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清苒滿腦子想的都是做假領子的事,心情太過激動。
激動得甚至來不及拉顧逍和大隊長出去商議,就擅自做主先要了一匹白色襯衫料子。
好在三個人都很信任她。
見她要拿,二話不說就先將一卷粉色和一卷白色襯衫料子付了錢,開了條子。
還絲滑地簽好了兩份協議。
一直下樓到了院內,這才忍不住問起。
“小蘇啊,你拿這個白色料子,是打算做白色頭花?”
“咱們這可不興往頭上戴這個顏色,也不知道滬城是個什麼規矩?”
顧逍雖然也猜不出來她的具體打算,但是比兩人淡定多了。
“反正就一匹布而已,先讓清苒回去試試再說。”
大隊長點了點頭,“也是,小蘇你彆有壓力,就算萬一試不出來,這布也不會浪費,還能發給大家做衣服,反正穿在裡麵也看不見。”
蘇清苒正在組織語言,想要跟三個人解釋一下她的打算。
沒想到他們倒是你一句我一句地先安慰起自己來了。
“大隊長,我沒打算做頭花,這樣東西我一時半會不知道該怎麼和你們描述。
這樣吧,等回村之後我先做一件出來,你們看過以後咱們再開會商量。”
大隊長和羅會計這下踏實了,隻要不是白色頭花就好。
幾人出了辦公室,拿著條子準備去倉庫領布。
半路上正好碰上了顧建國。
得知幾人一下子要拿下這麼多布,他又一次被震撼到了。
“走,我帶你們去倉庫,先把那兩匹布給領走。”
四人跟著顧建國一塊往倉庫走,隻是半路路過車間時,突然聽見一陣鬨哄哄的聲音從裡麵傳來。
“今天車間怎麼這麼多人?”
顧建國朝裡麵看了一眼,解釋道:“好像說是又有學生過來學工,學生嘛,在一塊人多就容易吵鬨。”
蘇清苒和顧逍一聽,立馬就停下了腳步。
“早上我們去曉蕾的學校,也說是外出學工去了,不知道她有沒有可能分到這裡?”
“不如這樣,讓建國哥帶著我爹和羅會計去倉庫,我和清苒進去看看,萬一要是曉蕾在,剛好能把東西拿給她。”
“行。”
分開後,顧逍和蘇清苒直接抬腳去了車間。
放眼看去,車間門外空曠的地方站著不少青春稚嫩的學生,看樣子都是和顧曉蕾差不多年紀的。
兩人在人群中搜索了一眼,並沒有看到顧曉蕾的身影。
蘇清苒直接跟旁邊一個女同學打聽了起來。
“請問你們是哪個學校哪個班的?”
“我們是市二中高一二班的。”
蘇清苒連忙高興地拉了一把顧逍,“是曉蕾那個班的。”
說完,又連忙去問那同學,“同學,請問你看見顧曉蕾沒有?”
“顧曉蕾啊——”那同學四下張望了一下,才忽然想起來,“哦,她跟其他同學去後麵搬紗錠去了。”
兩人道了謝,連忙順著那同學手指的方向繞到了後麵。
果然看到好幾個學生模樣的孩子,正圍著牆角嬉笑打罵著。
再定睛一看,他們要找的顧曉蕾此時正蹲在牆角。
這群死孩子取笑的竟然是他們家的孩子?!
顧逍一個大步衝上前,“你們這是在乾什麼?”
蘇清苒連忙走過去一看,曉蕾臉色漲的通紅,額頭上還冒著汗。
“曉蕾,你怎麼了?”
顧曉蕾一看到兩人,眼眶立馬就紅了。
不過還是搖了搖頭,“我沒事,就是肚子有點疼。”
顧逍一聽就急了,連忙拉著她就要去醫院。
顧曉蕾死活不肯起來,“我真沒事,我坐著緩一會就好。”
蘇清苒詫異地看了她一眼。
顧曉蕾平時不是這個性格。
這會她臉色古怪得很,還一直伸手去拉上衣,試圖蓋住褲子。
蘇清苒立馬就猜到了怎麼回事。
“算了,不想去就不去,曉蕾,你們來這搬紗錠?搬完了嗎?”
顧曉蕾鬆了一口氣,趕忙搖頭,“還沒有,那一堆是我的。”
蘇清苒點了點頭,扭頭看向顧逍。
“要不你先幫著曉蕾去把紗錠搬出去?這裡有我在,我陪著曉蕾坐著歇會,要是再不好咱們再去醫院。”
顧逍看了她一眼,點了點頭,“行,那我先去搬了。”
說完,又轉頭看向一旁幾個嬉皮笑臉的男同學。
麵色倏地陰沉下來,“看什麼看?同學身體不舒服,你們不幫忙乾活就算了,還在這看笑話?
你們幾個叫什麼名字?是哪個班的?
我記一下,回頭有空去學校找你們老師問一問,學校讓你們來學工,就是來打鬨嬉戲看同學笑話的嗎?”
幾個男同學一聽,立馬就笑不出來了。
“你們是顧曉蕾什麼人?我們可沒欺負她。”
顧逍雙手握拳捏了捏,關節發出清脆的響聲。
“當然是一家人,我是她哥,這是她嫂子,你們有沒有欺負同學自己心裡清楚,非要動手打人才叫欺負嗎?”
幾個男同學一看情形不對,臉色頓時白了下來。
“我們什麼都沒乾,走走走,快去乾活了。”
在場的男生一哄而散。
蘇清苒連忙從包裡掏出一件自己的襯衫,幫著係在了顧曉蕾的腰上。
又扭頭看了看邊上的幾個女同學。
臉色也不是很好,“有什麼稀奇可看的?都是姑娘家,沒見過這個?
要是真不懂,就回家問你們媽去。”
剛才她進來的時候,這幾個女同學雖然不像那幾個男同學那麼討厭,圍著顧曉蕾打趣。
但也都跟在一旁等著看曉蕾的笑話。
雖說上了高一,但是現在的初中隻有兩年,這些同學年齡都不大,嚴格來說都還是個孩子。
可是欺負了她們家曉蕾,不管是多大的孩子,她也不會慣著。
那幾個女同學沒想到顧曉蕾的嫂子這麼凶,個個露出一副悻悻的表情。
還有臉皮薄的,麵上已經漲得通紅。
蘇清苒沒再搭理她們,給顧曉蕾係好衣服就扶著她站了起來。
“走,咱們去廁所收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