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曆史軍事 > 清妖 > 第七十一章 連升十級行不行?

第七十一章 連升十級行不行?(1 / 1)

推荐阅读:

和中堂高度意識很強,第一時間就捕捉到這個主動繳銀的從九品學官身上蘊含著巨大能量。

一股可以帶動全國地方官踴躍交錢的能量。

因為,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

一從九品小官都能交一千兩,你們這幫四五六七八品的自個掂量吧。

總不能連個從九品小官都不如吧?

作為議罪銀的“主辦方”,迫切希望得到財源解決當前巨大虧空的和中堂,幾乎是毫不遲疑就將名單送到了老太爺麵前,並激動說道:“主子,一個從九品的小官都肯主動繳納議罪銀一千兩,其赤誠報效之心奴才以為督撫都不及啊。”

“你說什麼,從九品?”

老太爺剛剛沒聽清,因為和珅讀的名單太長讓他老人家有點犯困。

這會則是醒了,一聽還有這奇事,一臉驚喜拿起已經裂了的放大鏡朝名單上看去:乖幾,還真是個從九品的學官。

名字也挺應景,趙有祿。

他有祿,朕有壽啊。

再瞧還是自己六巡江南必到之地的揚州人,不由更加歡喜。

能不歡喜麼?

不久前揚州知府額其納剛給他老人家上了個“十全老人”尊號,如今揚州又出了個主動響應朝廷政策的從九品小官,怎麼瞧這揚州都是好地方,景好、人好、官更好啊!

再想剛剛尹壯圖那叫人看著來火的折子,不禁老臉又沉了下來,悶哼一聲:“一個從九品的學官都知道主動繳納議罪銀,尹壯圖個從二品的侍郎卻在那大放厥詞,兩相一對比,你們說誰忠誰奸?”

紀昀用屁股想也知道當說尹壯圖奸,卻下意識的看向和珅不敢先開這個口,因為和珅明顯在保尹壯圖。

“奴才以為此事倒不是誰忠誰奸的事,而是朝廷的事地方上有多少人真心辦不辦的事這叫趙有祿的學官定然是忠於主子的,但尹壯圖也未必不忠於主子,隻是誤聽誤信而矣,主子不必與之計較。”

和珅果然不願尹壯圖因這小學官倒大黴,不然真說尹壯圖奸的話,老太爺估摸能立即派人摘了尹壯圖的頂戴。

彆看和中堂對錢財看的重,可朝廷的大事他向來是不含糊的。發跡這麼多年,說沒害過人不可能,但真沒害過好官,甚至還屢屢維護那些難得的清廉之士。

老太爺明令禁止的《石頭記》也是因和中堂原因得到開禁,不少地方上奏的文獄案子也被和中堂悄悄給壓了。

“既然你這麼說了,朕也不與他尹壯圖再計較。”

老太爺還是很聽和珅話的,放下名單若有所思,“區區一個從九品的學官都願交一千兩,朕是不是對他有所表示,好讓地方上知道朕的心意?”

話可不是問紀昀,而是問的和珅。

因為老太爺也意識到榜樣難得。

正打算利用此事的和珅自然接口道:“趙有祿忠孝之心世間絕無,奴才以為是當予以提拔,既使其感皇恩浩蕩,也使地方官們能夠予以自省。”

潛台詞自是得利用這個小學官敲打那幫不肯交錢的地方官。

君臣默契這麼多年的老太爺當然懂,微微點頭道:“那你看賞他點什麼?”

和珅忙躬身道:“賞什麼是主子的皇恩,奴才不敢僭越。”

“讓你說就說嘛,”

看著一臉謹慎的寵臣,老太爺不禁笑了起來,就差沒說朕這麼做就是支持你工作的,要不然這議罪銀哪能收上來。

邊上紀昀聽的心知肚明,也感慨那個叫趙有祿的小學官走了狗屎運,區區一千兩做了十萬兩的事。

傻人有傻福。

老太爺發話了,和中堂便大膽發表自己看法,意思將議罪銀的好榜樣趙有祿破格提拔為正八品。

“升三級?小家子氣了,”

老太爺卻有不同看法,議罪銀這件事明著是和珅在辦,外麵人也都以為是和珅在蠱惑他這個皇帝,實際這次過大壽的虧空他老人家一肚子數,要不然能頂著朝野反對壓力讓和珅將這事弄成定製麼。

不辦則罷,辦了就當有成效。

地方除了三品以上大員還算積極,下麵的人不是裝聾就是作啞的,實是叫老太爺不開心。

朕又不是要你們的命,隻是讓你們把貪汙得來的錢分一點給朕,就那麼難嗎!

