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急集合。”
“快去訓練場。”
“說不定是出大事了。”
“快快快,五分鐘內一定要跑到訓練場。”
蕭念念加快了腳步,快速的朝著訓練場跑去。
她看到四麵八方都有很多戰士朝著訓練場跑去。
特種大隊的集合速度,比普通部隊的要優秀的多。
從食堂到訓練場,快跑的話,是二分鐘內能到,慢一些是三分鐘。
而現在,所有人都快速的跑著。
五分鐘時間不到,所有人的都到了訓練場集合。
蕭念念和其他的教官們站在一起,看著已經集合好的特種隊員們。
陳大隊長和李政委等人站在最前麵,陳大隊長拿著一個喇叭在說話。
“戰友們,我們剛接到通知,有漁民向我們求救,有十幾艘船失蹤了,失蹤的漁民們有近百人”
什麼?
十幾艘船失蹤,失蹤的漁民們竟然有近百人?
此刻,大雨也劈裡啪啦的落了下來。
一瞬間,特種隊員們全都被雨給淋濕了。
“現在,三隊隊長立刻挑選人員,馬上坐車集合,去海上尋找救援”
陸景很快挑選好了人員。
蕭念念朝著陸景走了過去。
“我也要參加救援。”
聽到念念的話,陸景點頭。
“好。”
很快,戰士們登上軍用卡車,坐著軍用卡車,朝著碼頭趕去。
半小時後,車子停了下來,眾人下了車,蕭念念看到,不遠處有很多房子,都是石頭房子。
雖然下著大雨,但是有很多群眾聚集在這裡。
蕭念念看到陸景和一些年紀大的軍人們說話。
“他們平時出海少則天,多的是十來天,但是這陣子,海上風浪上,他們都不會去遠的地方”
“這個地方,是平時漁民們落腳的一個海島”
一位年紀約四十多歲的軍人說著情況。
“現在我們的任務,就是去尋找這些漁民和漁船,把他們平安的帶回來”
很快,眾人領了一些裝備,蕭念念也領到了裝備和救生衣。
這款救生衣,也是她和兵工廠的研究員們一起研究的,她提供的思路,是原來世界用的救生衣,用的是橙色布,芯材與浮力材料均為聚乙烯泡沫塑料。
彆的一些東西,目前的設備造不出來,但是這個東西,花費了幾個月的時間,製作出來了,很多次試驗過後,效果非常之好。
而這一次,裝備了海軍和特種大隊,還有另外幾個單位。
蕭念念穿上救生衣,她摸著救生衣,心裡很是高興。在海上,有了這個救生衣,那可是極其重要,能保命的
陸景看到念念的動作,開口說道。
“念念,謝謝你。”
聽到陸景道謝,蕭念念勾了勾嘴唇,看向他。
“你打算怎麼謝我?”
“你若有令,我事事聽從。”
啊?
蕭念念聽到陸景說這話,眼睛猛的眨了幾下。她本來還是想調侃一下,誰知道被調戲的是自己。
她快速的轉身,朝著船艙裡走去。
沈硯這會兒也跑了上來,沈硯的水性很好,所以這一次也被挑選進救援人員裡。
“蕭教官,這個東西是叫救生衣?看著可真好看,聽說二百斤的人,穿著它在海裡,都不會沉下去”
“小沈,這個救生衣真有這麼好嗎?”
“這可真是太好了。”
“天啦,我們這次竟然能用上這麼好的東西。”
聽著戰士們有些激動的話,蕭念念的目光看向不遠處的海麵,這會兒海麵上已經刮起了風浪,若不是去救援,這樣的天氣,絕不會出海的。
幸好現在的風浪還不是特彆大。
也不知道那些村民們怎麼樣了?
蕭念念聽到了海鷗的叫聲,她朝著前麵走去。
這幾天,她沒事的時候,會悄悄的拿一些空間裡的食物,來喂海鷗,這些海鷗也能聽懂她說話。
蕭念念從口袋掏出玉米粒,海鷗們立刻朝著她飛了過來。
看著海鷗們吃著玉米粒,蕭念念聽到了腳步聲,並沒有開口。
“蕭姐,外麵風大浪大雨大,你快進來吧,彆等下吹感冒了。”
聽到沈硯的話,看著他有些焦急的模樣,蕭念念心裡是感動的。
自從沈硯叫她蕭姐,認了她這個姐姐以後,沈硯對她確實是像極了親弟弟一樣對她,不管什麼事情都想著她。
“好。”
蕭念念帶著沈硯回了船艙裡。
“這是食堂做的包子,每人兩個,你們先吃東西”
因為緊急集合,這會兒也快到飯點了,食堂那邊也不好打包其他的,先把蒸的包子給他們打包了。
蕭念念接過包子,嘗了起來。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在海上的原因,她覺得今天的包子比之前好吃一些。
蕭念念吃完包子,又拿起軍用水壺喝了一口水。
她聽到外麵的聲音小了一些,蕭念念走到前麵,看到海麵的風浪確實是小了許多。
這對救援也會更有利。
蕭念念高興的看著外麵,現在是中午時間,剛才出發的時候,天空還有些暗,這會兒烏雲散開,天空也亮了起來,雖然還有些綿綿細雨,但是蕭念念的視線看的也更遠了。
蕭念念發現,自己竟然能看到海麵兩三米下的魚群。
這是因為視力變強,所以隻要海麵的水清澈,她也能看向更清楚了?
這倒是一個極好的優勢。
蕭念念想到這裡,她回了船艙裡,船艙裡有她自製的捕魚槍,這次出海救援,不知道要救援多久,所以她上船的時候,也把這個帶來了。
蕭念念把捕魚槍安裝好。
沈硯看到蕭念念的動作,走了過來。
他一臉疑惑的看著蕭姐,他發現蕭姐做的許多事情,都是讓他驚訝的。
這個工具是打魚的?
蕭姐這是想潛水去打魚?
蕭念念看到底下有魚群經過,手裡的魚槍出手。
繩子開始劇烈的抖動,蕭念念看到有幾條魚被魚槍穿透,她快速的收回魚槍。
魚槍拿出水麵後,沈硯震驚了。
他眼睛沒有花吧?蕭姐這是用這個魚槍打了四條魚?一條還是斤大的。
“蕭姐,你這也太厲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