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來!”
李青雲盤坐崖頭之上,臉上泛著冷意,一連敕令三道虛聖“旨意”,要洞察諸寰宇諸虛天等層麵。
那“小彌”既然此世是一個還在成長的先天神靈,那就是一方雛形大千世界,無法隱藏於微末之地。
祂隻能藏身寰宇層麵。
嗡嗡!
強大的虛聖法意,撥動著剩餘的八百多座寰宇之地,要揪出那個“小彌”。
前麵兩道敕令,剛發出去,就被虛外的力量乾擾了。
毫無疑問,他被西天的虛外聖人給“盯梢”了,對方隨時留意著他的一舉一動。
倒是第三道敕令,由於密集連發之故,掀起了一定程度的虛無漣漪。
他有些模糊的“視野”中,再次出現那個白白胖胖的先天神靈“小彌”!
但隻是一瞬,那酣睡狀態的“小彌”就立刻察覺到了,驀地從旁邊扯過一個袋子,往自己身上一套。
李青雲的諸般感知、視野,頓時悉數化作一片模糊的黑暗。
未來佛,又成功地逃過他的鎖定。
“這是那個什麼人種袋?”
李青雲又嘗試數次,就再也掀不出那位的蹤跡,隻覺祂仿佛存在於某種獨立諸寰宇諸天之外的層麵。
那應該是人種袋的神異了。
他便冷笑說道:“除非你一直躲在袋子裡,不用冒頭,否則貧道定能揪你出來!”
以他現在的境地道行,若要盯死一尊連完整昊天都還不是的存在,自然可以較輕鬆做到。
西天的虛外聖人盯他,他盯住“小彌”,拚耐心爾!
又是半年過去了。
李青雲盯死的“小彌”,依然沒有露出絲毫痕跡。
青崖之上,宙火爐左右兩側,李泉淚、李璿璣閉目盤坐,口鼻之間吞吐著絲絲縷縷的宙火之氣。
爐中,最後一點的天蛇香即將燃儘。
而兩人的修為,也於昨天剛踏入九環境地。
呼!
宙火爐中,似有一團怪風旋起,火氣立刻變得紊亂,不願溢出此爐,裡麵僅剩一點的天蛇香,在訴求著什麼。
李璿璣便睜開眼,輕笑說道:“教主,它在向你求情,說你承諾過的事,豈能食言?”
隨即,一陣玄意清風從崖頭方向吹拂過來,不容抗拒地撫平爐中那團怪風,接著又見那天蛇香上灰光一閃,被清光裹送出來。
灰光一出爐,就化作一個身上長著怪須小蛇的少年,劍眉大眼,倒也清秀伶俐,落地就對著青崖上的三個道影,納頭就拜,語氣姿態都很虔誠,敬畏:
“灰小靈,在此拜見三位聖人!”
“哈哈,我們現在可還不是聖人。不過,你這灰靈小子,倒是頗為伶俐。”李璿璣見其雖體征怪異,但人卻聰慧異常,不由露出一絲欣賞。
崖頭上,李青雲頭也沒回,淡淡道音卻是如清風般吹向後方。
“既如此,璿璣你便收其為座前童子!你受天蛇香之惠,收其後裔為徒,也算是有來有還,因果相成!”
“善!就依教主之言!”向來老成持重的李璿璣,頓時臉上有點笑開花的意思,看得出的確很喜歡這灰小靈。
祂便看向跪在地上的灰小靈,溫聲問道:“你可願拜在吾之座下,列位三清門下第二代弟子?”
三氣歸流的李青雲,自是道祖,李璿璣、阿黎等則是太初的一代三清弟子,若是李璿璣收下灰小靈,那這灰靈族最後一位能掙脫“囚籠”的少年,自然就是第二代。
以三清道統如今蓬勃大興之勢,即便二代弟子,地位身份也是非同小可。
要知道三清大寰宇中,輩分都排到二十多代開外了,這灰小靈等於一入門,就成了爽文中的太太太太師祖,妥妥的道門贏家!
不過,跪在地上的灰小靈,卻是眼珠子滴溜溜一轉,先往前方崖頭那青衣神秀身影看了看,略有些失望,隨即見事情沒有轉機了,這才老老實實向李璿璣磕頭:“灰小靈,拜見師尊!”
祂“出來”之前,是得到過冥冥中香祖的暗示的,要祂儘量拜在崖頭那位青衣道人座下。
可惜,那位似乎沒有這個意思。
灰小靈略微失望,卻不流於言表,老實地接受了麵前這位璿璣道人的招攬。
“好好好,且起來吧!”李璿璣有點老懷大慰的意思,笑得很開心,可惜沒有蓄須,手撫須撫了個空。
“謝師尊!”灰小靈爬起身來,乖巧地自動站到師尊的身後,的確是極為聰慧伶俐。
灰靈一族最後的希望,自是承載了“香道人”這一脈僅存的所有運數,又豈會是蠢癡之輩。
嗡!
那宙火爐中,僅剩的一點天蛇香見狀,便是徹底釋懷,火點輕輕炸開,化作最後一縷精純無比的宙火之氣,主動飄向李璿璣,而非另一邊的李泉淚。
李泉淚或李青雲自是不以為意,知道這是天蛇香在以這種方式,感謝李璿璣收下灰小靈,等於一份謝師禮。
李璿璣自也知曉這一點,也就是坦然受之。
隻有祂背後的灰小靈,似乎感應到什麼,眼中流露出一絲絲的悲傷。
“既為二代弟子,往後便潛心修持,秉守清規,更休要墮了三清之威風!”
師伯李泉淚,看著灰小靈,淡聲勸勉兩句。
算是敲打,也算是提醒。
“弟子省得!”灰小靈低頭行禮,敬聲表態。
“好了好了,我帶小靈下去,先讓大家認識一下,然後再為他擇一地築起洞府。”
李璿璣嗬嗬笑道,向崖頭的青衣道影作揖過後,就帶著灰小靈踏空而去。
去找阿黎、後土等人炫耀去了。
貧道一收徒,就是一個二環準聖,大家都來說說,氣人不!
待其走後,李青雲看了眼爐灰驟然爆滿的宙火爐,便手一揮,爐灰憑空儘去,被他分賜下去。
三清,人族,凡潛力好苗子,及道祖一些“舊識”,皆得聖賜,清除黑水母河汙染,逆天改命。
不需太久,三清門下就會再次冒出好一些準聖,元寶、妙璿、玄渾、兕、碧落、暮雲等也將走出宇外。
若無意外,這一批,也將是三清門下最後一批走出宇外的,天蛇香儘,爐灰要再積滿,已不知猴年馬月。
一些能安排的“舊故”,及道功卓著者,李青雲自是都安排上了。
又兩年後。
幾乎收縮了十分之一的殘墟層麵,再次迎來“飛升”盛會。
這一次走出宇外的,足足有近百位,其中半數以上,都不是十二上族的子弟,而是眾多“野生”寰宇之子橫空出世。
“這兩年又發生一次虛外肆意血食慘事,看來剩下的寰宇之地,都本能地做出選擇,是自救,也是另一種掙紮。寰宇之子林立而起,也就意味著大劫數在加速推進,毀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