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廳裡,劉父泡著茶。
泡茶的工序繁瑣,最後喝的味道其實跟直接用開水衝泡差距並不是太大,不是喜歡的人甚至喝不出來多大差彆。
不過泡茶的複雜工序,卻能提高人的注意力,讓人能靜下心思考。
濃鬱清淡的茶香,更是可以提神醒腦。
“那孩子年紀大了點,怕是以後也吃不上這口飯。”
沒點名道姓,但是劉蠻很清楚說的是方玉。
就傳統武術而言,這個年紀男孩子的骨骼已經稍稍定型了,很多高難度的骨骼拉伸都很難完成。
不像劉蠻從小練,即便是現在這個大塊頭,也可以輕鬆的下腰和劈叉。
唯獨就是後背的肌肉多了點,擠壓著不能用手觸碰到背心而已。
這是很多健身人都解決不了的問題。
不過就柔韌性,那些經常健身的也比不上劉蠻。
方玉現在想要再將骨骼韌帶的柔韌性練起來,需要下很大的功夫。
拉伸可是很疼的,還得日積月累的鍛煉。
稍微懈怠一下都不行。
方玉以後不能成為劉蠻這樣的高手,但是但隻是打拳,混拳壇的話問題倒也不大。
好好練拿個拳王還是行的。
“小玉很勤奮,這段時間我會開始教他,家裡施展不開,我會帶著他跟丫丫她們直接去武館練,到時候你看一下就知道了。”
係統強化過方玉的武學天賦,自己演練一兩遍,他就可以記住招式套路。
這份天賦是他以前都沒有的。
最重要的是方玉很能吃苦,即便是自己沒在邊上他也不忘了訓練。
聽方正說,方玉現在回家睡覺前都會先站樁,已經能站三個小時左右了。
幾個月不見,成績斐然。
加上藥浴的調和,方玉現在腿部力量明顯跟最開始大不一樣了。
走路很有力,站立很穩,重心也很好。
彆人都說練過的人看一眼就知道,看的就是對方的站姿以及走路姿態。
練過武的人每一步都很穩,不像那些縱欲,或者是很虛的人,走路輕飄飄的,好像風一吹就倒。
龍行虎步,說的就是這個意思。
“那我給你單獨留個教室,省得被人打攪了,悅悅和丫丫還小,你也彆太嚴厲了,畢竟是女孩子。”
好嘛,這還沒開始呢,自己老爹倒是先心疼起來了。
要知道就是自己老媽,還有劉英都沒開始勸他手下留情呢。
“不小了,以前都沒見你心疼過我,三歲就讓我紮馬步了。”劉蠻眼神幽怨。
合著閨女是閨女,兒子就不當人了。
為啥現在一個個都這麼重女輕男的…
“咳咳…哪能一樣嘛,女孩子就算是練武,也無法跟同期男人相比,這是生理上的區彆,她們又不會上擂台,學那麼多沒用,能強身健體,有點自保能力就行了,你先教一段時間,後麵我給她們安排柔術教練。”
生理上的區彆,這是無法逾越的鴻溝,同一起跑線上奔跑,女的注定要在力量上弱於男性。
唯一勝出的也就是柔韌性了。
所以女孩子學柔術,反倒比學八極拳這些剛猛的拳法更好。
如果論自保的話,柔術的確是首選。
柔術主要是地麵纏鬥,用自己的柔韌性施展地麵纏鬥施展關節技製服敵人。
這是以技破力,以柔克剛的招數,很適合女性,和麵對力量強於自己的敵人。
“柔術是好一點,可惜時間短了點,不然也讓小玉跟著提前學習接觸一下。”
暑假並不長,隻有一個月左右。
其中還包含了過年的時間,方玉在這裡隻能待十幾天,過完年總得回去跟家人團聚一下的。
這十幾天劉蠻已經安排好了他的訓練項目,就是加深拳法的印象,以及學習每招的發力技巧。
再有時間了,就該訓練他的實戰,加深招數的變化和應用。
十幾天的時間說起來還短了,方玉都不一定能掌握。
所以沒有心思單獨再多接觸一門武學。
會弄雜的。
“他不著急,你是打算培養他進入拳壇還是專門走武術路線?”
劉父繼續問道,這兩者也是有差彆的。
如果隻是進入拳壇打拳的話,可以適當忽視學曆,打拳隻需要身體和實戰技巧,不需要太多東西。
但是走武術路線的話,那麼以他現在的年紀,已經可以適當的安排參加一些武術活動,增加自己影響力了。
任何圈子,如果影響力不夠,那是混不出頭的。
他現在進去混名聲,時間剛好,甚至比一些還晚了點。
劉蠻是八九歲就開始參加各種武術活動和比賽的。
幾乎那裡辦比賽,都會送劉蠻去參加。
不管獲不獲得獎項,都需要露臉。
經常露臉彆人才會記住有你這麼個人存在。
打職業的話,隻要參加比賽獲得好的名次就行了,這個比你走武術路線其實看起來還要簡單點。
隻要你能打贏就行了。
所以走兩種路線,需要的規劃也不一樣。
對於這個問題,劉蠻其實也在考慮,他其實更想讓方玉跟他一樣,拿個好的文憑,同時積累下武術圈子的人脈。
這樣他以後不吃這行的飯,有個好文憑也不會餓死。
不過像他這樣就得費很多時間。
因為很多職業拳手都是十八九歲就開始打職業的。
如果是把方玉培養成拳手,那就注定得把更多時間放在訓練上。
雖然正常上大學也有足夠的時間訓練,但是拿好文憑就難了點。
除非早點獲得名聲,走特招。
方玉成績並不理想,他就不是讀書那塊料,這是方正的原話。
“這個再說吧,我也得計劃下才行,順便還得看看小玉自己的意向。”
劉父搖頭:“你是師傅,你有權利幫他規劃,他還小並不清楚裡麵的道道,隻知道憑自己的感覺和意願行事,往往按照他自己的意願去走,基本上都是歪路。”
“所以你當人師傅,更應該去引導,雖然這樣會感覺不太好,但這是你當人師傅的責任。”
小孩子不清楚社會的複雜性,讓他自己做選擇,不是自己往火坑裡跳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