,高等教育資源比較匱乏,隻有省城的甘州大學在全國有點名氣。
這樣就造成省內大量優質生源到省外上大學,之後就不再回甘西就業,造成大量人才流失。
第(1/3)頁
第(2/3)頁
梁江濤批示:“請少波(教育廳長)同誌、世民(財政廳長)同誌、周密(未來的人社廳長)同誌閱,要建設經濟強省、科技強省,教育必須先行。當前省內基礎教育、高等教育都存在薄弱環節。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爭取十年內集中精力新建一所高質量大學,要有國際視野。可以開動腦筋,調研學習寧波諾丁漢,昆山杜克大學,杭州湖畔大學等新型方式,結合我們自己的優勢,明確發展定位,不惜大量財政投入,建設一所有影響力的大學!”
批完,梁江濤站了起來,伸了伸懶腰,轉了轉脖子。
按了一下電鈴。
案頭的文件,已經積壓了一批。
省委辦公廳的小黃進來拿文件,同時彙報明天的行程。
小黃是臨時給梁江濤服務保障的人員。
他今年二十七歲,兩年前在京城師範大學畢業,來到了省委辦公廳,也是一個天之驕子。
他出身不凡,舅舅是省委副秘書長。
他能被推薦給梁江濤代班,說明肯定有過人之處。
能為梁書記服務,這本身就是一種天大的機緣。
宰相門前三品官嘛,何況是貼身隨從。
就甘西來說,梁江濤的地位恐怕比“宰相”還高。
小黃雖然很機靈通透,但李航不在身邊,梁江濤多少還有些不習慣。
衣不如新,人不如舊啊,總不如李航使喚起來得心應手。
不過李航這一去,得在外麵曆練個幾年了,以後恐怕會慢慢成長為獨擋一麵的將才。
看來是時候,要找個新秘書了。
“小黃,你去把革軍主任叫來。”
過了一會兒,省委辦公廳主任沈革軍走了進來。
“書記,您找我。”
在梁書記麵前,沈革軍的背總是不由自主地彎下來。
梁江濤道:“我準備挑選一個新秘書,要政治素養高、文字功底好、吃苦耐勞、機靈通透,年齡在三十歲以下,你在省委辦公廳還有組織部等幾個省委機關幫我物色物色。另外,我也會在羅州市尋摸,總之,各方麵都要合適。”
“書記您放心,省委辦公廳這些年都是公開招考、選調、借調留任的,進來的年輕人各頂各的優秀,省委組織部也差不多,我們一定落實好!”
沈革軍急忙表態。
第(2/3)頁
第(3/3)頁
從梁江濤的辦公室出來後,他渾身燥熱,興奮異常。
省委副書記選秘書,這可是大事。
被選中的人,立刻鯉魚躍龍門,飛黃騰達,不在話下!
還會牽涉到一係列的暗中變動,甚至不可描述。
對他來說,這也是一個天賜良機!
一是儘量讓跟自己有關係的人,當這個秘書。
這算是給領導身邊塞自己人!
當然,他的這種操作必須是暗中的,不能讓領導看出來……
對於在政治機關裡浸淫多年的老手來說,這是他們吃飯的看家本領。
另外,不管是誰當,自己這個委辦主任都有舉薦之恩。
以後梁書記當了省長,乃至當了省委書記……
這是最大的政治投資!
回報是難以用語言描述的!
羅州市這邊,梁江濤讓周密幫忙物色。
還跟親近的幾個人,鄭少勇、閔子騫、楊思遠都說了,讓他們在自己分管的領域物色。
他們一聽都知道這是一件重大事項,新的秘書,將會成為他們這個團體中的重要角色,成為他們並肩奮鬥的同事,每個人都不會也不敢掉以輕心,想儘自己的辦法舉薦合適的人。
省委辦公廳、省委組織部、省委研究室三十歲以下、正科級以上的乾部,一共十八人,都是九八五畢業。
羅州市三十歲以下,副科級以上的乾部二十五人,其中九八五畢業的五人。
再加上其他人推薦的五人,這二十八人中,就是挑選的基本盤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