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亮劍:為什麼你的繳獲這麼多 > 第1151章 “乾部”的震驚和“滿洲”的震動1

第1151章 “乾部”的震驚和“滿洲”的震動1(1 / 1)

推荐阅读:

第(1/3)頁

> 河北井陘,八路軍新前線總部。

指揮室不遠處的一棟二層小樓房裡,付參謀和一位教官正在給抽調而來的新四軍軍官們上課,講解目前八路軍新列裝的裝備性能,以及步坦協同、步炮協同等戰術要點。

不算大的教室裡熙熙攘攘,40餘位新四軍團營級軍官規規矩矩的坐在課桌前,認真的聽著講師的授課,如饑似渴的汲取著現代軍事知識。

看著眼前用心學習的軍官們,站在講台旁的付參謀滿意的點了點頭。

自八路軍拿下華北大部分地區後,之前老家和前線部隊、根據地信息溝通不暢、人員流動艱難的局麵徹底改觀。

西至包頭、東至青島、南至蘇南、北至熱河赤峰等地。

整個八路軍、新四軍抗日根據地已經近乎連成一片。

同時,利用現有的鐵路、公路網絡以及火車、輪船、卡車等運輸工具,各根據地間實現了常態化便捷化的人員物資流動。

這樣的變化,對八路軍新四軍各根據地的影響是極為巨大的。

經濟上,隨著各地特色物資開始流轉,加上張雲套現的數千萬噸糧食補充缺口,各根據地軍民終於擺脫了對旱災和戰爭的恐慌,人心開始安定下來。

各地之前因為長期戰爭和鬼子封鎖而枯萎的商業經濟逐步複蘇,街市夜色都開始熱鬨起來。

政治上,隨著很多缺槍少彈物資短缺的根據地得到上級源源不斷的物資供給,很多不熟悉政策的根據地乾部前往老家和總部進修,老家逐步加強了對各個根據地的控製,同時通過學習培訓、交流任職等方式,逐步統一了乾部們的思想。

各根據地發展都呈現出生機勃勃、蒸蒸日上的態勢。

這種情況下,老家和所有軍政乾部都團結一心忙事業,自然不會再去搞什麼瞎蛾子。

整體氛圍十分和諧。

上個月,考慮到華北平原八路軍乾部以及新四軍人員前往老家需要翻山越嶺、跨越黃河,路途過長且效率低下,老家大佬們在研判之後,專門在太原城外新建了抗大分校,在前線總部附近新建了軍事學院分院。

抗大分校自不必說,是老家培養政治乾部的搖籃,正好借助太原複雜的政治博弈環境,鍛煉乾部們的政治能力。

軍事學院分院,則是專門培訓優秀軍事乾部,提升軍官軍事素養的專業院校。

第(1/3)頁

第(2/3)頁

老家不僅安排很多專業教官、前線軍官甚至總部參謀擔任講師,甚至還會經常請來毛熊、漂亮國等國武官給大家講解列強們的軍事思想、軍事策略,開闊大家視野。

今天教官和付參謀授課的班級,就是抽調受訓的新四軍乾部,專門培訓新四軍軍官們較為生疏的新式裝備、新式炮兵戰術,以適應目前部隊裝備變化。

“……這張圖,就是毛熊老大哥前年新裝備的火箭炮車。它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喀秋莎。”

講師舉著一張大大的喀秋莎火箭炮車近距離照片,給大家展示著。

“看著有點像咱們之前列裝的火箭彈啊。”台下一個團長點評道。

“沒錯,實際上最先使用類似火箭彈武器的就是咱們八路軍。”講師有些驕傲的笑道,“咱們獨立支隊最先研發出了該類武器,且曾經在晉中河穀口作戰中,以密集火箭彈進攻直接打掉鬼子聯隊級兵力,開創了現代火箭彈武器的先河和最早戰績。

不過,咱們初期由於缺少載具裝備,基本以單發火箭彈破襲據點,或者架設支架集群發射,火箭彈的使用規模和機動都受限。同時咱們初期火箭彈的準頭也差些,隻能以數量彌補。

這些缺點,限製了咱們火箭彈武器的使用場景。

毛熊老大哥列裝的這款喀秋莎卻具有極佳的機動性,且集群射擊效果很好,在歐羅巴戰場上發揮了不小作用,給漢斯們帶來了很大震撼。

如今,咱們八路軍部隊也少量仿製了該武器,擁有了車載火箭彈係統。”

台下將領們頓時來了興趣。

之前講師給大家講解了八路軍目前列裝的四一式坦克、雅克飛機、155毫米重型加農炮等先進武器,不過新四軍所在蘇南蘇北地區河網密集,加上黃泛區影響,類似坦克、重型加農炮等重型裝備移動起來相對困難,不太適合自家使用。

相比之下,這款裝備更符合新四軍目前的需求。

“我們什麼時候才能擁有這樣的火箭炮?”一個營長提問道,“不會先緊著華北戰場使用吧!”

付參謀聞言笑道:“不會的,恰恰相反,會先緊著新四軍使用。

目前老家和總部已經根據戰場變化提出了要求,要前線總部根據新四軍現實需求加強裝備供給。

目前咱們的雲煙、總部和老家軍工廠產能旺盛,很快就能向新四軍提供更多的76毫米加農炮、105毫米榴彈炮以及少量火箭炮。此外總部兵工廠也已經派出專家趕赴蘇北,正在尋找適合建設兵工廠的地址。

後續總部將會在蘇北地區就近建設彈藥廠,為你們提供更多的子彈炮彈。”

第(2/3)頁

第(3/3)頁

新四軍軍官們聞言,各個神情振奮。

雖然《亮劍》位麵原本發展脈絡上,新四軍此時的裝備應該要優於八路軍,但也僅僅是擁有較多迫擊炮及少量山炮步兵炮罷了,其實後期一直為缺少重炮而困擾。

但如今,新四軍已經列裝了數量不菲的三九式75毫米山炮、四一式76毫米加農炮和三九式105毫米榴彈炮,並深深為這三款機動性較好且威力不弱的火炮裝備所折服。

相比旅、團級軍官最歡迎的105毫米榴彈炮,在場的營級軍官們最喜歡四一式76毫米加農炮這款仿製毛熊zis-3的火炮。

重量尚可,人力推起來不算費勁。

直射可以打鬼子裝甲車、炮艇、巡邏船甚至是裝甲列車,曲射則可以炮擊和反製鬼子炮兵。

簡直就是一款萬金油火炮。

很多新四軍營連級部隊最喜歡推著它躲在岸邊的蘆葦蕩裡,專門用來打沿著河道巡邏的鬼子炮艇,幾炮就能乾沉一艘。

可惜,如今新四軍所用的炮彈,都需要總部千裡迢迢的運輸過去,成本不說,運輸效率著實不高。

這也使得大家打起仗來摳摳搜搜的,不敢輕易動用。

如今總部加強了新四軍的彈藥供給,隻怕自家新四軍立即鹹魚翻身,戰鬥力要趕在八路軍前麵去了。

正當大家暢想未來的時候,突然間一個參謀滿臉興奮的走了進來,遞給了付參謀一份文件。

“參謀長,獨立支隊捷報。

經過戰場確認,他們昨夜至今以協同攻勢斃俘虜鬼子14.8萬人,已經鎖定了東北戰場的主動權!”

第(3/3)頁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