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水滸反派:我給帝姬當筆友 > 第一卷宋吏難做 第 129章 創業大計

第一卷宋吏難做 第 129章 創業大計(1 / 1)

推荐阅读:

經過十來天的等待和晾曬,張家院子裡的蜂窩煤終於乾透了,張文遠迫不及待取了一個放在灶膛裡燒起來。隨著溫度的升高,蜂窩煤很快就引燃了,看著紅彤彤的火苗,卻沒有大灶裡麵的硫黃味,張文遠喜不自勝,雙拳緊握作大力士狀,朝著天空大聲吼叫道,“歐耶,我成功了,哈哈。”

煤炭沒有被毀,張母也很高興,見他把引燃的蜂窩煤放進一個怪模怪樣的爐子裡,就問道,“以後就用這種爐子做飯了嗎?”

張文遠興奮地說,“啊,對啊,你們看這個爐子是不是很簡單也很乾淨?”

張母道,“看起來還算中用,就是火有點兒小!”

張文遠早就想到這一點了,蜂窩煤爐子有很多優點,但也有缺點,比如火力小,做出來的炒菜不好吃。不過他早就想到這一點了,小時候在飯店門口經常看到三個灶芯和五個灶芯的爐子,又沒多少技術含量,隨時可以做出來。

“這隻是一個灶芯的,火力確實不是大,隻能用來燉湯,我還要做一些三個灶芯和五個灶芯的爐子出來,到時候就可以爆炒了。”

聽了他的宏圖霸業,張母非常高興,“三兒啊,你真是越來越能乾了,居然做出了這麼好的東西,以後做飯就不用人專門燒火了,那就方便多了。”

張文遠哈哈一笑,又教了她們具體的用法,這個時代雖然已經在大量使用煤炭了,特彆是開封府一帶,那裡並沒有高大山林,但卻供養著一個百萬人口的大城市,每日能源消耗量十分巨大,若不是靠著煤炭撐著,怎麼可能維持得下去?不過受限於技術條件,這個時代對煤炭的利用十分原始,每年都有很多人因為一氧化碳中毒而死,可惜這些人不懂化學,不知道原因所在,統統歸結於運氣、命中有此一劫之類的原因了事。

想到這裡,張文遠就到書房拿來一支筆,沾上朱墨,在木質的煤爐子外麵寫上“溫馨提示:使用此爐請勿封閉房間,以防中炭毒”一行醒目的大字。

“娘,大蓮,婆惜,這行字你們要記住了,使用蜂窩煤爐子的時候千萬不能把門窗封閉嚴實了,必須留一條縫,否則會中炭毒的。”

聽說會中毒,三個女人頓時嚇得麵無人色,張母道,“那還是彆用了吧,直接燒煤還安全一些。”

閻婆惜也皺著眉頭道,“本來還想弄一個到房間裡烤火、燒茶用,既然有毒,那我也不要了。”

張文遠哈哈一笑,“你們彆那麼傻啊,炭毒又不是爐子產生的,問題出在煤上麵,和爐子有什麼關係?這麼說吧,隻要是家裡在燒煤炭,都不能把門窗關上,否則都有可能中炭毒。”

張母不解地道,“俺們以前也燒煤,咋沒有中過毒?”

張文遠看了看自家的房子,雖然是黃泥築牆茅蓋屋,但剛刷了一層泥,又貼了新的窗戶紙,密封性還是相當不錯的,至少他晚上睡覺的時候沒感覺到漏風。

“以前隻是在灶房裡燒啊,而且隻是白天燒,晚上就熄了,當然沒問題。”說到這裡張文遠就指著閻婆惜,提醒道,“你剛才不是說要弄一個到房間裡去燒茶和烤火,你看你那房間封得嚴嚴實實的,連隻蒼蠅都飛不進去,要是再放個爐子在裡麵,絕對會中炭毒的!”

閻婆惜吐了吐舌頭,“啊……那要怎麼辦啊?”

張文遠道,“很簡單,開點兒窗,保持通風就行了。”

閻婆惜哦了一聲,“哦,這麼簡單啊,那我就不擔心了,一會兒就弄一個過去,方便給你燒茶喝。”

這小娘皮比較講究生活品質,張文遠自然不會拒絕,“行啊,你弄一個去,大蓮也弄一個,老娘弄一個,一人房間裡一個,多方便!”

張母連忙拒絕,“俺不要,俺晚上不喝水,燒這麼多爐子不費錢的嗎?”

