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說,是大伯的膽小無知害死了大舅,二舅至今都在怪罪自己的妹妹。
“都說了讓你離他們家遠一點,你偏要不聽,現在被那個托死的鬼纏上了吧?”
徐秀梅滿臉的委屈。
“可是他爹不一樣!哥你彆說了,他要是再敢欺負我們,我大不了跟他拚了!”
二舅許是話講多了嗓子乾,咳嗽了幾下,徐蓮趕緊給他拿水來,喝完了才好些。
但明顯二舅有些喪氣。
“唉!你二舅也就是年紀大了,一身的病,要不然非得好好收拾收拾徐大龍!”
徐東笑著寬慰他。
“放心吧,這不是還有我呢麼!”
而另一邊,大伯愁悶的坐在院子裡抽煙。
好不容易蓋起來的新房居然塌了,這讓他心中無比惱火,接著一根又一根。
這時候,徐茂充走了出來。
“爸!你還生氣呢?彆彆生氣了,今年把磚好好收拾收拾,明年重新再蓋一次,眼瞅著過年了,彆給自己整上火了!”
可是大伯根本不領情。
“哼,你說的輕巧,房子塌了我住哪?”
徐茂充回頭指著老房子。
“這不是還有住的地方嗎?先回家吧,咱們再想想彆的辦法!”
大伯回到家中,經過了一夜的冥思苦想,他終於想到了一條妙計。
而這個時候,徐東已經完成了最後食堂的封頂工作,他迫不及待的把食堂要用到的設備全都安裝好,並且在餐廳裡麵布置了足夠一百五十人同時吃飯的十多張大圓桌。
做完了這些,徐東又把自己家安頓好,所有的家具煥然一新,但之前老房子裡麵的裝潢,徐東並沒有改變。
徐秀梅也忍不住邀請自己的好姐妹來做客。
幾個中年女人一進屋坐在炕上,就開始忍不住興奮的問道。
“秀梅,你家屋裡怎麼這麼熱乎呢?”
徐秀梅笑著說道。
“熱乎了?可能是抗燒的比較熱吧!咱們趕緊脫鞋上炕,散一散寒氣!”
幾個中年婦女脫了鞋,可是等她們脫鞋的時候一不小心,腳踩在了地上那一刻,幾個中年婦女一下子懵了。
“你家的地麵是熱乎的?”
一句話問的徐秀梅也有些發懵了,也伸出腳來,試探的踩了踩地麵。
“媽呀!還真是熱乎的?”
就在這時,徐東從外麵走了進來。
“哎呀!幾個大姨也在呢?正好,明天食堂就封頂了,我已經把該裝修的都裝修好了,從明天起,食堂就算是正式運營了!”
幾個大姨興奮的問道。
“那我們都可以去吃飯嗎?”
徐東點了點頭。
“有兩種途徑,可以到食堂隨便去吃飯,第一是向食堂交糧食廢鐵,換積分,積分可以也給全家換成飯吃,第二就是把大隊裡的工分,換成食堂的積分來吃飯!”
幾個大姨一聽,立刻眼中冒出金光來。
她們幾個都是勞作了半輩子的人,在大隊部有很多工分。
沒想到現在,工分居然可以換飯了!
這時候,幾個大姨也開口問道。
“徐東,你家新房子屋裡咋這麼暖和呢?”
徐東笑著說道。
“姨,我們家是地暖的!”
說完拍了拍地麵,平滑的水泥地麵冒著熱氣兒。
幾位大姨隻能大概聽明白徐東說的是什麼意思。
“地暖,是說燒火的時候,也能把地上弄熱嗎?”
“那豈不是說屋裡就是個大型的大火炕?”
“徐東,你這麼做每年得費多少柴火呀,會不會有危險啊!”
徐東卻笑著說道。
“那倒也不是,每年也費不了多少柴火,我從外邊搞了一些煤渣,然後用廢鐵打了一個小鍋爐,剩下的原理其實跟燒炕差不多,我隻需要燒火的時候把鍋爐裡的水加熱,水就會順著鐵管進入到我家的地底下,把地麵弄熱!這時候我燒上火炕,整個屋子就都是熱的了,帶火炕的臥室會更熱!”
聽到徐東的解釋,幾個大姨連說神奇。
她們也有些渴望的問道。
“俺們家能不能也整個地熱呀?”
“這屋裡也太暖和了,簡直比夏天還要熱!”
“睡時間長了不得上火呀?”
徐東笑著,從外屋地拿回來一個盆,盆裡麵泡著幾個黑不溜秋的球。
“幾位大姨,咱整點凍梨吃吃吧!”
食堂開業的消息不徑而走,徐東準備在開業的第一天包餃子。
從早上開始,徐秀梅和徐蓮就不間斷的剁餡兒,擀麵皮兒。
雖然隻有兩個人,但是這兩個人為徐東做事,都是心甘情願的。
整整包了一頭午,兩個女人竟然能包出來幾千個餃子,看的徐東也驚呆了。
前世他是特種兵王,可以說上山下河,潛水飛天,沒有他不會的東西。
但唯獨這個包餃子……從小到大,徐東都沒親手包過餃子。
看到徐秀梅和徐蓮無比嫻熟,擀皮兒填餡兒,瞬間包好一個餃子,徐東看的人都呆了。
有幾位大姨的宣傳,所有人都知道徐東食堂開門營業。
於是,很早就有幾個大姨來到了食堂,想看看食堂什麼夥食。
一進屋就聞到了飄香的酸菜味兒,然後就看見徐秀梅和徐蓮正在努力的包餃子。
幾個大姨滿臉驚喜。
“哎呀媽呀!第一天就吃餃子呀?”
徐秀梅連連點頭,幾個大姨也不客氣,擼胳膊挽袖子,然後洗了手。
“趕緊的吧!幫忙吧!”
隨後也都上手乾活。
“我去叫我家那口子去!”
“順道把我家那口子也叫來幫忙!”
“幾個大老爺們能幫得上啥忙啊?不如讓他們整點兒吃的喝的過來!”
徐東則是客氣的回應。
“這會兒不缺吃不缺喝!你讓老叔來吧,在這等著吃飯就行!”
男人們最終還是來了,但是包餃子並非他們的長項,不過燒水煮餃子,這個基本功還是有的。
於是大院子裡架鐵鍋,滾燙炙熱,冒著熱氣。
餃子用大大的蓋簾端了過來,每個蓋簾能裝將近一百個餃子,一出鍋就是一百個餃子。
食堂裡的香味和人氣越來越多。
有人帶醋,有人帶醬油,有人拿了大蒜。
眾人合力於一體,迅速吃上了這頓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