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禍害大明 > 第 778 章 孤要效仿諸葛武侯,大興教化!

第 778 章 孤要效仿諸葛武侯,大興教化!(1 / 1)

推荐阅读:

隻見秦王彎下腰,撿起地上的木棍在他剛才寫的四個茴字下麵直接寫了茴字。

這個茴字是繁體字,出自《康熙字典》。

當然這會兒還沒有糠稀皇帝。

看到草字頭加上回,劉璟發誓這個字簡直是前所未見,聞所未聞。

於是劉璟直接問道:“大王是不是寫錯了?”

朱樉斬釘截鐵的說:“沒有錯,孤覺的茴字就應該隻有這一種寫法才對。”

沒等朱樉又問:“來回的回字有幾種寫法?”

來回的回,對博覽群書的劉璟來說簡直是小菜一碟。

劉璟回答道:“應該有十一種寫法,大王是要臣一一把它給寫出來嗎?”

劉璟簡單的一句話,把朱樉給嚇了一大跳。

“孤還以為回字最多隻有兩三種寫法。”

“倉額,他一個人怎麼能造出這麼多的字?”

劉璟算是聽明白了,秦王不是一般的不學無術,隻能用目不識丁來形容。

劉璟無奈地長歎一聲,誰叫他命不好,攤上了這個主呢?偏偏這位爺一點都不省心,隨時都有可能鬨出天大的笑話。

劉璟無奈道:“大王說的應該是倉頡。”

朱樉哈哈大笑:“對對對,我剛才說的就是那個倉頡。”

“你們剛才都聽到了嗎?”朱樉抬手一指,指著正在一旁發呆的文盲二人組。

還沒等周正反應過來,孟波就搶先一步,大聲回答:“小老兒聽到了,大王剛剛說的就是倉頡。”

說完,還拉一下周正的袖子。

周正跟著附和道:“小人也聽到了,大王說的是倉頡造字。”

“……”

劉璟很無語,心說:“大王,大王,你這種行為跟指鹿為馬有何區彆呢?”

劉璟懶得搭理這兩個馬屁精,耐心的為秦王解釋:“自倉額造字以來,起源於春秋戰國的大篆,再到秦代的小篆和漢代的隸書,到唐代楷書正體,再到如今的館閣體。”

“一字多形,同音同義。一種字有幾種寫法是很常見的事。”

其實朱樉不知道還有一種字體是劉璟沒有提到的,那就是宋代的瘦金體,因為瘦金體是宋徽宗趙佶從大奸臣蔡京的書法當中汲取靈感自創而來。

這對昏君和奸臣的搭檔,讓劉璟覺得晦氣,索性就沒有提。

館閣體也是最近才興起來的,起因是洪武帝看過了秦王批閱的奏折,上麵的字體清晰工整又不失優雅。

看的朱元璋心情大好,於是朱元璋下旨從今往後,朝廷和各地官府行文一律按照秦王的風格書寫。

因秦王又身兼東閣大學士一職,於是這種字體被民間稱為了“館閣體”。

看著沉默不語的秦王,劉璟暗自搖頭,他萬萬沒有想到一個沒有正經上過幾天學的人,能在書法上集百家之所長,自成一派。

甚至還成為了大明朝的官方字體,這種與生俱來的天賦,真是人比人氣死人啊。

要是讓朱樉知道劉璟質疑他的學曆,一定會把二本美院的畢業證拍在他的臉上。

可惜這會兒朱樉還在研究地上的字,朱樉走過去在周正寫的寳字和劉璟寫的寶字中間寫下一個字。

然後如釋重負般長舒了一口氣,朱樉說道:“這樣看起來,終於舒服了。”

看著地上那個陌生的字——寶,劉璟問道:“大王是不是又寫錯了?”

朱樉輕輕搖頭,“一個小小的寶字有兩種不同的寫法,而且還容易讓人混淆。”

聽到這話,劉璟簡直是氣笑了,他反駁道:“大王一個人不認識,不代表天下的讀書人都不認識這兩個字。”

朱樉理直氣壯的說:“本王這樣博學多才的人尚且容易將這兩個字混淆在一起,你讓那些平民百姓又如何能分得清楚呢?”

“平民百姓?”劉璟說道:“平民百姓成日裡都在為生計勞累奔波,尚且食不果腹又何來讀書認字一說?”

平心而論,宋朝的商業發達,有後世的大學教授統計宋代的識字率應該在百分之八左右。

意味著一百個人裡麵有八個字能認識常用的字,而自打元朝廢除了科舉以後,有七匠八娼,九儒十丐一說。

意思是儒生的地位隻比乞丐高一點點,甚至還比不上娼妓。

於是天下的讀書人大量減少,讀書人中的寒門消亡殆儘,剩下的地主、士紳至今還心向著大元朝。

因為他們不僅不用向朝廷繳納一粒糧食的賦稅,家人去服從徭役,還可以向天下的百姓征稅。

洪武帝朱元璋一登基就向江南的士紳伸出橄欖枝,可惜他拋出來的眉眼做給了瞎子看。

江南的士人名流寧願歸隱山林也不願意參加大明朝的科舉

想到這裡,朱樉終於明白了老朱為何會在洪武四年下旨停辦科舉的原因。

不過他又不是老朱欽定的接班人,他大明朝辦不辦科舉關他的鳥事?

他現在隻關心自己腳下的一畝三分地,要是讓朱元璋知道他的好兒子已經把西南三省當成了自己的地盤。

不知道老朱同誌會不會被這逆子氣到當場吐血呢?

朱樉對著劉璟說道:“管子有雲十年樹木,百年樹人。這就是說想要培養青年才俊是一項長期艱巨的任務,沒有任何捷徑可言。”

朱樉口中的管子,自然是春秋時期的齊國相邦管仲。

劉璟納悶道:“臣鬥膽一問,這跟地上這個錯彆字又有什麼關係呢?”

朱樉答道:“關係可大著呢,孤曾在軍中辦了一個為期三個月的掃盲班,派出了好幾位文臣教導學生。”

“其中不乏中軍都督府斷事鐵鉉、戶部給事中卓敬這樣的朝廷官員,甚至還有翰林學士楊士奇。”

楊士奇的大名,劉璟當然聽過。

這人是秦王舉薦入仕的,他能在文華殿教導龍子龍孫,學識上自然沒有任何的問題。

朱樉停頓了一下,又繼續說道:“可是差不多一年過去了,千號人裡麵能夠從教習營順利結業的,至今還不到一百人。”

朱樉指著地上的幾個字,說道:“時至今日,孤終於明白了症結所在。不是他們三個不夠儘心儘力,而是這些文字晦澀難懂,尋常人根本看不明白。”

劉璟轉念一想,突然想到了一個可怕的可能。

“大王這是要?”

朱樉的嘴角露出一抹淺笑,“從今天開始,孤要效仿諸葛武侯在這西南之地大興教化。”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