係統獎勵的鐵皮桶挺大的,高七十厘米,直徑有半米。
比那些木桶裝的多。
把鐵皮桶放上去,用繩子固定好,他就拉車子出去了。
其實他也沒走多遠,出門往前走,到了前麵路口一拐彎,他就把車子停下了。
站在牆角那,看著他們住的那個院子的院門。
過了大概二十多分鐘,秦守業見有人回來了,立馬將水桶裡灌滿水,拉車子就回去了。
他一進院子正好碰見那人扯著嗓子喊他呢。
“隊長!”
“隊長?”
“彆喊了,我拉水去了……”
秦守業應了一聲,那人就回過了頭。
“隊長,你沒在這看著啊?”
“怕啥?東西丟不了!”
“萬一有人來……”
“劉家村的人手腳都乾淨!”
那人尷尬的笑了笑。
“隊長,你這水從哪裡拉來的?”
“村裡借的,大家夥知道咱們是來幫他們乾活的,遠來是客……都把家裡的水拿出來給我們用了。”
“屋裡的缸灌滿了沒?”
那人進屋看了一眼。
“隊長,都灌滿了。”
“那就行,我把水拉我姥爺那去。”
“隊長,就這麼一會功夫,你就拉滿了四缸水?”
“想啥呢!那是村裡的老鄉提著水桶送過來的。”
那人點了點頭。
“你在這看著,我去送水。”
秦守業拉著車子去了姥爺家……
“老三,你這麼快就回來了?”
“這鐵皮桶誰家的?”
“找人借的……大哥,你趕緊把水倒缸裡,我再去拉一趟。”
秦衛國招呼了幾個人,把水給倒進了水缸裡。
秦守業又去拉了兩趟,姥爺家的水缸才算是灌滿。
他把車子往旁邊一放,直接去了後院。
後院堆的土比原來多了不少,石頭個頭也變大了不少。
井邊上多了兩個風箱。
就是農村做飯,灶台旁邊放的那種。
一個木頭箱子,裡麵有木頭做的活塞,木頭邊上還用麻繩捆了不少雞毛,確保密封性和通氣性。
風箱前頭一個拉杆,來回拉動,就有風從出氣口吹出去……
這兩台風箱的出氣口上,接了一根手腕粗的竹子。
竹子一根接一根的,順到了井裡。
這是為了保證下麵的空氣流通,有足夠多的氧氣。
要不然下麵的人就會因為缺氧而昏過去。
秦守業湊到井邊瞅了瞅。
深度好像有八米多了。
這裡麵有一半的功勞是他的。
他看了幾眼就退了回去。
“守業,今天天黑,就差不多能挖到十米深。”
“井壁應該能壘一半。”
“明兒上午把另一半壘起來,還能把井口給壘上。”
劉有剛湊到他跟前說了幾句。
秦守業點了點頭。
“那排水溝也得挖好……從北麵院牆那挖條溝,通道外麵,正好接上村裡的排水溝。”
“守業,這排水溝就算了吧?就是能挖出水來,這水也不能自己往外冒啊。”
“有剛哥,我這挖得可是水龍托夢跟我說的水脈,這水能小了?”
“挖個溝也用不了多大會,要不水冒出來,排不出去,還不把我姥爺家給淹了?”
劉有剛笑著點了點頭。
“行吧,你年紀不大,想的怪仔細的。”
“那我跟你大哥說說去,讓他帶著人把溝挖出來。”
“你拉來的石頭不少,挖出來的小石頭也不少,到時候鋪溝裡。”
劉有剛說完就衝著秦衛國走了過去。
秦守業抬手在鼻子下麵蹭了蹭。
剛把手放下,他就看到了姥爺正站在房子後牆根那衝他招手呢。
秦守業邁步就走了過去。
“姥爺,咋了?”
“你小子搓鼻子……是聞見啥味了?”
秦守業不好意思的笑了笑。
“沒……沒有。”
“你也不用不好意思說,你是聞見你有剛哥身上的尿騷味了吧?”
秦守業點了點頭。
“他是不是有啥病啊?”
“他沒病……就是太實在了。”
“前些年咱們國家造那個大炸彈的時候,有個傳言你知道不?”
秦守業皺著眉回憶了一下,然後搖了搖頭。
“啥傳言啊?”
“咱們國家造那個原子彈,說是用的材料就是男人褲襠裡的那兩顆蛋。”
“當時鬨得可凶了,說是國家挨個村抓男人,抓去割蛋……當時咱們村的男人,都不敢在屋裡睡覺,晚上都跑房頂上睡。”
“有麵生的人進村,全村老爺們都嚇得往山裡跑……”
“你有剛哥剛開始也怕,後來他就尋思著,大家夥都不割,那國家用啥造原子彈,他就……自己給割了。”
秦守業有些懵,這是個狠人啊!
自己把自己給閹了?
“他家裡窮,說反正找不著媳婦,留著也沒啥用,割了捐給國家,也算是英雄了一把。”
秦守業隱約的想起來一些東西……
好像是五一年五二年的時候,特務利用龍國要造原子彈的事大做文章。
編造了這個謠言……當時鬨得人心惶惶的。
到了五四年的時候,好像才平息下來。
他上一世的時候,好像聽彆人講過,具體的事情記不太清了。
“他把那玩意割了,總是憋不住尿……有時候尿完也不擦,弄得褲子上全是尿,時間一長就一身尿騷味了。”
“你有剛哥就是腦子有點不好使,人不壞。”
秦守業點了點頭。
他但凡腦子好使點,人壞點,也乾不出這種事了。
“老三,我看你挺有把握能把這口井挖出水來的……你是不是有啥沒跟我說的?”
“彆人都不敢打包票,就你……你還要挖排水溝。”
“你真信你做的那個夢啊?”
秦守業衝老爺子搖了搖頭。
“姥爺,哪有什麼水龍啊……我就是胡編的。”
“那你讓大家夥來這挖井?”
“姥爺,我是看地勢分析地下水的走向,才讓他們來挖的。”
“你還會這個?”
“姥爺,咱們劉家村是西高東低,西邊就是山……地下水肯定是從西往東邊流。”
“咱家後院這個地方,跟村裡的老井差不多在一條線上。”
“那口井一夜之間就沒水了,也就兩個原因,要麼是地下水變少了,要麼就是改道了。”
“變少不太可能,這兩年雨水足……那就隻能是改道了。”
“可能是地下有什麼地方塌了,什麼地方堵死了。”
“咱們在這挖,等於是在地下水的上遊挖,下遊改道,這裡說不定沒改……”
姥爺聽他忽悠了一通,覺得有些道理。
“你小子腦子是真好使了,這些你也是看書自己學的?”
“是從書上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