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 在老鬼子忙著糊弄大本營特使的時候,八路軍也並沒有閒著。
在取得決定性勝利之後,各參戰主力部隊僅僅進行了短暫休整,隨即便按照總部要求,挾大勝之威快速向前推進,一路收複失地。
僅用了一天,八路軍各部隊就將戰線拉回到鬼子增援部隊到達之前的狀態。
而在老家和總部確定拿下部分鐵路沿線城市的戰略後,各路八路軍更是快步向前,迅速逼近了鬼子控製下的石門、定州、保定、滄州、德州、濟南、泰安、兗州、徐州等地。
一路之上,氣勢如虹。
城市外圍據點的鬼子根本不敢阻擊,直接落荒而逃,退回了城市。
不過,在逼近城市後,八路軍參戰部隊反而放緩了進攻節奏。
沒辦法,城市巷戰不好打。
從全麵侵華至今,鬼子占據這些城市已經五年有餘,早已經利用這漫長時間完善了城市防禦體係。
特彆是這兩年八路軍快速崛起後,連續攻克了不少靠近根據地內的鬼子占領城市,一路將鬼子驅逐出了根據地。
更有獨立支隊和386旅以城市巷戰奪回了臨汾、運城,近乎全殲了鬼子守城部隊。
各地鬼子膽寒之下,積極吸收各地防禦經驗,依托城內炮兵陣地、巷戰火力點、城牆火力點、城外碉堡和戰壕工事等,構建了一整套城市防禦體係。
其中布置在居民區和商業區內的炮兵陣地,很多火炮都被隱藏在了民居和防炮工事中,可以有效規避空中偵察和八路軍反炮兵作戰。
更儲備了不少步兵炮等低矮火炮,可以隨時跟隨部隊機動,參與巷戰。
可以說,鬼子目前的整個城市防禦體係,堪稱一個小型的火力豪豬。
不過,由於華北鬼子的連續失利,目前整個華北地區民心已經全麵倒向八路軍,也使得八路軍情報機構收集情報能力大大增加。
而借助著完善的情報渠道,八路軍情報部門其實早已經察覺到了鬼子的防禦係統,因此並未頭鐵的直接硬撞上去。
相反,各路八路軍部隊都提前派出了大量小股偵察部隊前出偵察,逐步清理鬼子前沿兵力,增加鬼子的戰場迷霧,而主力部隊則是分散周邊,開始構築防禦工事,準備攻城事宜。
一場血腥的城市攻防戰,在所難免。
……………………
無名山駐地。
獨立支隊小王村指揮部。
指揮室裡,張雲坐在辦公桌前,認真的看著手裡的文件。
這是一份前線部隊和抗日政府提交的冀中軍區村莊損失初步勘察報告及物資需求清單。
第(1/3)頁
第(2/3)頁
沒辦法,火力急襲一時爽,處理善後火葬場。
之前為了降低前線傷亡,儘快取得突破,張雲放開了前線的炮彈使用限製,將鬼子連同駐守村莊都炸上了天。
同時,近千輛坦克遠程機動,又大麵積碾壓了農田、道路和橋梁,使得大量麥田如今變成了泥坑,很多傳統橋梁也出現損毀。
如今決戰已經勝利,部隊也已經向前推進,之前撤離的數百萬百姓可以回家了,以免耽誤春耕。
因此,這些被摧毀村莊需要儘快複建,百姓損失也要儘快完成補償。
補償方麵目前無需張雲考慮,總部和老家那邊都有安排,抗日政府自然會料理妥當。
問題在於村莊道路橋梁的複建工作。
如今雖然已經立春,但華北仍然天寒地凍,根本不是傳統的建房修路時節。
過去的那種土坯房,必須是春秋時節才能搭建,利用自然風陰乾泥胚,才能保證建成的土坯房經久耐用。
寒冬時節如果趕工修建,大量水分混入土坯砌入牆中,一旦入夏或者進入雨季,這些新修建的房屋很容易快速垮塌。
因此,要想儘快完成村莊複建,就需要大量的水泥、石灰等現代建材,以現代工藝修建房屋了。
總部、老家雖然目前掌握了不少的資源,也可以組織安排泥瓦匠開展房屋修建工作,但這些建材卻需要張雲來提供了。
張雲翻看了一下自己的繳獲加成空間。
嗯,由於大量的“占領”繳獲,如今張雲手中建材原料如山如海,水泥木材等數量極為誇張,都夠修建好幾座幾十年後的北京城了。
如今不過是建設幾十個村莊,不過毛毛雨了。
對著文件寫寫畫畫,張雲將文件遞給了旁邊的邢誌國。
“邢隊長,需求清單我這裡沒有意見,建材直接從我們戰備倉庫中運過去就好了。
我看清單中並沒有標明木材等原料,便直接加了上去。你安排人正好一塊送過去,免得抗日政府還要四處收羅。”
邢誌國頓時了然,欣喜的點了點頭。
木材這樣的建材,華北地區雖然不缺,但也絕對不富裕。
如今大部分地區百姓都是燒柴做飯,木材消耗量很大,可以成長為建材的樹木並不算多。
部署完這些,張雲又翻看了一下自己的繳獲加成空間,大概看了一下水泥生產的設備和工藝。
“對了,請轉告老家,我這裡通過特殊渠道可以搞來一些電廠發電設備和水泥生產設備。
老家可以規劃成立一些發電廠和水泥生產企業,以供應後續越來越多的民用需求。
第(2/3)頁
第(3/3)頁
如今華北形勢基本穩定,咱們可以考慮在平原上開展一些輕重工業的建設了。”
這個時期的水泥生產工藝早已經成熟穩定,算不上什麼先進工藝。
早在清朝洋務運動時期,中國就已經可以自行生產水泥。
之前八路軍之所以不建水泥廠,是因為之前陽泉地區空間有限,必須優先發展軍火工業和重工業,同時鬼子封鎖之下,也缺少穩定的原料供應來源。
不過,隨著華北局勢傾覆,華北大部分地區不僅實現了貫通,且也可以基本保證安全,完全可以鋪開建設這些小型工業企業了。
這也可以為以後大規模城市化提前儲備生產能力。
邢誌國似懂非懂的點了點頭。
他畢竟是部隊出身,雖然這些年一直擔當軍分區的大管家, 但主要是分配協調資源,對工業發展仍然是略懂,並不了解水泥廠、發電廠的建設需求。
不過,老邢也並不在意。
隨著八路軍連戰連捷,屢破日寇,如今已經成為國人心中南波萬的救國勢力。
哪怕國府各種阻撓,但越來越多的有誌青年和專業人才開始向老家集中,其中不乏實業建設人才。
正是有了這些人才的加入,老家如虎添翼。這些工廠的建設,自然會妥善的安排。
看著邢誌國拿著文件退下,張雲站起身來,又走到了地圖前,看向了已經被重點標記的眾多城市。
‘我提供給總部的各個城市城防圖,估計已經快馬加鞭的送往各個攻城部隊了。
這些精準的地圖,應該能為部隊攻城降低不小的難度。
不過,巷戰向來殘酷,隻怕大家會迎來一場持續的血戰。’
張雲心中默默思量。
漂亮國的少爺兵尚且要經曆阿登反擊戰、硫磺島攻防戰的磋磨。曆史上的八路軍,也同樣在無數血戰中鍛煉出堅強的意誌和嫻熟的技巧。
這一次,再多的火炮和炮彈也沒什麼用,張雲也隻能默默祈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