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賽國國王,認真且嚴肅的看著唐安。
他覺得唐安說的非常有道理,但又總覺得哪裡不對。
“本王……”
唐安直接示意他不用說,“我懂。”
說罷唐安就轉頭看向滿朝的文武百官,直接翻譯了國王的意思。
“你們國王說,他看不起你們。”
“他覺得在座的各位,都是垃圾。”
……
這一刻,沉默當真不是一般的震耳欲聾啊。
怎麼看怎麼都是唐安在罵人,可細扒下來,好像又確實是她在替祭賽國國王翻譯的話。
那簡直是,一時間群臣激憤,各抒己見,火冒天靈蓋啊。
國王看著大臣們吵個不停,十分的頭疼。
有直接敢對著唐安叫囂大唐的,有直接說要領兵對戰大唐鐵騎的,亦有文臣死諫,絕不能答應按下獻降書的。
看著他們鐵骨錚錚,一股腦上頭要去跟大唐開戰。國王雖是煩躁,卻也是平添了些許自信。
“好。”
他示意所有的大臣們先不要說話,“大唐公主,你當真能尋得寶珠回來?”
“能啊。”
“你知道寶珠在哪?”
“知道啊。”
祭賽國國王聽聞此話,看他眼神,似乎又生出了彆的心思。
唐安冷笑一聲:“你不會想著,把我抓起來,嚴刑拷打,直到我說出寶珠的下落吧?”
“還是說,你想直接汙蔑本宮,說是本宮偷了你們祭賽國的國寶。屆時,用本宮去牽製大唐鐵騎?”
國王眼看著心思被識破,心下驚駭難安。如今看這情形,也就隻能破罐子破摔了。
“來人!”
唐安冷笑著看向那些侍衛,“他們今日若是能動半分,本宮這個大唐公主,就換給你做,如何?”
“來人!”
“來人啊!!!”
無論祭賽國國王怎麼喊,那些侍衛愣是一動不動。
他們是不想動嗎?他們是根本動不了啊!
“看來國王還是沒有認清現實。”
“如今你祭賽國寶珠被盜,國運薄弱,贏麵在我。”
“所以,你若想挽回局勢,除了與本宮交易,寫一份獻降書外,彆無選擇。”
“而你唯一的贏麵跟機會,就是得到寶珠後詐降,借國運將大唐鐵騎打回境內。”
“屆時本宮的事辦成了,已然離去。你也得到了寶珠,守住了祭賽國,豈不兩全其美?”
唐安一句一個國運,一句一個寶珠。說的讓本來就堅信於此的祭賽國國王,更是一股腦的熱血上頭,對此深信不疑。
“好!”
祭賽國國王一拍桌子,當即揮灑筆墨,寫下一份交易獻降書。
若是唐安真能拿了寶珠回來,歸還祭賽國,那他這個國王,就自願將國土獻降大唐。
唐安還十分貼心的將印璽拿了過去,示意祭賽國國王在那上麵印好。
祭賽國國王不悅,卻還是拿過來蓋了章。
待印章剛剛蓋好,唐安就拿了過來,在自己手中仔細看看,那字裡行間是否留有紕漏。
“呼,呼……”她吹吹那印章的紅痕,讓其迅速凝乾。
“大唐公主,你這是作甚?”祭賽國國王想要拿回獻降書,可那東西到了唐安手中,能是他能拿的回的?
“不應是你將寶珠拿回來之後,你我雙方各交換一物嗎?”
唐安已經把獻降書放回乾坤袋裡去了,“你放心,我唐安答應的事,或許不會給你辦好。”
“但本宮以大唐公主名義答應的事,就一定會給你辦好。”
畢竟,她可以不要形象。但代表大唐的時候,還是得在意一下外交形象的,
“行了,不用送了,待本宮拿回寶珠,自會給你送來。”
說完唐安就收回了她的太師椅,帶著三個徒弟回去了。
四人瀟灑離開的背影,跟國王在那乾著急,又十分惱怒的身影,形成鮮明的對比。
國王快要氣炸了,卻愣是叫不動一個人去阻攔他們師徒四人的腳步。
隻待他們師徒四人離開王宮以後,那大殿上的人,方才恢複自由。
當他們領王命再追出去的時候,又哪裡還能尋得到唐安幾人的影子呢?
金光寺,佛門之地。
唐安把所有救下的和尚,都聚集在此。
手拿一個大喇叭,生怕排在寺外的和尚聽不清。
“諸位,其實不瞞你們,本公主即是大唐公主,亦是道教黎山老母的座下弟子。”
“本公主被授天命,代大唐皇帝一路西行,體驗各國的民土風情之餘,亦為救黎民百姓於苦難,於水火。”
“爾等也知道,你們祭賽國的國王,昏庸無道,治國無方。”
“你們也因為是這寺中和尚,方被連累。”
“如今本宮雖能救你們於水火,卻不得不以你們是大唐道教之士為名,方能保全爾等性命。”
“若你們還想留在此地,誠心向佛,本公主自然不會反對。”
“但要想活命的人,當即可就要脫下僧袍換道袍,去我大唐境內尋一條生路了。”
唐安似想到了什麼,又補充了幾句。
“此行為救爾等性命,本公主已然跟祭賽國國王結下了不解之仇。”
“待本公主走後,留在此地的人,定會成為那國王的尋仇泄憤的工具。”
“若是你們還抱有僥幸心理,覺得你們的佛,在最後關頭能來救你們,那我便無話可說了。”
“不過出於我個人立場,我還是想最後奉勸各位好好想想。此行救你們的,到底是道教的神仙,還是西方的佛啊?”
唐安頓了一下,留給他們一點思考和討論的時間。
待差不多時,唐安才做了最後總結。
“明日一早,若有脫佛入道者,可來尋本公主拿一份手書,去大唐尋一條活路,求一份真正的精神超脫。”
“若自願留在此處的,本公主亦尊重你們的選擇。”
“各位,你們的命到底怎麼選,可就全看你們自己了。”
唐安說完這句話,還抬眸看了一眼天邊西方的方位。
觀音在看著嗎?如來在看著呢?
沒關係,靈山都砸了,他們之間還在乎這點搶人的小矛盾嗎。
至於這些和尚嗎,總歸是條性命。她能做的,也都做了。剩下的,就看他們自己的個人選擇了。
大唐可能不缺道士,但若是能將和尚轉化為修道之人,唐安還是十分樂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