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 此時,程咬金正在透過千裡眼仔細觀察著戰場情況。
他沒有理會蘇定方,而是沉著臉,咬牙切齒地說道:
“他娘的,這群化外蠻夷,竟然打劫打到老子頭上了!”
“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
程咬金的話音剛落,一名身著吉利服的斥候,便快步來到程咬金身前,抱拳行禮道:
“啟稟總管,方圓四十裡內並未發現其他敵軍蹤跡。”
程咬金聞言,微微頷首,眼中閃過一絲冷意:
“甚好!既然如此,那就讓這群未開化的蠻夷領教一番,被人打劫的滋味!”
“哼,論打劫,老子是他們的祖宗。”
不多時,程咬金連忙命傳令兵,喊來了軍中所有校尉以上的將領。
程咬金的目光如鷹隼般掃過校尉們,沉聲說道:
“諸位將士,接下來的一戰,關乎我大唐國運!”
“此戰若勝,則吐穀渾廣袤的疆域將悉數歸於我大唐版圖!”
“咱們也將成為大唐的開疆功臣!衣錦還鄉!”
“此戰若敗,則吐穀渾必將徹底落入吐蕃之手,為敵所據,遺患無窮。”
“而我們左領軍衛也將淪為大唐的罪人,被軍中同僚,以及家鄉父老所唾棄!”
程咬金的聲音鏗鏘有力,如洪鐘般在沙丘上回蕩。
“故而,今日一戰,咱們左領軍衛,隻許勝,不許敗!”
校尉們聞言,個個神情肅穆,握緊了腰間的刀柄,指尖因為用力而微微泛白,齊聲道:
“末將明白。”
不多時,隨著程咬金這一席話傳遍軍中,左領軍衛將士們的手臂青筋暴起,眼睛瞬間紅了。
眾人高喊“大唐萬勝”,聲音鏗鏘有力,猶如洪鐘震響,回蕩在軍陣之間。
這一刻,他們戰意昂揚,直衝雲霄。
隻待程咬金一聲令下,他們便可殺入戰場,斬將奪旗!
程咬金見士氣已至巔峰,便不再多言。
他揮手示意眾人退下,隨即與蘇定方並肩而立,凝視著遠處的戰場。
“定方,你即刻領兵出發。”
程咬金沉聲道:
“記住,你們的任務隻有一個:殺光吐穀渾所有男丁,無論老幼病殘,不可有半分猶豫!”
第(1/3)頁
第(2/3)頁
“完成任務後,你們方可退去。在此之前,我不會出動一兵一卒!”
蘇定方聞言,神色微微一凜。
他雖為將多年,但程咬金此番命令之冷酷決絕,仍令他心頭微震。
然而,軍令如山,不容置疑。
況且,此一時,彼一時。
他深知:慕容氏若是被吐蕃人帶走,對大唐極其不利,吐蕃也將成為大唐西北邊陲的心腹大患。
在家國大事麵前,他們個人的榮辱、名聲,乃至生死,簡直是不值一提!
更何況,蘇定方對自己手底下的將士有足夠的信心,根本沒將吐蕃這支裝備簡陋的騎兵放在眼裡。
蘇定方深吸一口氣,壓下心中波瀾,沉聲應道:
“末將領命!”
說罷,蘇定方翻身上馬,揮動手中長鞭,朗聲道:
“眾將士聽令!隨本將滅此胡虜!報效天子!
蘇定方的聲音如雷霆般炸響,回蕩在沙丘之間。
他一馬當先,率領“突厥騎兵”迅速向戰場逼近。
與此同時,在另一邊的戰場上。
祿東讚望著單刀赴會、越行越近的伏允可汗,嘴角勾起一抹勝利者的微笑。
伏允可汗策馬緩行,神色平靜如水,但那雙深邃的眼眸中卻暗藏波瀾。
他身披大氅,環佩象征王權的金柄彎刀,每一步都仿佛踏在命運的刀刃上。
他的身後,是殘存的吐穀渾族人,他們目光複雜地注視著這位曾經叱吒風雲的君主,有敬仰、有悲戚,也有隱隱的絕望。
“伏允可汗,果然是一代梟雄。”
祿東讚的聲音低沉而冷冽,帶著幾分譏諷。
“隻可惜,再凶猛的老虎,也有老去的一天。”
言罷,祿東讚雙腳輕踢馬腹,策馬上前,拱手道:
“外臣祿東讚,拜見伏允可汗。”
伏允可汗背脊挺直,微微頷首,隨即抬眸與祿東讚對視,目光銳利如刀,緩緩道:
“放過本汗的族人離開,本汗跟你們走。”
祿東讚聞言,輕輕搖頭,微笑道:
“我家讚普聽聞貴邦屢遭大唐欺壓,心中憤懣難平。”
“為匡扶正義、共禦強敵,特遣吾等率精銳之師前來接應可汗,並恭請可汗攜眷屬親隨,移駕邏些聖城,共謀伐唐大計。”
第(2/3)頁
第(3/3)頁
伏允可汗聽出了祿東讚話裡的威脅與羞辱之意。
他雙眼微眯,看著四周密密麻麻、“裝備寒酸”的吐蕃騎兵,腦海中不由地浮現出,唐軍那鐵甲錚錚、旌旗獵獵的軍陣。
伏允可汗的嘴角不自覺地勾起一抹冷笑,不屑道:
“就憑你們這些連鐵甲都穿不起的蠻夷,也妄談伐唐?”
“真是天大的笑話!”
祿東讚聞言,表情一滯,但很快又恢複了那副冷峻的神情。
隻是,他身側的副將--蘇毗·多傑,卻被伏允可汗這番話激得臉色鐵青,雙拳緊握,他怒聲道:
“放肆!你不過是一個喪家之犬而已!”
“我家大論尊稱你一聲可汗,你還真把自己當回事了?竟敢在此大放厥詞?”
蘇毗·多傑怒目圓睜,聲音如雷鳴般炸響。
他手指伏允可汗,語氣中充滿了不屑與殺意:
“識相的話,就乖乖跟我們走,否則的話,今日便是你吐穀渾亡族滅種之時!”
伏允可汗聞言,緩緩轉過頭,目光如刀鋒般掃向蘇毗·多傑。
“喪家之犬?”伏允可汗的聲音低沉而冰冷,透著濃濃的殺意。
“若非你們這些藏在高原上的鼠輩趁火打劫,本汗又豈會落到今日這般田地?”
他頓了頓,轉而望向祿東讚,沉聲道:
“吐蕃大論,你不會真的以為,僅憑這區區兩千騎兵,就能將我族精銳屠戮殆儘吧?”
“實不相瞞,十日前本汗便派人前往西突厥,給咄陸可汗送去了一封密信,願意尊他為大汗,共抗大唐。”
“咄陸可汗欣然應允,並派遣了五千精銳騎兵前來接應。”
伏允可汗的話如同一記重錘,狠狠砸在祿東讚的心頭。
他眉梢微動,眼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驚疑。
然而,這位久經沙場、深諳權謀的大論並未因此失態,而是迅速壓下內心的波瀾。
“哦?竟有此事?可汗該不會是在虛張聲勢吧?”
言語間,祿東讚死死地盯著伏允可汗的雙眼,想要從他的眼神中捕捉到一絲破綻。
........