隻又不好明說,難得出個如此懂朕的人,自是要樹立為典範。

念及此處,向來用人隨意的老太爺金口就開了:“這樣吧,這個叫趙有祿的小學官不是給朕交了一千兩麼,朕就按一百兩一級給他提到從四品,具體任職何處讓吏部安排。”

從四品?!

紀昀驚的眼珠子都要掉下來。

乾隆朝官升三級的有,升五六級的也有,可從未聽過官升十級的。

你要說是個皇上特彆寵信的滿洲上三旗子弟也就罷了,如福家那四個兄弟,可那趙有祿是個漢官啊。

見紀昀表情驚訝,一臉難以置信的樣子,老太爺不由樂了:“古今中外有幾個十全老人,又有幾個帝王能像朕這般文治武功造就如今盛世的?今年又是朕的八十萬壽,朕就是要做一些叫世人稱奇之事,用民間話講咱乾隆朝也該出樁奇聞異事嘛。”

和珅雖也驚訝老太爺開口就連升十級,雖然覺得不妥,但效果卻是滿滿的,正要遵旨去辦,紀昀卻鼓起勇氣提出反對意見。

“皇上,這趙有祿是個監生。”

身為監察百官的左都禦史,紀昀有必要提醒皇帝這破格用人不是隨意,而是太隨意了。

眾所周知府學的學錄是以監生充任,一個監生卻被提拔為從四品的地方要員,這讓進士出身的正途官們怎麼看,讓外邦藩屬怎麼看?

雖說監生也有為地方要員甚至督撫重臣的,但那才幾個?

康雍乾三朝,屈指可數。

而且,人家也是憑真本事一步一個腳印上來的,可沒有連升十級的說法。

和珅也意識到了這一點,覺得官升十級是有點不妥,不僅會讓趙有祿成為大清官員的“共敵”,若朝野對此事討論“熱度”過高,恐怕反對議罪銀的聲音不僅不會消停反而愈發大起來。

那就失去“樹榜樣”的初衷了。

萬一地方督撫們聯名上書反對,縱是老太爺再支持他工作,也不得不考慮重臣們的意見。

“監生怎麼了?朕用人向來唯才是舉,不以功名定人前程。”

紀昀的反對讓老太爺有點不悅,抬起布滿老人斑的老臉瞥了紀昀一眼。

搞的紀大學士有點害怕,可話已出口又不好收回,隻得硬著頭皮道:“皇上,一個從九品學官哪來一千兩銀子繳議罪銀的?”

“難道人家裡不能有錢嗎?”

老太爺來氣了,你個紀娼優跟朕扛是吧!

紀昀被嚇的不知說什麼是好,和珅及時替他解了圍:“主子,奴才覺得給趙有祿連升十級是有些不妥,畢竟此事本朝從未有過,而且一千兩於一個從九品學官而言是有些多了。”

言外之意萬一是贓銀呢?

交一千兩贓銀皇帝就給升十級,那是不是說大清朝的官員隻要給皇帝交贓銀都能升官?

凡事不怕一萬,就怕萬一。

議罪銀的本質是什麼,君臣有數,但是絕不能擱台麵上說的。

有些事,點到為止,弄得太引人注目反而不美。

“嗯?”

老太爺也意識到好像不太妥,便問和珅的意思。

“主子,趙有祿既是學官,便當在教職中提拔,不若叫其主持揚州府學?”

和珅給出自己的意見,教職體係出身就在教職體係晉升,而教官這一塊本就是官場的邊緣人。

揚州府學教授是正七品,這就是連升五級。

相比連升十級就不顯眼了。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