張文遠不以為然地道,“要不了多少錢,一天四個蜂窩煤就夠了,相當於三斤炭。早上起來換一個新的,做完早飯之後就把火門關了,這個炭就能管到中午。做午飯的時候再換一個,就能管到晚上,做完午飯就關了,又能管到晚上。做晚飯之前再換一個,做完之後就關了,睡覺之前再換個新的就能管到第二天早上。”

聽說一天隻要三斤煤就能連續不斷地燒著,張母才沒有過於肉疼,小時候燒過煤炭灶的人都知道,每天早上起來生爐子是一件非常麻煩的事,特彆是遇到急事的時候,爐子偏又生不起來,不知道多少人挨過這樣的罵。

張母聽他說了一堆,總算接受了這個新鮮事物,聽說他還使用了脫硫技術,張母嗅了嗅鼻子,驚喜地道,“難怪燒起來沒什麼味道的,原來是你在裡麵加了東西啊!”

張文遠小聲道,“這可是俺的獨家配方,你們千萬不要說出去啊!”

張母一聽,對蜂窩煤更加寶貝了,“小聲點兒,彆讓外人聽去了!”

張文遠有些無語,心說多大點兒事,至於這樣緊張嗎?確定了蜂窩煤的價值,他就把張文寧和張文靜找來,指著爐子,顯擺道,“怎麼樣,成功了吧?”

張文靜看著熊熊燃燒的爐子,不敢置信地道,“真的成了?”

“當然!”張文遠自豪地道,“我什麼時候騙過你們?”

張文靜圍繞著爐子轉了幾圈,又問了一些細節,最後搓著手由衷地讚著,“真是個好東西啊,又方便又乾淨,還一點兒煙都沒有,太中用了!你還有幾個啊,給俺一個,俺一會兒帶回家去用。”

剛進門的張文寧聽到這話也附和道,“俺也要一個!”

對這個大哥,張文遠真想裝作不認識他,“行,行,行,都有!”

說完又看著張文靜,見他又開始轉圈了,就不耐煩地道,“哎呀,你彆轉了,轉得我眼睛都花了,我叫你們來不是來轉圈的,是讓你來發財!”

張文靜愕然道,“發財,發什麼財?”

張文遠指著爐子道,“這可是商機啊,你難道就沒想到咱們可以靠這個營生賺錢嗎?”

兩個傻哥哥一聽頓時來了興趣,“能賺多少錢?”

張文遠攤了攤手,“具體沒算過,但絕對不會少。你們自己開動腦筋想啊,按道理說這個東西是可以完全替代柴火的,爐子沒技術含量,彆人都會造,我就不說了。我單說蜂窩煤,一個五口之家每天差不多要燒五個,咱們大宋、遼國、西夏、大理、高麗、小日子加在一起得多少戶人家,每戶每天五個,總共得多少個?”

兩個哥哥都聽傻了,張文靜拍著腦門道,“哎呀,這真是個賺大錢的買賣啊。單靠這一個營生咱們家幾輩子都不愁吃穿啊。”

張文寧也反應過來了,拍著大腿道,“有了這個買賣,俺又何必每日累死累活地做那紡車!”

張文靜看了他一眼,“說得對,這可是個大營生,比做紡車掙錢多了!老大,以後你就彆去做那勞什子紡車了,咱們一起做蜂窩煤吧。”

張文寧滿口答應,“好啊,好啊,俺早就不想做紡車了,又臟又累,也掙不了多少錢,以後咱們就一起做這個營生,五五分賬!”

見這兩個憨貨完全把自己撇開了,連分賬的比例都談好了,張文遠真想一人給他們一腳,“哎哎哎,你們是不是把我這個發明人忘了?”

張文寧猛然想起還有個老三,連忙找補道,“哪能呢,咱們還是按老規矩來,你占兩成,俺們一人四成!”

張文遠直接送了他兩個字,“滾蛋!”

張文寧頓時被噴得七竅生煙,“你說啥,俺是你大哥啊,你敢罵俺!”

張文遠眉毛一挑,“就罵你咋了,看你做的這事,不能被罵嗎?”

“再怎麼說俺也是你大哥,要罵也輪不到你!”

張文遠快要被他氣死了,正要說幾句狠話殺殺他的威風,張母連忙勸阻道,“哎呀都彆吵了,老大你也真是,這可是三兒鼓搗出來的物事,你咋能隻給他兩成?”

張文寧也覺得自己有點兒過分了,“那你要多少?”

張文遠哼了一聲,“這事不要你摻和,繼續做你的紡車去,到時候直接給你分錢就是。”

張文寧不服氣地道,“那給俺分多少?”

張文遠冷笑了一聲,道,“這些東西都是我發明的,以後所有的買賣我都要六成,你們一人兩成。”

張文寧頓時跳腳了,“不成,不成,這也太少了,俺不乾!”

鄆城馬上就要迎來一場大風暴,以後用錢的地方多了去了,他可不能像以前那樣慷慨大方了,必須把財政大權抓到手裡才行。他們兩人又不需要和梁山泊作對,又不需要抗金,不過是養自己的老婆孩子罷了,也用不了那麼多錢。何況自己做大做強了也能反過來照拂他們,否則他們要那麼多錢不僅沒用,反而會害了他們。

想到這些,張文遠就送了他一個八字真言,“愛乾就乾,不乾拉倒!”

“不成,不成,兩成太少了,俺不能答應!”

張文寧氣得不行,但張文遠就是不鬆口,最後張母看不下去了,溫言勸張文寧道,“大郎啊,你就彆和三兒爭了,三兒是做大事的人,用錢的地方多著呢。”

張文寧不滿地道,“他做什麼大事了,俺看就是忙著找娘們兒了!”

張母的臉陡然垮了下來,“胡說,你沒看到他在辦私塾嗎?難不成他是為了自己啊,你們的娃子不在裡麵讀書啊?還有,他在官場上行走,不使銀子誰給他升官?”

張文寧雖然很不爽,但張母說的都是事實,他也隻能接受了,而且現在的老三已經今非昔比了。以前的三弟剛從牢裡出來,他是俯視的,現在的老三已經重新回到了縣衙,還得到了縣老爺的器重,他可不敢得罪了。

“兩成就兩成!”張文遠撇了撇嘴,“可是俺真的不想做紡車了!”

張文遠快要被他氣死了,“你那是自找的,我說了你多少次了啊,讓你多招幾個人幫你乾活,你自己監督他們就行了,可是你就是不聽,非要自己做,怪得了誰?”

張文寧咕隆道,“事情都讓彆人做了,俺們還怎麼掙錢?”

張文遠差點兒被噎死了,這個大哥格局也就這樣了,看來得引進生產線了,不然他還要鬨!

“紡車必須要做,不能放棄!”張文遠看著他堅決地道,“不僅要做紡車,後麵還要做織布機!”

張文寧大聲叫屈,“你乾脆殺了俺得了!”

“你先堅持幾天,到時候我自有辦法把你解放出來!”張文遠想了想,轉頭對張文靜道,“二哥,你去物色一塊地,要靠近水邊的,咱們圍起來建一個莊子,把蜂窩煤、爐子和紡車全部弄到裡麵去生產,到時候我來設計生產線,保證既高效又實用。”

張文靜可不像老大那樣糾結,他雖然不知道生產線是什麼東西,但還是連忙答應了下來,“好,俺一會兒就出去辦這事。”

張文遠又叮囑道,“我們這裡雖然有八百多個蜂窩煤,但是遠遠不夠,你把地找好之後就先弄一塊簡易的場地出來,儘快把蜂窩煤生產出來,後續再建莊子,時間不等人啊,咱們要趁這個冬天儘快賺錢。”

張文靜再次答應了,張文寧見真的沒自己什麼事了,連忙找存在感,“老三,這可是個大買賣,你一定要把這個秘密配方守護好,千萬不能讓彆人學去了。”

張文遠頓感一陣無語,“你想多了,這又不是什麼高科技產品,彆人遲早會模仿出來的。”

張文靜頓時蔫了,“啊,那咋辦?”

張文遠道,“沒有好的辦法,咱們隻能在競爭對手反應過來之前把該賺的錢都賺了,以後就和他們比拚質量、規模、渠道和服務,咱們有先發優勢,也能立於不敗之地。”

張文靜聽得一頭霧水,“你說的啥,俺咋聽不太懂呢?”

張文遠無奈,隻得給他普及了一下自己都十分淺薄的市場營銷知識,“俗話說一步先,步步先,咱們已經占了先手,還怕被人比下去嗎?”

有了他的打氣,張文靜再次鼓起了勇氣,“好,就按你說的做,俺就不信了,俺也不比彆人蠢,憑啥不能發財?”

說完他就把袍子一甩,雄赳赳氣昂昂地去創業了。

張文遠淡淡一笑,回到房間連續燒燃了幾個蜂窩煤,分彆放到爐子裡去,然後叫來袁安和侯鼎,讓他們二人一人挑著幾個熱氣騰騰的蜂窩煤爐子去縣衙——他要去給縣裡的領導送溫暖。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